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例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例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查房


各项评分
• 肌力:四级 肌力正常但肌力稍减弱 • 危险存在风险评估: 猝死,出血,昏迷,恐惧,愤怒,焦虑, 悲伤,口腔炎,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 压疮,跌倒,坠床,烫伤导管滑脱,静脉炎。 • GCS评分: 睁眼 可自行睁眼 4分 语言 回答问题正确 5分 运动 可遵命动作 6分 共15分
一例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查房
康达医院ICU —王孟
多发伤的定义
• 指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 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 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是可以危及生 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 休克者。
病史汇报
患者陈远宽,男,79岁,因“外伤后头晕头痛伴胸闷 半小时”于7-26 08:34入我科。 患者于7-26被车撞倒后跌地,被路人发现后即拨打 120送入我院,在我院急诊急查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蝶窦内积血,左侧额部皮下血肿;X线示:右侧桡骨中 上段骨折。急诊拟“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肱桡骨骨折 收入我科。 患者入室是神志清,精神差,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2.5mm对光反射迟钝。 治疗上予以保肝护胃,抗炎,营养脑细胞,维持有 效循环,内循环等对症处理。
病史汇报
07-27 06:00患者出现氧合低, 经翻身拍背吸痰但效果不佳。考虑为肺损伤 导致的肺功能不全, 引起的缺氧合并肺不张表现,予以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的用物准备
一: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 二:喉镜、导丝、5ml无菌注射器、盘带、 胶布、牙垫、500ml灭菌注射用水、 型号适宜的无菌橡胶手套; 三:准备好所用的镇静药物(如丙泊酚); 四:准备好吸引器、直径适宜的吸痰管、 呼吸机、呼吸机管路及螺纹管:
定时声门下吸引 做好口腔护理是防治VAP的重要措施之一。
气管插管的护理
肺部物理治疗 加强翻身拍背 扣背时,五指并拢,掌关节微曲,双手应自下 而上,由外向内,中等力量有节律拍打。 气囊的管理 压力:25~30mmHg。 作用:防止上呼吸道分泌物坠积和防止 机械通气时漏气。 气囊压力过大时,会使气囊压迫气道内壁导致 气管内壁缺血坏死。 气囊压力过小时,会使气囊不能有效封闭气囊 与气道内壁的间隙,导致通气不足。
病史汇报
7-28患者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汇报医生后遵医 嘱予以“多巴胺”“去甲肾”等药物应用 但效果不佳,从右侧下腹腔内抽出约5ml 左右的不凝血并立即行超声检查 提示存在脾破裂的可能。
于当日09:28分送至我院手术室 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程顺 利于当日11:34安返回室
病史汇报
患者回室时意识处于全麻未醒状态,查双侧瞳孔等 大等圆,直径2.0mm,对光反射迟钝。 保留腹腔引流管一根带入,气管插管 在位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
并发症
•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系统:1.迟发性缺血性障碍 2.再出血 3.脑积水 全身系统: 1.水,电解质紊乱 2.高血糖 3.高血压 4.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其他脏器: 1.胃肠道出血 2.心脏:心律失常 3.肺部:肺炎,肺水肿
并发症
• 脾切除术后:腹腔出血 膈下积液 脓肿 血小板增多症 脾热 呼吸系统并发症 胰瘘
供血 过滤血
储血 产生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脾破裂的因素
左下胸、左上腹严重的外力打击 可造成脾损伤,脾破裂是发生于车 祸、运动意外、打架引起的腹外伤 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临床症状和体征
体征 症状
腹膜刺激征, 移动性浊音, 腹胀,腹部肿块
腹部疼痛,失血性 休克症状
辅助检查
1.超声波检查: 脾挫裂伤 腹腔大量积液 2诊断性腹腔穿刺术: 空腔器官破裂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胆汁或浑浊液体; 实质性器官破裂可抽出不凝固血液。
气管插管的护理
呼吸道的管理 1.有效吸痰: 吸痰动作应轻快稳准,一次吸痰不应超过15秒,以免发生低氧 血 症,吸痰前后吸纯氧3min,吸痰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心率 心 律 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观察痰液的性质和量 粘稠度, 危重患者和分泌物多的患者,吸痰时不易一次吸净,应吸痰吸 氧交替进行。 痰液粘稠不易吸出者,吸痰前可用生理盐水2-5ml冲洗气道,待 几次通气后立即吸痰。 吸痰管的外径不超过气管插管内径的1/2 吸痰管插入深度以气管插管长度再延长1cm为宜。过长易损伤气 道黏膜,过浅不能吸净气道分泌物造成管端痰痂阻塞。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 方法:手术缝线、胶布“S”形固定于腹壁皮肤;引流 袋固定于 病服上,避免翻身、活动时牵拉脱出。 • 2.保持引流管通畅 避免扭曲、受压或折叠,特别是防止引流管脱出, 注意巡视,观察引流管的情况,定时向远端挤捏,防止管路阻塞。指 导病人变换体位时,注意调整引流管位置,避免牵拉及误拔引流管 • 3.密切观察引流液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质、量、味,准确 记录24 h引流量,在术后早期(6 h),重点观察引流液色和量,便于 及早发现术后腹腔内出血预防感染 . • 4.每日更换引流袋 • 5.拔管指征 一般腹腔引流管放置2~3 日,以无引流液,腹部B型超 声检查,病人各项体征正常,无积液即可拔管。 • 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转动皮管一次,以免长期 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失。
并发症
• 石膏:1.骨筋膜综合征 • 2.压疮:与石膏固定过紧,摩擦有关 • 3.废用性骨质疏松 • 4.化脓性皮炎:石膏包扎过紧潮湿有关 • 5.石膏综合征
各项评分
• 跌倒/坠床: 年龄1分,活动能力1分,自理能力1分, 药物应用(利尿剂,镇静安眠)1分, 跌倒病史1分,专科易跌倒疾病1分,共6分。 措施:床栏,警示标志,专人护理 • 压疮: 感知能力(轻度受限3分) 潮湿能力(偶尔潮湿3分) 活动能力(卧床不起1分) 移动能力(轻度受限3分) 营养摄取能力(不足2分) 摩擦力(有潜在问题2分),共14分。 措施:局部减压,翻身q2h,床单元的清洁干燥
•2.饮食护理: 清醒者可进食易消化
高维生素饮食,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以免引起呕吐、呛咳甚至窒息。神志 不清吞咽困难者予以鼻饲高蛋白、高
绝对卧床休息4-6周。
质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
护理要点
•昏迷及偏瘫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
预防褥疮发生,帮助病人保持患肢功 能位,并给予适当的被动活动。 •对烦躁不安等不合作的病人应加护 栏,防坠床,必要时遵医嘱予以镇 静剂。 患者如有头痛等应避免声光刺激, 必要时使用镇痛剂。
气管插管的护理
合理湿化:
湿化方法: 持续滴注,微量泵4-8ml/h; 间隔滴注,每隔10-30min滴入0.5~1 ml 雾化吸入:
呼吸机湿化器(最好) 人工鼻 湿化液:无菌蒸馏水和0.45%盐水。
湿化原则:以痰液稀薄,能顺利吸 出或咳出;套管内无痰栓;听诊气 道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 通畅。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管道的密闭性和无菌, 更换引流瓶的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无菌 防止感染。 2.体位 置管后病人于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3.维持引流管的通畅 引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 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逆流引起感染。要定时观察引流情况, 水柱波动情况(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 4.妥善固定 运送病人时双重夹闭 5.观察 观察引流液的量 颜色 性状 水柱波动情况,并准确记录。 6.拔管指 症 48-72h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 于10ml,X线示肺膨胀良好 无漏气 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7,。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 肿等
主要诊断
• • • •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脾破裂 左侧多发肋骨骨折 右侧肱桡骨骨折
定义
•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 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 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 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 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 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评估和观察要点
处理原则
仍以手术为主,但应根据损伤的 程度和当时的条件,尽可能采用不 同的手术方式,全部或部分地保留 脾脏。
手术治疗
脾修 补术
部分脾 切除术
全脾切除术
脾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
• 1.观察有无内出血 • 常规测量血压 脉搏和血红蛋白的变化。 • 如有内出血倾向,应及时输血补液,如果确定持续性大 出血,则应考虑再次手术止血 • 2.脾切除术对腹腔内脏器的刺激较大(胃),所以应置胃 肠减压,防止胃扩张。 • 3.很多实施脾切除的病人,肝功能较差,术后应及时的补 充维生素 葡萄糖等, • 4.注意肾功能及尿量的变化,警惕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 5.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治全身和膈下感染。 • 6.及时测量血小板计数50x10脾栓
•1.了解病人起病的原因.
•2.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情况.
•3.评估有无神经功能受损.
•4.了解既往史及用药情况.
•5.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
•6.了解实验室检查情况.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无禁忌者头部稍抬高
15°-30°,以减轻脑水肿;尽量少搬 动病人,避免震动其头部;即使病人 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也必须
患者回室后应该如何做
• 病人回室后安置好病人体位并心电监护,与手术室护士做 好床旁交接,了解患者术中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及生命 体征情况)并签字; • 各项导管检查是否在位及引流通畅 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性状, 妥善固定引流管; 各项导管上好标示,腹腔引流管病人 应用大单覆盖患者躯干; 如患者烦躁应保护性约束,并遵医嘱 适当镇静。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液的引流情况 并准确记 录。
病史汇报
• 患者现神志清,精神差,双回路给氧3L/min,查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0mm对光反射 灵敏,治疗上予以抗生素,加强翻身拍 背,促进痰液排出等对症处理。
• 医嘱予以软食。
辅助检查
• 8-3查CT示: • 两侧下颈部、前胸壁、 侧胸壁皮下气肿; 左侧多发肋骨骨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