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25)

对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25)

优化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作业是衡量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水准的一面镜子,学生作业的准确度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学生面对简单、机械、重复性的作业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性,久而久之做作业纯属应付,甚至照抄作业的现象也屡禁不止,从而影响了英语成绩的提升。

课外作业作为课堂的补充和延续,是巩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所以,在搞好课堂教学之外,如何结合新课程理念,布置一些精彩的、加快同学们成长的英语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英语备课小组开始着手小课题“初中英语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通过对现阶段英语课外作业的调查分析和设计研究,我们对当前的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现状和问题实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结论。

为了对课题实行进一步的研究,2014年3月,我们备课小组对课题“初中英语课外作业优化设计”实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旨在高质量地完成本课题的探索与研究。

一、传统英语课外作业现状分析长期以来,我们的作业形式在应试教育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与素质教育主旨越来越远。

通过对本课题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传统的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主要存有以下问题:1.推崇“题海战术”因为长期在“应试教育”这个指挥棒的操控下,很多老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味地推崇“题海战术”,深信学生只要多练习,多做作业,学习成绩一定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在布置作业时注重“量”,而不考虑“质”,造成作业泛滥成灾,缺乏练习的目的性、循序渐进性和灵活性。

学生疲于应付大量的作业,出现了胡乱做作业、抄作业、甚至不交作业的现象。

更有一些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即使做了大量作业后也不能对知识加以理解和使用,学习效果不明显。

2.作业内容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有趣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英语课可能很精彩,但作业的布置缺乏创意。

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为了便于检查,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

学生重复性地抄单词、词组,今天做练习册,后天做一张试卷。

枯燥乏味的作业,不但知识面狭窄,而且远离实际生活,缺乏趣味性,抑制了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

3.作业形式单调,不利于个性发展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作业通常是抄写单词、词组和课文的书面作业,教师很少甚至没有口头作业或其他作业方式,听、读、说使用性的作业因为其操作性弱、反馈评价困难而在传统作业实践中被忽视,英语的口头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使用水平得不到有效发挥。

长期下来,传统的英语课外作业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语言应用水平的培养。

这种机械的作业一成不变、没有难度、缺乏创造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任何针对性。

因为作业形式的单调,学生的个性和综合使用水平得不到发展,所以传统作业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实践水平。

学生长期地做这种机械化的书面作业,从而成为一台做作业的“机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所以产生厌学情绪,学生思维水平得不到发展,就更别说提升学习效率了。

4.作业评价注重结果,缺乏激励传统作业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依据作业的完成时间和答案的准确度等方面分析,根本无法透视完成作业的过程,作业并不是学生学习状况的全部真实反映。

传统的作业评价只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结果,轻视人的主体情感,影响了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另外,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

绝大部分教师对作业的评价,仅仅一些简单的“优”、“良”、“中”、“差”之类的评定。

少数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纯粹是套话,丝毫没有感染力,缺乏激励的语言。

部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去抄袭作业,还有的学生完成作业很好,但考试成绩却很差,这些都没有起到作业评价体系应有的效果。

这些问题的存有制约了学生做英语课外作业的兴趣,部分作业弄虚作假,作业的效果不够理想,不利于学生习惯的养成和创新水平的提升,有些作业甚至抹杀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传统英语课外作业存有的这些问题与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探索新课改下的作业的布置。

二、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几点建议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程下的作业理应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

教师应通过不同作业的训练引导学生吸取、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针对学生的差异,作业设计必须精心考虑,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得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水平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使其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从而提升英语学习水平。

作业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水平和知识水平得到提升。

全班学生做同样作业,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所以,教师要坚持差异理论,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第一个层次的作业是基本知识的简单应用,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而设置的,人人必做。

这些作业虽然简单却是巩固知识所必需的,绝大部分学生能轻松完成。

第二个层次的作业是通过对知识的掌握能达到灵活使用,要求绝大部分同学会做,比如,使用新词汇造句,阅读难度低于或相当于课文的文章或写日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三个层次的作业难度大,是专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作业。

不管学生做得对不对,只要学生认真去做了,都应给予一定的肯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的学习意识。

⒉要紧密的联系生活。

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课堂中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初中英语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

在广阔的英语学习的天地中,英语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要求学生通过走访、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对所熟悉的周围环境、人物等实行调查活动,来了解生活的变迁,环境的变化,时代前进的步伐。

这对丰富学生的阅历,学会与人相处很有协助。

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英语知识,发展英语水平、创新水平,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升。

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地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协助学生积累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水平。

3.作业的布置注重多样化。

英语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作业形式,多角度、多形式、多题型,让学生手、脑、口、耳、目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水平都能得到有效训练。

即时型作业:在课堂上即时布置作业,当堂规定时间做完就交,即时批改,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作业的情况反馈给学生。

比如:新单词一学完就听写,看谁记得好;新的知识点一讲完就布置一些巩固练习,比比谁的理解快。

这个类型的作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因为学生必须在课堂内完成,就极大水准地杜绝了抄袭作业的可能。

也因为反馈即时,教师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真实地、准确地发现学生存有问题,以即时反馈教学信息,即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

合作型作业:由独立走向合作,是作业改革的必然趋势。

新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水平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教师能够有意识的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也能够允许学生自由的结对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寻求同学和教师的协助。

合作型作业提倡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某个任务,这是时代的需要。

实践型作业: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利用它,并且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类作业,一方面能够训练学生使用所学英语知识的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的水平以及加工创造的意识。

例如:学七年级下册Unit 7“ When is your birthday?”时,我给他们布置了如下的作业:在课堂上用英语自由提问其他同学及家人的生日,绘制一张生日表格,在规定时间内收集到最多信息的同学胜出。

学生面对这样的作业,感到兴奋又好奇,还觉得富有挑战性,都迫不及待地努力认真完成。

这样,不但巩固了句型的结构,加深了理解,而且通过多次问答,学生逐渐地克服语言障碍,所学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于是就更主动与他人实行英语对话,学习效果也就持续提升。

创新型作业:教师能够根据一些教学内容采取其他的一些新型作业如收集类作业,制作类作业,绘画类作业和表演类作业等。

例如学完七年级下册Unit 5“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后,我要求学生用英语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自己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结合了起来。

教师也能够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文中情景实行想象,通过改、说、唱等形式再现、拓展、延伸课文内容;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文相关的图文资料实行加工、整理、采集编辑英语手抄报,或根据课文的对话、故事理解实行绘画、编曲创作等。

实践证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实行创造性学习的潜在水平,这种潜在创造水平要靠教师具体的教学活动去持续发掘。

4.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学生完成英语课外作业的过程,针对不同形式的作业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下采取的作业评价方式,不单单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还要与作业方式改革相呼应,把学生的小创作、小论文等纳入评价内容。

在布置一些针对性作业的同时,采取与其作业形式相适合的评价方式,变教师评价为多元评价,评价才能做到个性化,教育才能个性化。

另外,还能够考虑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其次,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上,应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业的评价也应该持续完善,对作业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看结果,打个分或打个等级。

评语应是教师向学生们表达的注重与爱护,让不同水准的学生都有所激励和警戒。

教师批改作业时应该多使用 Well done!You are so smart!Come on! 之类的表扬用语或画一张圆圆的笑脸表示鼓励。

一句简单的表扬能改变学生学英语的态度,激发学习英语的动力。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应特别保护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心理状况,激发学生持久的作业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