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温线判读技巧

等温线判读技巧

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
、等温线图中的数值特征
等温线就是指在地图上把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平分布。

等温线图中,等温线的数值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① 同线等温。

即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同。

② 同图等距。

即同一幅等温线图上, 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为零或相差一个等温 距。

相邻的两条等温线,温差相同。

③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受海陆、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局部区域等温线会发生 弯曲变化。

等温线凸向高值方向的连线区域比两侧气温低(如图
1L1沿线,②点温值小于① 和③点);等温线凸向低值方向的连线区域比两侧气温高(如图 1L2沿线,⑤点温值大于④ 和⑥点)。

④ “小于小的”或“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即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等温线闭合区域,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值与
两侧等温线中的较低温度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低于该闭合线的温度值,
如图2中A
点气温范围为O Cv TA v 2 C 。

“大于大的”,即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 较高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比该闭合线的温度值更高, 如图中B 点气温范围为4C
v TB v 6 C 。

、等温线图的应用
① 判断南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的为北半球,向南递减的为南半球。

判断依据:受纬度(或太阳辐射)的影响,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数值由赤
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
_____________ _______
道向两极递减。


根据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月份及海陆位置。

可用口诀“点北陆北,点 南陆南”来判断。

“点北陆北”即阳光直射点落在北半球时( 7月份)时,全球陆地等温线 在海岸带附近向北凸出(北半球凸向高纬、南半球凸向低纬
),如甲图所示;“点南陆南”即
阳光直射点落在南半球时(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在海岸带附近向南凸出(北半球凸向 低纬,南半球凸向高纬),如乙图所示。

判断依据: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同纬度上,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 低于海洋。

注意,7月
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1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③ 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陆地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
说明该处地势升高;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
说明
该处地势降低。

判断依据: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a. 地势较陡地带,气温垂直差异大,等温线密集;平缓宽阔地带,气温垂直差异小, 等温线稀疏。

在山脉沿线两侧,等温线表现为连续数条等温线大体沿等高线平行延伸。

b.
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
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 等温线
穿过河谷或低地时,
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海拔高的地方)。

如下图所示。

c. 等温线为闭合状态时,数值里大外小的为盆地,里小外大的为山丘(山峰) 图所示。

| 1ST?
---- - ■
I O 丈阳
i 18TJ 一 十—_
1
30tt
N
r ist; * +
- ”
2012卅冋i e
:wil 、去 I ®
2WTC -"
[181D ------- "
60" N 30° N
30a
S
60" &。

如下
N

=
时海岸海洋
乙圏
d.计算相对高度:H相=T差/0 . 6C X 100米
④判断寒、暖流。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

暖流流经地区的水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流经地区的水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⑤判断温差的大小。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温差小;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温差大。

⑥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
【小试牛刀】
读我国某地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完成1~3题。

A • 1000m 〜1667m
B • 1333m 〜2000m
C • 1333m 〜1667m
D • 1667m 〜2000m 3 •丙地的气温可能是(

A • 2C
B • 4
C C •小于 2 C
D .小于 0C
下图为位于同一个半球的某大尺度区域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
4~7题。

4•若a > b ,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
A •北半球冬季等温线分布
B •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分布
C •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D •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5•若a > b ,阴影部分为海洋,则此时( )
A •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B .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C .巴西高原上一片葱绿
D •塔里木河正值汛期
6 •若此时为1月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阴影为海洋,非阴影为陆地
B •阴影为陆地,非阴影为海洋
C •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
D •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7•下图为某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阴影部分为陆地),影响图中 M 、N 两处等温线
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1 •甲、乙两地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A •山地、盆地 B • 盆地、山地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C •河谷、山地
D •山地、高原

A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 .洋流,地形
8. (07宁夏高考试题)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0、P两点的
温差最大可超过()
A. 4C
B. 3C
C. 2C D . 1C
9. (10年重庆卷)下图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图(单位:C)。

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
(08年全国n)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完成线变式题)10〜12题。

(等温
10 •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太阳辐射
C •土壤
D •降水
11.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土壤
D .降水
12 .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太阳辐射
D .降水
【参考答案】
1——5BBDCC 6——10ADAAB 11——12 B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