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缺陷焊补操作检验规程
一.焊前准备工作
1.根据不同缺陷选择不同清理方法:对大型铸件及合金钢铸,清
除缺陷前必局
部或全部铸件预热,预热温度100~150℃。
(1)、缺肉、浇不足等缺陷应打磨光铸件表皮,露出金属基体后方可补焊。
(2)、各种适宜剖口型式按上图规定。
2. 一般铸件的缺陷清理可用气割,碳弧气刨,风铲进行,精加工的铸件缺陷可用碳弧气刨、风铲进行。
对较大的缺陷可用气割进行。
3. 铸件缺陷周围50毫米内如有油、锈、砂子等焊前需清理干净。
4. 所有剖口在准备工作中应保证将缺陷清理彻底,剖口处应保证
圆滑,氧化皮要用风铲打净。
5. 焊前准备工作完毕,检查合格方可施焊。
二. 焊补工艺
1. 对于含碳量0.35%以下的钢号,如:ZG25、ZG35、ZG20MnSi (1)、根据缺陷性质选择相应的剖口,按前边规定做好焊前准备工作。
(2)、对上述钢号补焊,原则上不预热,但对大件重要部位应进行预热焊,预热温度100~150℃,焊后要保温缓冷。
(3)、焊补过程应仔细清除熔渣及金属溅斑。
(4)、焊补较宽的缺陷时,为减小应力,除焊补过程用锤击方法以外,焊接程序可以参照下列方法,即先沿剖口堆1~2层(如下图),然后堆满凹下部位(图2b),再沿前剖口堆焊数层(图2c)以此类推,直至堆满整个剖(图2d),应绝对避免焊宽焊道(图2e)。
(图2)
(5)、如果铸件上有多处缺陷时,应先焊小的,后焊大的,最后焊穿透的缺陷。
(6)、经加工发现的缺陷,焊补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a. 缺陷处周围加工面应用石棉布(板)挡上,防焊接的飞溅物落上影响光洁度。
b. 不应使焊接部位有过热现象,因此应间断焊接。
并尽量采用小直径和小电流焊接。
采用的焊条,如THJ422、THJ506、507、606、607
2. 对于含碳量较高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的铸件,如:ZG45、ZG55、ZG35SiMn、ZG40Mn、ZG42SiMn焊接规范如下:
(1)、焊前准备工作同前
(2)、焊补上述钢号铸件,一定了解清除铸件具体钢号及有无特殊热处理要求(调质或表淬)加工后的工件要了解是什么状态,以便选择焊补方法。
(3)、铸件焊补一般是在热处理正火后进行,焊后回火需要调质的应调质以前焊补。
(4)、铸件表面缺陷(个别包砂、重皮)面积不大的,可在热处理前进行焊补,但焊后必须立即热处理。
(5)、缺陷是裂纹或较大的缺陷,必须焊前预热焊补。
(6)、焊补上述牌号的铸件,应保证在焊补过程中焊补处的工作温
度不低于预热温度,当温度低于预热温度时,应加热到预热温度。
(7)、焊补过程中不能吹风和强制冷却。
三. 焊补质量检查
铸件焊补质量检查包括:
(1)、缺陷清理程度和剖口准备是否符合要求。
(2)、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执行情况。
(3)、焊补工艺执行情况。
(4)、焊缝金属及基体金属是否有焊补缺陷。
(5)、有个别缺陷可按本规程重新修补。
(6)、全面检查铸件有无裂纹等缺陷。
(7)、检查手段可用肉眼观察、着色检查和超声波探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