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
摘要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学习测定手动作的稳定性,并通过比赛一正常情境下检测了情绪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无论是正常情境还是比赛情境,5个被试间的手稳定性个体差异并不明显。

并且正常情境和比赛情境下每个被试手动作稳定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手动作稳定情境情绪
1 引言
手动作的稳定性是衡量手部动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他受个体自身和外界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情绪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情绪的波动会引起手臂肌肉的震颤。

当一个人尽量控制自己的身体、手臂和手指等保持不动时,往往仍有明显的不由自主的细微颤动,身体某部位的这种颤动范围可作为控制运动能力的指标。

颤动范围越大,控制运动的能力越低;反之,控制运动的能力越强。

而当一个人出于某种情绪状态时,这种身体的不自主颤动会比心平气和时明显,所以这种颤动范围又可作为情绪强度的指标。

本实验所用的九洞动作稳定器就是一种通过测定手的动作稳定程度来间接测量情绪波动程度的仪器。

本次实验目的是学习测定手动作的稳定性,检测情绪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影响。

2 方法
2.1被试
被试为5名盐城师范学院大学生,平均年龄21岁。

2.2仪器
JWG-B心理实验台计时
计数单元
九洞仪
2.3实验程序
1.准备工作。

(1)用导线将九洞仪的计时、计数输出与心理实验台的计时、计数输入接好,将测试笔的插头插入九洞仪的探笔插口。

(2)将电源插头插入实验台主试侧右方插座内,接通电源。

开启计时、计数器电源开关,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显示为“0”,工作方式选择“计时、计数”
(3)指导语:“请你用优势手握住测试笔,悬肘使测试笔与九洞仪面垂直的伸入洞内,直到与洞底接触(这时九洞仪上方源灯亮)再取出。

笔进出洞不得碰洞边,先进大洞完成三次不碰洞边算通过,每次完成一个洞三次,你就用测试笔点击九洞仪,结束点一次,然后向我报告完成哪一个洞。

如果对同一洞连续碰边两次,该洞就算没有通过,当笔碰边时九洞仪上方红灯亮并有警报声。

完成大洞再依次进入较小的洞。


(4)主试发出“预备”口令后,按动实验台操作箱内左侧“启动”按钮,被试开始试验,按上述要求做完试验后,另换一被试按同法进行测试,主试分别记录各被试通过洞地直径和时间,并以三次通过最小洞的直径的平均数的倒数作
为动作稳定性的指标。

(5)主试设置比赛情境,激发各被试情绪状态,按上述步骤分别测试各被试在比赛情境下的动作稳定性的指标。

3 实验结果
正常情境下手动作稳定性结果: 被试 1 2 3 4 5 结果 0.2 0.18 0.18 0.22 0.2 平均值:0.196 标准差:0.016
比赛情境下手动作稳定性结果: 被试 1 2 3 4 5 结果 0.22 0.2 0.2 0.22 0.2 平均值:0.208 标准差:0.011
使用spss 分析实验结果:
Paired Samples Statistics
.19605.01673.00748.2080
5
.01095
.00490
正常比赛
P air 1
Mean
N
Std. Deviation
Std. E rror Mean
Paired Samples Correlations
5
.764
.133
正常 & 比赛
P air 1
N
Correlation
Sig.
Paired Samples Test -.01200.01095
.00490
-.02560
.00160
-2.449
4
.070
正常 - 比赛
Pair 1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 Low er Upper 95% C 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Paired Differences
t df
Sig. (2-tailed)
由于Sig .= 0.70大于0.5,所以差异不显著。

说明正常情境与比赛情境下,被试手动作的稳定性虽有小幅度的变化,但变化不明显,差异不显著,因而,不能说明情绪对手动作稳定性有影响。

4 讨论
若要检验练习是否能增强手动作的稳定性,可以在本次试验的步骤下继续让被试练习可能对其有危险的洞,如果练习次数的增加,被试可以通过先前通不过的洞或者说动作稳定性明显提高,则可以说明练习能对被试增强动作稳定性有帮
助,反之则无效。

练习中要避免被试出现疲劳效应。

5 结论
无论是正常情境还是比赛情境,5个被试间的手稳定性个体差异并不明显。

并且正常情境和比赛情境下每个被试手动作稳定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

6 参考文献
1 郭秀艳,杨志良.基础实验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附录:
正常情境:
被试一:
洞的直径 mm 13 8 6 5.5 5 4.5
正确次数 3 3 3 2 3 2
错误次数0 0 0 1 0 1
被试二:
洞的直径 mm 13 8 6 5.5 5 4.5
正确次数 3 3 3 3 2 2
错误次数0 0 0 0 1 1
被试三:
洞的直径 mm 13 8 6 5.5 5
正确次数 3 3 2 3 2
错误次数0 0 1 0 1
被试四:
洞的直径 mm 13 8 6 5.5 5 4.5 4 正确次数 3 3 3 3 2 3 2 错误次数0 0 0 0 1 0 1 被试五:
洞的直径 mm 13 8 6 5.5 5 4.5
正确次数 3 3 3 3 3 2
错误次数0 0 0 0 0 1
比赛情境:
被试一:
洞的直径 mm 13 8 6 5.5 5 4.5
正确次数 3 3 3 3 2 3
错误次数0 0 0 0 1 0
被试二:
洞的直径 mm 13 8 6 5.5 5 4.5 4 正确次数 3 3 3 3 3 2 3 错误次数0 0 0 0 0 1 0 被试三:
洞的直径 mm 13 8 6 5.5 5 4.5
正确次数 3 3 3 3 3 2
错误次数0 0 0 0 0 1
被试四:
洞的直径 mm 13 8 6 5.5 5 4.5 4 正确次数 3 3 3 3 3 3 2 错误次数0 0 0 0 0 0 1 被试五:
洞的直径 mm 13 8 6 5.5 5 4.5 4 正确次数 3 3 3 3 3 2 2 错误次数0 0 0 0 0 1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