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市场分析三篇篇一:中国建材市场分析一.权威统计: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经贸委首次进行的商品交易市场快速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建材市场前景不可小视。
目前全国拥有以经营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为主的交易市场1084个,其中以批发经营为主和以零售经营为主的各有542个。
条件较好的封闭市场有684个,露天市场有302个。
90年代以后开业的建材装饰材料市场有1047个,占96.6%。
19XX年建材装饰材料市场成交额达75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5%;市场管理费总额4.5亿元,增长近5倍;税金总额9.6亿元,增长2.1倍;摊位租金总额9.8亿元,增长近1倍。
建材装饰市场累计营业面积已达1201万平方米,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94.5亿元。
全国建材装饰材料市场摊位容量为15万个,其中已出租摊位11万个,出租率72.9%。
在已出租的摊位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摊位有8.9万个,占81.2%;木材及制品类、金属材料及制品类、家具类和化工材料及制品类也分别占有一定的比重。
XX省有建材装饰材料市场181个,是全国拥有建材装饰材料市场最多的省;其次是XX,有84个;再次是XX,有75个。
XX在大卖场(超市)方面走在前列。
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建材装饰材料市场已成为市场中的新亮点,对启动消费,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建材市场毛病多这两年,人们一提建材两字,就觉得脑瓜仁疼。
为什么呢?让假冒伪劣产品给闹的。
去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十大投诉热点’之首,就是建材装修。
去年第四季度的消费者投诉中,有关建材装修的投诉占了一半。
房子是眼下的消费热点。
建房也好,建好的房搞装修也好,都离不开建材。
建材,可以说是让老百姓掏腰包最多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做建材买卖的人趋之若鹜。
市面儿上也有’想发财,搞建材’一说。
如今,建材买卖,已经不是商店或批发部了,改叫’城’了。
建材城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据调查统计,19XX年XX近万米的建材城只有10家,到19XX年,猛增到60余家,去年竟达到了110家。
目前,仍然有十多家超万米的大型建材市场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建材城多,建材的生产和销售企业自然也不会少。
眼下,搞建材买卖的多达3万家,经营的建材产品有30多大类4万多品种。
如此众多的建材产品,别说外行眼晕,就是内行也眼花缭乱。
建材市场的这种畸形发展大大超过了住宅建设的增长速度,不但产生了供大于求,而且造成了市场混乱,如果不尽快刹车,加以控制,必然使大批企业倒闭和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由于建材市场失控,在市场管理上缺乏规范,市场上难免鱼目混珠,假冒伪劣产品大量涌入。
据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建材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几乎占到了30%。
这些低档劣质产品,价格低廉,所以成了那些不规矩的建筑施工队和室内装修公司使用的当家材料。
一般老百姓不明底细,以为搞家居装修越便宜越好,殊不知,您这头儿一贪便宜,恰好让那头儿的假冒伪劣建材找到了市场。
便宜没好货,一点不假。
到头来倒霉的还是消费者。
难怪建材装修的投诉那么多呢。
XX建材市场同样需要降温XX建材市场目前的发展已出现过热趋势。
有关人士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作出政策调整,强化监管,避免造成市场无序竞争,给市场建设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据了解,到去年4月底,XX市共有建筑材料、装潢材料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2.3万家。
其中,经工商经营注册的建材装饰材料流通企业为1万家,个体经营户6000多家,有7000多家为无证照经营者。
全市建材市场经营总面积已逾200万平方米。
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厦、商场有30多家。
大多数是以招商、引厂进店、引商入场为形式的出租店面、商场柜、临时建筑摊面等,规模小,产品杂,质量问题比较多。
据了解,XX建材市场迅速发展,但行业管理较薄弱。
现已出现了市场泛滥、无序、盲目发展的局面。
当前这一市场突出问题主要是:一、流通市场缺乏归口管理部门。
现在不论是谁,只要租个门面或承包个柜摊,就可以开建材店、装潢材料店,有关管理部门根本无法掌握,而且不少摊位货源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更无保障可言。
二、各职能部门难以执法监管。
由于量大面广,特别是在这方面缺乏法规、标准,管理难度很大,不少地方想管也难以下手。
三、处于自发发展状况的XX建材市场,行业组织化程度较低。
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行业组织机构,也没有出现建材市场的’领头羊’。
四、据来自消费者协会、质量监督部门反馈资料,装饰装潢已成为当前投诉新热点,不少消费者已对这一市场出现’信任危机’。
建材市场是由当前购房热、住房装修热应动而生的,发展是必然的,但有关行家分析认为,问题要正确地做好’堵与疏’、加强市场规范工作。
当前要加强执法监管,狠抓打假治劣,打私反私,打击以次充好等不正当经营行为;打击偷税逃税违法经营,打击虚假广告欺诈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有关部门应尽快推出监管法规,依法清除无证无照违法经营者,同时通过市场调整、合理布局,引导成’市’成’场’,形成相应规模。
这样,才能避免今后走弯路。
四.市民发现,如今买建材也可进超市了随着好XX、XX居、XX等建材超市相续开业,市民发现,如今买建材也可进超市了。
中国的建材超市基本上是欧美建材超市的翻版和改进。
在欧美建材超市已有20多年历史。
当今北美最大的’XX’就有近千家连锁店,均以统一采购、统一营销、天天平价、一站购齐为经营特色。
一家建材超市往往有上万种商品,小到钉子大到’大厨房’等装饰建材无所不包。
所有商品全部明码实价,并公开承诺,价格较低,东方家园承诺,7日内消费者如发现成都地区同品牌、同质量的商品价格低于’东方家园’,不仅退还顾客多付的部分,并且给予差价10%作为奖励。
五.建材市场发展新理念建立仓储式超市目前的建材市场仍是传统的批发为主的大市场。
这类市场由于实行摊位租赁制,因而对摊位经营者的进货方式,进货渠道较少规划,从进货到具体销售行为都很难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同时由于进货渠道各异,中间环节较多,必然影响到其商业成本。
生产企业为了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也不得不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到产品的流通环节,从而使间接费用与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缺乏竞争力。
建材超市从19XX年在我国天津出现,到目前已有十多家。
采取国际建材超市管理模式,以连锁配送为核心,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以规模化经营降低中间成本,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从装饰装修到送货、存包、加工等实行全程服务。
专家们认为,与装饰材料商厦不同的是,仓储式超市采取统一采购、统一经营,将厂家的销售风险转嫁于超市自身,从而实现超市与厂家的利益共享。
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对厂家的生产销售调控,还是一般老百姓的消费购物,均显出更为合理的优势。
六.超市新招不断:“组合贷材计划”引发市场效应XX百企推出的’组合贷材计划’,引发了市场的轰动效应,招来了国内建材厂商纷纷入驻加盟,吸引了境外’XX’慕名而来,栖枝筑巢。
日前,一个由美国亚洲协会主席蒋一成先生率领的日本建材企业访问团,专程从日本飞抵XX,前往XX建材超市,对其’组合贷材计划’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论证,并达成了在百企工程材料常年展示厅专辟’日本建材馆’的合作意向。
XX百企建材超市联合数百家建材供应商和数家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及银行,共同组建了联合营销的’建材银行’,及时推出了面对建筑工程和房地产商的’组合贷材计划’,统一配货供货,并与银行协作,设定贷材账期,以组合的规模、联合的营销、贷材的方式,有效地为建材厂商开辟工程市场,为建筑房产商开辟资源市场。
这一别开生面的举措,顿时在XX商业界和国内建材界引起了连锁反应。
各地建材厂商闻讯后纷纷进入百企工程材料展示厅,踊跃加盟’组合贷材营销计划’。
消息灵通的国外建材企业更是看好这个进入中国大市场的最佳切入点,悄无声息地作好了抢占XX滩的登陆准备。
此次日本建材访问团来沪,既是冲着’百企’慕名而来,寻求合作伙伴,又是获悉XX推出居民住宅楼’平改坡’规定后为了拓展市场空间而来。
这次组团的日本建材企业,基本上以屋顶材料、墙体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为主。
凭他们的直觉,XX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相当广阔,此次入沪定能大展身手。
日本客人坦诚地告诉记者:’靠自身的力量来XX很难打开市场,既要投入销售网络资金,又要培养企业营销人才,一则增加了销售成本,二则短期内难以见效。
尤其是单一企业,人地生疏,势单力薄,竞争优势无法体现。
此次能与’百企’合作,借助优势、联合营销,一定会实现产品推广的目的。
’一个新的营销模式,居然能引起境外企业如此神速的反应,这可能使我国的建材市场始料不及,但反过来也验证了:只要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深入挖掘市场潜力,诱人的赚钱效应肯定会吸引国内外厂商纷至沓来。
七.政府出面:建材装修市场开始打承诺牌建材市场的如此混乱,已经引起国家建材局的重视,照这么下去,以后老百姓谁还敢买建材产品呀?为了打假治乱,国家建材局在去年委托XX工商大学和中国建材市场协会,对市场做了全面调查,并且正在起草规范建材市场的管理条例,一旦讨论通过,将在全国范围内执行。
在规范管理条例出台前,国家建材局不能眼看着市场的混乱袖手旁观呀。
日前,国家建材局和中国建材市场协会想了一个招儿,那就是对建材市场和生产企业实行质量信誉承诺。
当然,这些承诺不是写个倡议书、签个名就完了。
现在不是什么事都讲究上网吗?凡是在承诺倡议书上签了字的市场和企业,一律上网,在网上跟踪考察。
一旦发现哪个承诺的企业产品质量有问题,国家建材局就得说到做到了。
日前,净化建材市场,规范流通秩序的倡议承诺发布会在京召开。
倡议书的主要内容有:1.呼吁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建材市场宏观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呼吁政府综合部门加大对建材市场的督察力度,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
3.呼吁加强政府、市场、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
4.倡议加强建材市场建设管理和服务规范化、科学化。
5.倡议各建材市场要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
承诺书的主要内容是:接受建材市场管理和准入要求,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自觉接受工商、质检、消协等部门监督,规范运营机制;严把产品质量关,杜绝劣质产品上市,保证做到不以次充好,不以假充真,产品坚决做到退换,出现质量纠纷,愿接受市场及中消协的仲裁;自觉接受广大消费者批评、监督;不搞不正当竞争;提高产品的价格透明度,让顾客称心满意。
广大消费者今后购买建材产品要认清参加承诺的市场和厂家的品牌,如果发现质量有问题,您将毫不客气找他们质询。
承诺制虽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和规范建材市场,但是在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政策法规没出台之前,也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味良药。
据中国建材市场协会负责人介绍,参加承诺的市场和企业,都是通过严格审核确认其资格的,并非是个市场和企业都可以参加承诺,以此来保证承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