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基础题库选择

心理学基础题库选择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B)。

P25A.1864年B.1879年C.1903年D.1920年2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P25A 冯特B 韦伯C 费希纳D 艾宾浩斯3.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C),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P3A思维 B 脑电C心理 D 情绪4.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第三势力”,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应是了解人性潜能,追求自我实现。

下面(C)是人本主义代表。

P34A 皮亚杰B 苛勒C 马斯洛D 科胡特5.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A)。

P19A 额叶B 顶叶C 枕叶(负责视觉)D 颞叶1、(B )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而非指活动本身。

A需要B动机C意志D情绪2、(D )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A安全的需要B爱与归属的需要C生理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3、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B )A内驱力B诱因C需要D爱好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A)A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B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C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D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5、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境界是(C)p54 答案有争议A每个人都能达到的B大多数人都能达到的C少数人能够达到的D没有人能够达到的三、多项选择题1、需要是(AB )A、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B、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C、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D、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2、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有(AD)A、需要B内驱力C情绪D诱因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强调个体内部的积极力量,他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而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缺失性需要是(ABC )A、在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B、力量强的需要C、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D、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的需要4、社会需要包括(ABD )的需要。

A、求知B、交往C、休息D、成功1、(A l p h a)波出现在睡眠的(A)阶段P80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2、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A)P96A.注意的起伏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3、梦境在(D)开始出现。

P80A睡眠初期B睡眠中期C睡眠晚期D快速眼动睡眠阶段1.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C )107A.差别感受性B.最小可觉差C.绝对感受性D.绝对感觉或限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A )110 A.感觉对比B.感觉融合C.感觉适应D.感觉的掩蔽3.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 A )125似动现象A、动景运动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4、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C )120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5. 我们对物体的知觉直接来源于(D )。

A 近距刺激B 远距刺激C 物体本身D 判断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感觉的( C )。

109A 整合B 对比C 适应D 联觉三、多选题1.感觉反映的是(AC )104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B.客观事物的整体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2.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ABD )122A.线条透视B.运动视差C.视轴辐合D.眼睛的调节3.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 B C )125 A.运动知觉B.似动现象C.动景现象D.现象4.内部感觉包括(ABCD )104A.运动觉B.平衡觉C.内脏感觉D.机体觉5.空间知觉包括(ABCD)121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C.深度知觉D.方位知觉6. 错觉的性质包括(ABD)A 歪曲的知觉B 虚幻的知觉C 特定条件下的知觉D 对事物的歪曲带有固定倾向的知觉1.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C)146 A.整体报告法B.重学法C.部分报告法D.节省法2.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B)158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3.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D)(百度)A.信息得不到注意B.抑制作用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D.信息受干扰4.容量最大的记忆系统是(D)152A.感觉记忆B.图像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5.遗忘的进程是(B)156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倒U型曲线D.U型曲线6.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C)158A. 功能固定B. 原型启发C.自然衰退或干扰D.思维的定势7.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B)151A.对识记的材料加以注意B.精细复述C.机械复述D.意识到短时记忆的信息1、( A )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过程。

P174A表象B想象C再造想象D再认2、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C )p175A 翻转性B运动性C可操作性D灵活性3、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有( A )p167A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B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C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D人的愿望4、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叫( C )(书上没找到,百度上有搜到)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辐合思维 D 发散思维5、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叫( B )p189A概念形成B问题解决C发散思维D创造思维6、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 A )p192A 迁移B 干扰C 抑制D启发7、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是( C )p189A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B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C问题解决的策略 D 动力定型1、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A)P203A.詹姆斯—兰格理论B.坎农—博德理论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D.汤姆金斯—伊扎德的理论2、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D)P210A、激动和平静B、高兴和悲哀C、喜、怒、哀、乐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3、情感可分为(A)P212A、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B心境、激情、应激C、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D、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4、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划分叫(C)P211A、基本情绪B、复合情绪C、情绪状态D、情感的种类5、沙赫特认为,情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P205A.外界环境刺激B.机体生理变化C.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D.认知过程6、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是(A)P211A、心境B、激情C、情操D、应激三、多项选择题1、情绪和情感区别在于(A.C)A、情绪是情感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是情绪的内容B、情绪适用于动物和人;情感只适用于人P215??C、情感比情绪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D、情绪有外在表现;情感则没有外在表现3、情绪和情感具有(A.B.D)的功能A、适应B、动机C、组织D、信号1、编制世界上最早的一个智力测量表的是______C__ P250A吉尔福特B推孟C比奈-西蒙D韦克斯勒2、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B P253A、意志B.能力C.素质D.性格4、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在(C)P253A、能力是知识和技能B、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C、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D知识和技能水平一样的人能力也一样5、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A )上。

P253A、能力发展水平、类型和发展早晚B、遗传、后天教育影响的程度C、素质的高低和智力发展水平D、认知、操作、人际交往等不同方面以及天赋高低三、多项选择题1、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在()ABCD P253A、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B、知识技能是形成能力的基础C、同等水平的知识、技能并不表现为同等水平的能力D、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3、离差智商的优点是()A.B P251A、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B、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C、表示的是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D、以上都不对1、注意里的转移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B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2、“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 A )A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C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变化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三多项选择题1、人格具有(AD )特性A独特性和整体性B认知性和情绪性C交流性和功能性D独特性和社会性2、气质的特性表现在(BD )上。

A感受性和耐受性B反应的敏捷性和可塑性C情绪的兴奋性D心理活动的指向性3、气质类型(ABD )A、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B、不决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C、不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D、会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4、性格(ABC )A、容易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B、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C、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D、更多地受到先天遗传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