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旱抗涝能力强:高粱最大的特点是抗旱又抗涝,只要能出齐苗就不会绝收。
大旱的1997年高粱获得了较好的收成;重涝的1998年在低洼地里除高粱大豆外,其他旱田作物基本绝收。
2.对水肥要求不高,肥力不足也能高产:由于农业机械化迅锰发展,加上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农家肥积攒越来越困难,种高粱不投农家肥,施化肥,追两三次叶面肥,也能获得高产。
二、栽培技术1.选种:根据地块的特点选用种子,一定要选用国家推广的种子。
种子应外表光滑亮泽,无小粒碎粒,并有产地检鉴和质量、产量的简短说明书。
2.种子的催芽方法:高粱种的催芽是个比较细致的工作。
先用20-30℃的温水浸泡种3-4小时,把装种的器具直接放到炕上,炕温15℃,倒水后用木棍搅动,直到不烫手为止,用盖子盖好。
过3-4小时滤出原水,用温水清洗1次,用编织袋装好,放到热炕上,炕温保存在15℃为宜,上边盖上衣物之类保温。
每3小时用温水清洗1次,大约24小时出齐根芽,36小时出齐苗芽。
在苗芽刚破种子皮,有5%的苗芽露出时,把它放到通风阳光好的地方摊成薄薄的一层,勤翻动,以根芽枯死为准,去掉枯死芽拌上包衣剂就可播种。
这样既断了第一根芽又拌上子包衣剂,促进苗芽肥壮早日出土。
断了根芽的种子要快播,6小时之内播完。
必须坐水种。
3.三犁川坐水种:三犁川的第一犁深趟原垄垄沟,把氮钾肥深施在底层,磷肥施在上层。
第二犁深破原垄,拿好新垄。
过4小时压好磙子保墒,以备第三犁播种用。
施肥时可按氮磷钾1.5:2:1的比例施用。
第三犁首先耙开垄台,浇上足量的水,用手工点好已催芽种子,最好不用播种机播种防止伤芽。
然后覆土,覆地厚度为4厘米以下,过6小时用镇压器压好保墒,这样播下的种子出苗快,齐而壮,7天即可出全苗,避免因低温造成粉种。
硬茬采取扣种的办法坐水催芽种。
4.化学除草:化学除草要在播后的3天进行,每公顷地用3-3.5公斤莠去津兑水400-500公斤喷施,如干旱天气要在喷药两天内喷1次清水,喷湿地面一扁指深来提高灭草功能。
喷72% 2.4D-丁酯除草,首先做小面积实验,然后再大面积使用。
当苗高3厘米时每公顷喷0.75公斤2.4D-丁酯,但只能用在阔叶杂草较重地区性地块,对于针叶草必须进行人工铲除。
5.苗期病害的防治:高粱很少发生苗期病害,特殊的年份会发生白斑病,一经发现每亩地用硫酸锌0.075公斤、尿素0.05公斤兑水15公斤进行处理。
6.及时定苗、铲趟,适时追肥:化学除草的地块,小苗有4片真叶时要定苗。
人工除草要在小苗3片真叶结合铲地定好苗。
定苗时要注意虫害,发现立即用甲胺磷灭虫。
小苗出齐后用小铧深趟1次,越深越好。
定苗后用中铧趟1次。
必须两铲三趟或两铲四趟,结合封大垄追1次肥,公顷施磷酸二铵200公斤。
7.防治蚜虫:消灭蚜虫一定要以预防为主。
方法是6月末喷一次辛硫磷,以辛硫磷瓶盖为量杯,每4杯药加磷酸二铵0.05公斤,小叶敌0.05公斤兑水15公斤,每亩用水30公斤。
7月中旬用乐果乳油预防1次,以乐果瓶盖为量杯,4杯乐果加磷酸二铵0.075公斤,台农高产宝0.05公斤兑水15公斤,每亩用水30公斤。
7月下旬再进行1次,4杯乐果加双效微肥0.05公斤,尿素0.05公斤兑水15公斤,每亩用水30公斤。
预防宜早不宜晚,进入八月份以后,喷药必须注意安全,以防中毒中暑。
高粱又名红粮,是我国旱地粮食作物之一,既是人们的粮食,又是牲畜的好饲料和酿酒的主要原料。
高粱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除用于酿酒、食用和做饲料以外,在制糖加工工业上也有广阔的用途。
高粱帚可作帚把,高粱秆可制成胶合板做建筑材料,高粱真是一身都是宝。
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选用良种种植高粱应选择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
如青壳洋高粱、水耳红、泸糯3号、泸糯1号等。
一般常规高粱(青壳洋高粱、水耳红)亩产250—300千克,生育期较长,适宜于浅丘河谷地带种植;杂交高粱(泸糯3号、泸糯1号)亩产400—500千克,早熟,适宜于深丘及高山区种植。
适时播种育苗当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2℃以上时即可播种。
高粱最适宜的播种期是4月下旬,常规种植宜早播,杂交种宜迟播。
播种期过早、土温低、出苗时间延长,易导致烂种烂芽严重,出苗率低,且不整齐;播期过迟。
生育后期易受高温伏旱影响,穗部虫害也重。
一般移栽油菜、小麦地的在4月中下旬播种。
高粱育苗应选用土质偏沙,背风向阳,肥力中上等的菜园地作苗床。
床土要深挖细欠,开好厢沟,结合施肥整平、整碎,做到平整、细软,土肥融合,水分适中。
播前要精选种子,筛选出无病虫害、大而饱满的种子,曝晒3—4天,用50℃的温水浸种6小时,晾干水汽后播种。
一般栽一亩土需播种250—500克,其中常规种250克,杂交种500克。
每亩苗床播种4—6千克,混泥撒播,播后盖细土1厘米或泼施浓猪粪盖种,再搭拱盖膜保温。
出苗后及时揭膜,3叶时定苗,保持株间距3厘米,并追施清粪水2000千克提苗。
如有蚜虫,可用10%的吡虫啉5000倍液喷雾防治,雨后及时移栽。
合理密植当高粱苗有5—8片叶时抢雨带土移栽,其中杂交种5—6叶,常规种6—8叶。
过早移栽,苗嫩根少,对环境适应性差,返青成活慢;过迟移栽,苗老穗小,产量低。
目前生产上种植密度偏稀,应适当增加苗数,一般小麦油菜地实行间套种植,按(93 40)×(33—40)厘米的规格进行宽窄行栽培,田坎土台按50×33厘米的规格进行宽行窄株栽培,每窝栽2株,保证亩有基本苗5000—8000株。
移栽时,做到窝大底平,苗直根伸,盖土3厘米,可边栽边浇定根清粪水,以提高成活率。
科学配方施肥高粱根系发达,吸肥力强。
据分析,每生产100千克高粱籽粒,需要吸收纯氮2.6千克,五氧化二磷1.36千克,氧化钾3.06千克。
高粱施肥,应提倡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或氮、磷、钾配合,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块每亩施碳铵35—50千克,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30—40千克,农家粪2000—3000千克,硫酸钾5千克,硫酸锌0.5千克。
施肥方法以重底早追为宜,农家粪的70%和磷、钾、锌肥全作底肥,移栽成活后及时用碳铵加清粪水提苗,特别是杂交高粱宜早不宜迟;拔节前看苗酌情追肥,可施水粪30—40担,碳铵或硫铵5—7.5千克。
认真进行田管主要抓好以下5个关键环节:一是查苗补缺:当高粱移栽成活后应及时查苗补缺,减少缺窝缺株。
二是中耕培土:高粱薅得嫩,等于上道粪。
移栽成活后,结合施肥进行第一次中耕,并铲除杂草;拔节前再结合施拔节肥进行第二次中耕,并培土上行。
三是施肥抗旱:如遇干旱,叶片发红,可用磷酸二氢钾喷施防治。
四是病虫害防治:高粱的主要虫害有芒蝇、土蚕、玉米螟、大螟、蚜虫、粟穗螟、桃蛀螟等,主要病害有黑穗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其防治方法是:①土蚕:于苗期,每亩用20%速灭钉丁乳油12毫升和切碎鲜牛皮菜15千克,白糖0.2千克,食醋0.8千克,清水3千克配制成毒饵,于黄昏撒于田间防治;②玉米螟、大螟:于苗期和拔节孕穗期,亩用55%的特杀螟可湿性粉剂50—100克兑水喷雾或3.6%的杀虫双大粒剂2千克点心叶防治;③蚜虫:可用10%的吡虫啉5000倍液喷雾防治;④粟穗螟等穗部害虫:于灌浆初期用5%的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浸穗部防治;⑤炭疽病、纹枯病:于拔节前后,亩用5%的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100克兑水喷雾防治;⑥褐斑病:亩用70%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预防;⑦黑穗病:每千克种子用2%立克锈拌种剂1—1.5克,先将药剂加水少量调成浆状液,然后与种子拌匀防治。
忌用敌百虫、敌敌畏、杀螟松、杀虫双、波乐多液等对高粱有害的农药,以免造成药害。
及时收获90%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后,应抢晴天收获,脱粒晒干后,妥善保管。
尽量避免鲜穗子放在室内,以减少穗部害虫的越冬基数。
高梁栽培技术a、青壳洋高梁栽培技术大力推广种植青壳洋高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平坝和丘陵地区以3月中旬播种较好,栽空土、葫豆等杂粮地及预留行可适当早播,前茬为小麦的要适当推迟,以出苗至移栽不超过35—40天为宜。
苗床地要求要整地精细,整平、欠细后每平方丈用1—1.5两高梁种子,撒匀后盖细土,厚约1厘米,施足清粪水后覆盖好地膜,出苗后及时揭膜,以免烧苗。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最迟播期不要迟于4月底,注意匀苗和补苗,确保苗齐、苗壮。
二、适龄移栽、合理密植:苗龄在35—40天,出苗叶数为7—8叶时,抢雨天移栽最好,否则次之。
间套作亩植5000株左右较好,净作地亩植6000—7000株为宜,每窝分开栽双株。
三、重施肥料、加强管理:青壳洋高梁的施肥,应采取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即有机肥和经配方后的氮磷钾化学肥料均衡施用。
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一般中等肥力土块,每亩可施化学纯氮4—5公斤(折合成尿素为9—10公斤,或者碳铵25—30公斤),磷素2.5—3公斤(折合成过磷酸钙为20—25公斤),猪粪水2000—3000公斤。
施肥方法以重施底肥(约占全部用肥量的70%左右)、早施追肥(约占全部用肥量的20%)、拔节前施完全部高梁一身所需肥料。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高梁虫害主要有苍蝇、蚜虫和高梁螟虫。
苍蝇亩用1.5公斤呋喃丹在苗期点心防治;蚜虫用灭蚜威或40%的乐果3000倍乳液喷雾防治;穗螟在扬花期间用杀虫双或敌杀死喷雾防治。
高梁的病害产要是炭疽病、纹枯病等,重在预防。
如发现病害苗头,高梁就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补救措施为:在发病初期(越早越好)分清具体病情及时用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锌等药剂喷雾防治。
需注意的是,高梁严禁使用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如其它作物使用此类农药时,应绝对避免与高梁接触,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五、及时收获脱粒:青壳洋高梁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收回后在坝子里脱粒,不要将穗子放在屋里过夜,以减少来年用作种子时增加穗螟危害。
其它品种的高梁也有类似的性质,尤需注意。
b、湘两优糯粱一号“湘两优糯粱一号”是由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世界上第一个优质高产的两系杂交糯高粱新品种。
1991—1998年已在全国18个省(区)示范推广,1998年从重庆市农技站引入我市试验、1999年在我市试验示范,均表现适应性广和明显的增产优势,深受广大农技部门和农民的欢迎。
一、特征特性:1. 株高150-170厘米,总叶片数16-18叶,茎秆粗壮,株型紧凑,适合密植。
2.穗小散,穗长29-31厘米,单穗粒重60-80克,千粒重22-23克。
3.生育期:春播110天,夏播100天左右,秋季再生85天,属早熟种。
4.耐肥、耐旱、抗倒伏,中抗蚜虫、螟虫和纹枯病。
成熟期绿叶数多,不早衰,再生能力强。
二、产量、品质、用途:1.产量:春播中国移动农信通网站亩产400—500公斤,高产可达500公斤以上,秋季再生亩产55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650公斤以上,一种两收可达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