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疗健康宣教

放疗健康宣教

湖南中医药大学
本科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学生:王青
学号:201012010411
专业: 护理学
指导老师:彭丽丽
实习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摘要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发病时病情危急,病情严重时会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新生儿的体质较弱,自身的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发生败血症的症状及并发症,而且病死率很高,但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患儿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

此文就是讨论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预防及护理
引言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临床护理
1.1一般护理
病室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22~24℃,相对湿度60%),定时空气消毒。

供给足够的热量与水分。

尽量母乳喂养,吸吮无力的病儿可用滴管喂奶,病情严重不能吃奶的病儿,可给鼻饲母乳或牛乳,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给持机体营养与水电平衡。

加强皮肤护理,随时更换被褥和衣服,保持床铺整洁,执行床边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要时刻注意加强新生儿皮肤、眼部、口腔的护理,如每日进行口腔护理,若发现鹅13疮,就要及时进行隔;孩子眼睛有分泌物时,要及时进行细菌检测;每天使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洗双眼。

做好结膜炎的预防工作;加强脐部护理,为保持脐部干燥,防止脐炎的发生,每天要使用碘伏涂抹脐部。

如果发生脐炎,为控制感染的扩散从而导致败血症的发生,必须及时处理。

1.2病情观察
注意病儿精神的改变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以及体温、呼吸、面色、黄疸、食欲、哭声等的异常情况。

还要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病儿出现双目凝视、前囟饱满、面色苍白、喷射性呕吐、脑性尖叫、惊厥等,提示可能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若商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口唇发绀等,有并发肺炎的可能;还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及呕血、便血、腹膜炎等的发生,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发相应的护理。

1.3对症护理
败血症病儿体温表现不一,有高热者,也有体温不升者。

因此,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2小时测量体温1次,对体温不升或四肢发凉的病儿,可用热水袋或暖箱保暖;对高热的病儿应给予散包或温水擦浴降温,禁用酒精擦浴和应用解热镇痛药,以免体温骤降而致体温不升或引起酒精中毒、皮下出血等其他并发症。

有其他感染的病儿,如皮肤有脓疱疮的病儿,应先用75%的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注射针头将脓疱刺破,然后轻轻擦去脓液。

但擦脓液时不得用力挤压,以防脓液进入血管,形成脓血栓。

脓疱多且重时,应送检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根据试验结果,给予有效抗生素生理盐水湿敷。

脐部感染时,每日换药1次,保持清洁,必要时可行理疗。

口腔溃疡时,可用4%硼酸溶液擦洗,局部涂敷锡类散或西瓜霜。

呼吸道感染伴鼻塞时,用麻黄素溶液滴鼻,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窒息。

如有呼吸急促,口鼻周发绀或循环衰竭表现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给氧气吸入。

腹胀明显时,可行肛管排气,以减轻病儿的痛苦,避免影响呼吸与血循环,而加重病情。

1.4治疗护理
败血症病儿一般需联合用药,且疗程较长。

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保护静脉,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还要熟悉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药动学、药代学特点、用药剂量、用药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用药过程加强监护,防止药液外渗,最好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按时间顺序给药。

用药后注意观察疗效,如病儿症状无明显好转,应及时通知医师,查找原因。

可根据医嘱采集血液标本,送检血培养及药敏,以便调整用药。

[1] 1.5并发症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系全身感染性疾病,因病儿免疫功能低下,常会发生多种并发症。

病情一般较重,病死率高,需加强预防和治疗。

1.5.1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败血症常见并发症之一。

病儿表现前囟门饱满、双眼凝视、面色灰暗、呕吐频繁、哭声尖及惊厥等。

发现上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进行腰椎穿刺。

观察记录脑脊液的压力和性质,采集脑脊液标本及时送检,以协助诊断。

腰穿后置病儿平卧位4~6小时,并保持安
静,避免哭闹和抬高头部,必要时给镇静药,如苯巴比妥、安定等。

同时根据脑脊液化验结果,选用能通过血-脑障碍的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1.5.2感染性休克:如病儿病情突然加重,体温不升、面色发灰、心率加快、心音低钝、脉搏细弱、四肢发凉以及全身皮肤出现花纹、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可考虑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致病菌毒素还可使毛细血管受损,造成粘膜及消化道出血,严重者D I C、中毒性肠麻痹、化脓性腹膜炎。

故应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及其大小与数量;有无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及大小便性质;还要检查肝脾肿大及胆胀情况,发现异常主动分析原因,并及时通知医师,协助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1.6健康宣教
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家属心理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患儿出现疾病时家长会很焦虑恐惧,此时应该对家长普及败血症的相关知识,取得家长的理解,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2]
2预防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一种危险性疾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的相关因素除与体重、地区差别有关外,还与病原菌的耐药性明显相关,所以做好预防是十分关键的。

2.1做好围生期的保健及宣传,避免早产及发育不全患儿出生。

孕妇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及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复苏窒息的新生儿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2加强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严格遵从手消毒制度,减少侵袭性治疗,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2.3做好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如新生儿每天沐浴更衣,所用衣物毛巾要做到一人一用,要重视直接接触新生儿衣物的消毒。

[3]
2.4感染患儿使用后的奶具、器械以及所用衣物毛巾要进行先消毒后清洁再消毒的处理。

2.5隔离病区内有皮肤感染的患儿,床旁有接触隔离标识。

2.6对高危儿加强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体重增长情况,纳奶时的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4]
2.7做好皮肤黏膜的护理。

不要挑马牙及挤奶眼,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的口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保持脐残端的清洁和干燥,防止细菌感染,如脐部有粘液可用酒精棉签擦拭,如有化脓性感染,用过氧化氢溶液或碘酒消毒。

2.8避免新生儿与感染患者接触,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适当地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
[1]伊文杰·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3(10)∶231-232.
[2]李顺芬·3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11,11(18):2218-2219.
[3]孟海燕,宋红丽,高璇·128例晚期新生儿败血症病因分析与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2):146-147.
[4]梁创,唐渊,林华梅·新生儿败血症病因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26-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