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QSY1431-2011《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
QSY1431-2011《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
油气
3 防静电技术要求
3.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3.2.9 管线吹扫清洗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蒸汽吹扫清洗轻质油品管线前,要先用惰性气体或水(流速限制在 1m/s以下)扫线后,再用蒸汽吹洗; (2)采用蒸汽进行吹扫和清洗时,受蒸汽喷洗的管线、导电物体均需与储 罐或设施进行接地连接。蒸汽胶管必须是防静电材质,蒸汽管线前端金属 头必须良好接地。
某石化(1996年“1.6”):吹扫LPG
1996年1月6日,某石化公司液化气发生泄漏,在用蒸汽吹扫地下的 液化气残液时发生闪燃。
他们错在哪里?
●使用非防静电胶管。 ●胶管带电,与地面放电引燃泄漏的液化气。
Q/SY1431-2011 《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
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防静电技术要求 3.1 基本要求 3.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3.3 石油化工粉体防静电技术要求 3.4 搅拌、混合防静电要求 3.5 液体采样、检尺、测温的防静电要求 3.6 防止人体静电的危害 3.7 静电接地
3 防静电技术要求
3.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3.2.3液体石油产品储罐内壁应使用抗静电性防腐涂料,涂料的体电阻率应 低于108Ω·m(面电阻率应低于109Ω)。 3.2.4 进入储罐的油品流速: 对于电导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在注入口未浸没前,初始流速不 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不应大于7m/s。如果 采用油品管道静电消除器、防静电剂等其它有效防静电措施,可不受上述 限制。液体石油产品中含水量在0.5%~5%范围时,进罐流速不得超过1m/s。
3 防静电技术要求
3.1基本要求
3.1.1工艺设施中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和措施: (1)尽量减少可燃液体、粉体、粉尘等流动时静电的产生; (2)防止可燃液体中加入水分和气体; (3)设法导出或中和产生的静电荷,使其不能积聚; (4)防止高能量的静电放电; (5)防止爆炸气体混合物的形成。
3 防静电技术要求
3.1基本要求
3.1.3 生产工艺设施,应在满足操作、使用条件前提下,充分考虑到 由于误操作或故障、检修等原因导致静电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应采 取消除或减少这些因素产生的本质安全或安全防护技术手段。 3.1.4 易发生静电危害的设备,其必要的安全防护、安全检测、接地 与跨接、保险装置及信号系统等,应齐全、有效。
3 防静电技术要求
3.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3.2.5 储罐在装卸液体石油产品作业后,均应经过一定的静置时间,方可 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参见GB12158-2006。静置时间详见表1。
表1 静置时间
单位:min
液体容积,m3
液体电导率/(S/m)
<10
10 ~50(不含) 50 ~ 5000(不含)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静电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装置、储罐区、栈台、码头、加油站等场所的静 电防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154-1994 油船洗舱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GB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3348-2009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3 防静电技术要求
3.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3.2.2 液体石油产品调合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严禁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液体石油产品的调和; (2)丙类液体石油产品的调和,其中有一个单体组分属于甲、乙类液体石 油产品时,严禁用压缩空气进行调和; (3)丙A类液体石油产品用压缩空气调和时,必须控制风压不大于 0.343MPa,液体石油产品调和温度应控制在低于该油品闪点20℃。
3 防静电技术要求
3.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3.2.1储罐装入液体石油产品时,应做到: (1)严禁从储罐上部注入甲、乙类液体; (2)罐内必须进行充分脱水后,方可进料; (3)禁止对装有汽油等高挥发性产品的油罐直接切换注入低挥发性油品; (4)在储罐变更注入油品时,必须进行置换、清洗,置换、清洗后测定 空气中的油气浓度,使之符合安全规定范围。
≥5000
>10-8
1
1
1
2
10-12~10-8
2
32030 Nhomakorabea10-14~10-12
4
5
60
120
<10-14
10
15
120
240
注:若容器内设有专用量槽时,则按液体容积< 1×10m3取值。
3 防静电技术要求
3.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3.2.6 在进行轻质液体石油产品装卸作业过程中,不得进行有可能产生静 电引燃火花的现场试验或测试。 3.2.7 储罐内禁止存在任何未接地的浮动物。
3.1基本要求
3.1.2对易发生静电事故的爆炸危险场所,应考虑: (1)配置能可靠发出报警并同时联动的自动检测控制仪表装置。如 可燃气体自动报警、通风系统、静电接地自动闭锁机构等; (2)配置消防器材或设施; (3)设置紧急联络通讯设施; (4)采取通风等措施,减少可燃气体的积聚。
3 防静电技术要求
案例1 某石化储运厂 1992年该储运厂发生3起用蒸汽洗苯、汽油槽车的闪爆事故,蒸汽
压力约在0.6MPa,爆炸事件都是在刚开始作业不久的时间。
胶管
他们错在哪里?
●使用非防静电胶管。
●胶管前端金属头没有接地。
金属喷头
●模拟实验中,胶管前铜质T型头带 电约1.8-4.5kV,计算储能约0.211.31mJ。因此在胶管摆动中,喷头 极易产生引燃性放电。
3 防静电技术要求
3.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3.2.8 储罐清洗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前,必须把引入储罐的空气、水及蒸汽管线的喷嘴等金属部件做 可靠电气连接并接地; (2)风管、蒸汽胶管应采用能导出静电的材质,严禁使用绝缘管; (3)当油气浓度超过爆炸下限值的10%时,严禁使用压缩空气、喷射蒸汽 及高压水枪进行清洗作业; (4)使用液体喷洗储罐或其它容器时,压力不得大于0.98MPa; (5)严禁使用汽油、苯类等易燃溶剂对设备、器具进行吹扫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