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节描写的力量》优秀教案

《细节描写的力量》优秀教案

细节描写的力量
教学目标:
1、学生领会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力量;
2、学会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幅细节的画面导入
巴尔扎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由此可见,细节描写在写作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细节初体会
细节描写究竟有着怎样的力量?在我们开始探究之前请我们的同学先试着完成下面的一个小语段: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老师写a: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就怕自己考砸了(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几位同学示范性展示自己的作品,再展示教师示范的细节加工。

然后让同学们体会经过了加工后的文字与原来的文字有什么样的差别?是好了还是坏了?好又好在了哪里。

然后由此引入下面细节描写的探讨)
三、细节的力量:拉长、放大、突出
1、拉长(针对篇幅写不长)
古代有个闺房小姐,看到窗外的大好春光,突然想下绣楼,说书先生首先说这位小姐的相貌举止,兴趣爱好,再要介绍她的心理状况,还要写她的丫头,佣人,如此如此,一讲就是二个钟头,这时醒木一拍:众位,若知小姐究竟如何下绣楼,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天小姐准备下楼了,但是,总得打扮打扮吧。

于是怎么样涂脂,如何抹
粉,如何上发髻,发髻挽得不好如何重来,如此如此,又讲了二个小时,这时,照例醒木一拍:众位,若知小姐究竟如何下绣楼,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天还有第三天的事,比如说小姐刚走到门口,突然想到应该拿把扇子,又回头去拿扇子,总得描述这把扇子的来历吧,因为这把扇子是她父亲的朋友送的,而这个朋友又是一位英雄,于是,又一次且听“下回分解”就这样,小姐二个星期还没有下绣楼。

2、放大(如同电影镜头的拉近,放大的不仅是画面感,还有细节的整个过程和感受)
例如《背影》片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突出
爷爷含着笑,进入了病房,没过几天,爷爷瘦了许多,脸上的皮肤蜡黄,没有一点水分,下巴的胡须都怯生生地不肯生长。

他还是含着笑地看着我。

我哽咽了,说不出话,摸着他的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蜡黄的皮肤紧紧地贴在骨头上,丝毫没有一点血色,这双布满老茧的双手不知道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啊!我顿时感到无比酸楚,紧紧地抱着躺在病床上的爷爷。

……
四、我也写细节
1、这里有一个情景,写一个犯了错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

请对它进行修改,把叙述变成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真实。

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张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张老师",张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提示:我是怎样走进办公室的?有什么动作或心情?张老师的目光是怎样的?看到那样的目光我又有什么心情?我是怎样“喊”老师的,有什么心情?老师点头的神态、“嗯”一声的语调如何?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来描绘刻画的。

) 首先同桌之间互相点评各自的习作,当小有所感后发下老师的习作点评,说出好与不好的地方(运用前面细节的力量知识)。

三、我在文章中运用细节
岁月缓缓向前,晨曦可以唤醒黎明,昙花可以瞬间惊艳,而什么是你铭刻的记忆?照片放大的,是年轮留下的痕迹;而往事放大的,是如云如烟的记忆。

请你以“父爱”为主题,“岁月的痕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不少于600字。

③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拿出预先的习作,对比老师手中的习作,小组合作,运用前面的知识点仔细地给各自的作文打分并分析出习作中的优缺点。

哪里做的好?里可以改进?又该怎么改进?)
四、作业
将之前的习作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改,然后再次完成同一作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