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第2章制造工艺装备复习题1. 单项选择1-1 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
①同一台机床②同一套夹具③同一把刀具④同一个加工表面1-2 目前机械零件的主要制造方法是()。
①材料成形法②材料去除法③材料累加法④材料复合法1-3 工件的定位就是使()①不同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同一位置。
②同一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同一位置。
③不同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不同位置。
④同一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不同位置。
1-4 在数控铣床上用球头立铣刀铣削一凹球面型腔,属于()。
①轨迹法②成型法③相切法④范成法1-5 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①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②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③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④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1-6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
①砂轮的回转运动②工件的回转运动③砂轮的直线运动④工件的直线运动1-7 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①均由工件来完成②均由刀具来完成③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④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1-8 目前使用的复杂刀具的材料通常为()。
①硬质合金②金刚石③立方氮化硼④高速钢1-9 在背吃刀量p a和进给量f一定的条件下,切削厚度与切削宽度的比值取决于()。
①刀具前角②刀具后角③刀具主偏角④刀具副偏角1-10 垂直于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称为()。
①切削层深度②切削层长度③切削层厚度④切削层宽度1-11 大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 ④ 51-12 小锥度心轴限制( )个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 ④ 51-13 在球体上铣平面,要求保证尺寸H (习图2-1-13),必须限制( )个自由度。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1-14 在球体上铣平面,若采用习图2-1-14所示方法定位, 则实际限制( )个自由度。
① 1 ② 2 ③ 3 ④ 41-15 过正方体工件中心垂直于某一表面打一通孔,必须限制( )个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 ④ 51-16 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 )。
① 可车削的最大直径 ② 主轴与尾座之间最大距离 ③ 中心高 ④ 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1-17 大批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 )。
① 通用夹具 ② 专用夹具 ③ 成组夹具 ④ 组合夹具1-18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 )。
① 切削平面 ② 进给平面 ③ 基面 ④ 主剖面1-19 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为( )。
① 前角 ② 后角 ③ 主偏角 ④ 刃倾角1-20 刃倾角是主切削刃与( )之间的夹角。
① 切削平面 ② 基面 ③ 主运动方向 ④ 进给方向1-21 闭环控制的数控系统的反馈检测元件应安装在( )。
① 工作台上 ② 滚珠丝杠上 ③ 电机轴上 ④ 主轴上1-22 用硬质合金刀具对碳素钢工件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刀具材料的牌号为( )。
① YT30 ② YT5 ③ YG3 ④ YG82. 多项选择习图2-1-13习图2-1-142-1 同一工步要求()不变。
①加工表面②切削刀具③切削深度④进给量2-2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特点包括()。
①广泛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和工具②设备通常布置成流水线形式③广泛采用互换装配方法④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2-3 目前在切削加工中最常用的刀具材料是()。
①碳素工具钢②高速钢③硬质合金④金刚石2-4 实现切削加工的基本运动是()。
①主运动②进给运动③调整运动④分度运动2-5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可以()来完成。
①单独由工件②单独由刀具③分别由工件和刀具④分别由刀具和工件2-6 在切削加工中主运动可以是()。
①工件的转动②工件的平动③刀具的转动④刀具的平动2-7 切削用量包括()。
①切削速度②进给量③切削深度④切削厚度2-8 机床型号中必然包括机床()。
①类别代号②特性代号③组别和型别代号④主要性能参数代号2-9 机床几何精度包括()等。
①工作台面的平面度②导轨的直线度③溜板运动对主轴轴线的平行度④低速运动时速度的均匀性2-10 机床夹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
①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②夹紧元件及夹紧装置③对刀及导向元件④夹具体2-11 在正交平面P o中测量的角度有()。
①前角②后角③主偏角④副偏角3. 判断题3-1 采用复合工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3-2 大批量生产中机床多采用“机群式”排列方式。
3-3 材料成形法目前多用于毛坯制造。
3-4 在加工工序中用作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3-5 精基准是指在精加工工序中使用的定位基准。
3-6 附加基准是起辅助定位作用的基准。
3-7 直接找正装夹可以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
3-8 划线找正装夹多用于铸件的精加工工序。
3-9 夹具装夹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
3-10 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3-11 过定位系指工件实际被限制的自由度数多于工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
3-12 定位误差是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
3-13 组合夹具特别适用于新产品试制。
3-14 正交平面是垂直于主切削刃的平面。
3-15 精加工时通常采用负的刃倾角。
4. 分析题4-1 试分析习图2-4-1所示各零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a )在球上打盲孔φB ,保证尺寸H ;b )在套筒零件上加工φB 孔,要求与φD 孔垂直相交,且保证尺寸L ;c )在轴上铣横槽,保证槽宽B 以及尺寸H 和L ;d )在支座零件上铣槽,保证槽宽B 和槽深H 及与4分布孔的位置度。
4-2 试分析习图2-4-2所示各定位方案中:① 各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 ② 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③ 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a )车阶梯轴小外圆及台阶端面; b )车外圆,保证外圆与内孔同轴;c )钻、铰连杆小头孔,要求保证与大头孔轴线的距离及平行度,并与毛坯外圆同轴;d )在圆盘零件上钻、铰孔,要求与外圆同轴。
习图2-4-1d )c )a )b ) YXZ4-3 在习图2-4-3所示工件上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014.054 和对称度0.03。
现有3种定位方案,分别如图b ,c ,d 所示。
试分别计算3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选择最佳方案。
4-4 某工厂在齿轮加工中,安排了一道以小锥度心轴安装齿轮坯精车齿轮坯两大端面的工序,试从定位角度分析其原因。
4-5 习图2-4-4所示为在车床上车孔示意图,试在图中标出刀具前角、后角、主角、副偏角和刃倾角。
b )d )+0.03习图2-4-3 图2-4-4X a )习图 2-4-2c )d )4-6 习图2-4-5所示零件,外圆及两端面已加工好(外圆直径01.050-=D )。
现加工槽 B ,要求保证位置尺寸 L 和 H 。
试: 1)定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2)选择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并在图中示意画出; 3)计算所选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
4-7 习图2-4-6所示齿轮坯,内孔及外圆已加工合格(025.0035+=φD mm ,01.080-=φdmm ),现在插床上以调整法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2.005.38+=H mm 。
试计算图示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忽略外圆与内孔同轴度误差)。
4-8 在车床上,切断工件时,切到最后时工件常常被挤断。
试分析其原因。
4-9 习图 2-4-7是某车床主运动传动系统示意图,试求:(1)写出其主运动传动链的传动路线表达式; (2)判断主轴V 可获得多少种转速;(3)计算出主轴V 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
习图 2-4-7第3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复习题习图 2-4-6AdH90°DZBL(D )YHZX 习图2-4-51. 填空题1-1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Ⅰ变形区的宽度仅为0.02~0.2mm,因此可以近似视为一个平面,称为。
1-2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
1-3在已加工表面处形成的显著变形层(晶格发生了纤维化),是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和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所造成的,这一变形层称为变形区。
1-4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和崩碎切屑四种基本类型。
1-5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1-6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刀具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1-7经过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切屑,其厚度h ch通常都会工件上切削层的厚度h D,而切屑长度L ch通常会切削层长度L c。
1-8相对滑移是根据纯剪切变形推出的,所以它主要反映变形区的变形情况,而变形系数则反映切屑变形的综合结果,特别是包含有变形区变形的影响。
1-9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与一般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不同,因为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压力很大(可达1.96~2.94GPa以上),再加上几百度的高温,致使切屑底面与前刀面发生现象。
1-10在粘结情况下,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是切屑底层粘结部分和其上层金属层之间的摩擦,即切屑的。
1-11根据摩擦情况不同,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部分可分为两个摩擦区,即和滑动区。
1-12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变形区变形的重要成因。
1-13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为主。
1-14磨削时砂轮表面的微小磨粒切削刃的几何形状是不确定的,通常有较大的负(-60°~-85°)和刃口楔角(80°~145°),以及较大的半径。
1-15切削时作用在刀具上的力,由两个方面组成:1)三个变形区内产生的变形抗力和塑性变形抗力;2)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
1-16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前刀面上处。
1-17积屑瘤是在切削速度加工塑性材料条件下出现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1-18刀具正常磨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磨损。
1-19刀具的非正常磨损是指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突然或过早产生损坏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和卷刃。
1-20一次磨刀之后,刀具进行切削,后刀面允许的最大磨损量(VB B),称为,或者叫做磨损限度。
1-21形成刀具磨损的原因非常复杂,它既有磨损,又有的磨损,还有由于金相组织的相变使刀具硬度改变所造成的磨损等。
1-22刀具耐用度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至达到为止所使用的切削时间,用T表示。
2. 判断题2-1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Ⅰ变形区的宽度仅为0.02~0.2mm,切削速度愈高,宽度愈小。
2-2第Ⅲ变形区的变形是造成已加工表面硬化和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
2-3由于大部分塑性变形集中于第Ⅰ变形区,因而切削变形的大小,主要由第Ⅰ变形区的变形来衡量。
2-4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崩碎切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