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在新品上市过程中,很多初创小企业并不重视产品价格体系的控制。
因为他们认为价格既然已经由企业统一制定,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但实际上,受市场影响,小企业的价格体系往往会变得十分混乱,最后将企业“拖”死。
新品上市的价格体系控制真的那么困难吗?初创小企业如何学会利用自身能力有效控制价格体系呢?下面这个案例或许能给小企业老板们一些警示。
失败案例
2005年2月份内蒙的S 休闲食品企业推出了一种新的奶制休闲食品。
该产品的口味甘甜,滑而不腻,适合儿童食用。
因为食品档次不是很高,所以企业计划在地级市进行推广,并选择佛山作为样板市场。
2005年4月份S 企业顺利建成样板市场,随后S 企业向全国招代理商。
为了保证全国市场的稳定,S 企业制定了全国统一销售价格同时企业制定了代理商进贷量越大,享受折扣越多的激励方案。
2005年6月份,S 企业成功招到了近百名地级代理商。
老板十分得意,然而到了9月份,风云突变,代理商之一M 进贷量加大了数倍,有50多家代理商连续两个月不从总部进贷。
而这50多家代理商仍然在市场中销售S 企业的产品。
经调查发现,原来很多代理商一次进贷量不大,根本无法享受企业优惠政策,加之S 企业统一了市场价格,他们利润空间十分低。
而M 代理商实力雄厚,单批进贷量很大,能享受到企业优惠政策,他告诉其他代理商如果从他那里进贷可以享受8折优惠。
结果很多小的代理商都不从S 企业那里进货,转向从M 代理商进货。
无奈之下,S 企业取消了M 代理商的资格。
为了稳住其他代理商,采取不同区域进货价不同、一定进货量下可以赊账和降低享受折扣进贷量的招商等政策。
结果代理商之间“窜贷”现象没有了。
但更为严重的事出现了,S 企业在河南的竞争对手推出炒面似休闲食品,而且价格比S 企业低15%。
S 企业的代理商为了保证自己利润,擅自改变销售价格。
2005年11月份经过代理商两次“折腾”,S 企业已经元气大伤,加之应收账款太多和竞争对手压力。
很快S 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专家点评案例
从表面上看,S 企业因为旗下代理商相互“窜贷”和竞争对手的低价销售,使企业陷入了被动局面,最终被拖垮。
其实S 企业失败的根源是根本不了解新品上市需要建立和控制价格体系,它只顾把销售终端控制好,却忽略了销售的源头和过程,源头一旦出现问题,终端早晚会出现问题。
小企业如果在控制价格体系注意到以下几点,就可避免S 企业“悲剧”再次发生。
1.确定产品价格体系内容。
通常价格体系包括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回扣、返利、运费、促销费、广告费和业务员费用等。
对于小企业来说,只要控制好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回扣返利、运费即可,。
其中返利、回扣不应超过毛利润的5%,运费不能超过毛利润的3%-5%。
2.确定样板市场价格。
样板市场中客户购买力就是产品定价主要依据。
如果是高档品,价格应是当地目标顾客月消费能力80%左右;如果是中档品,价格应是当地目标顾客月消费能力30%―50%;如果是低档品,价格应是当地目标顾客月消费能力5%―15%。
3.为了避免各个分销渠道相互窜贷,企业应设计合理的价格体系。
终端零售商毛利率>分销商毛利率>核心经销商毛利率>企业毛利率。
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就是“重罚轻奖”,违犯游戏规则者,必须重罚。
核心经俏商毛利率最低为左右。
4.严格控制出厂价。
不要轻易制定折扣策略,可通过返利手段来刺激代理商的积极性。
5.实行对代理商、经销商鼓政策(返点、折扣等)时,应随时注意对手的动向。
如果是中、低档产品,价格在保证利润前提下,比对手低15%左右为好;如果是闹档产品,价格比对手高出15%左右为好。
6.除了出厂环节以外,其他环节可以给合作者一定的浮动空间。
浮动空间不能超过毛利润的6%左右。
同时企业还应对合作者进行回访,如在销售过程中产品价格是否被当地客户接受,不接受原因是什么。
企业发现问题就应及时解决,并帮助经销商调整销售方案。
同时将改变的理由通知到其他地区的经销商,防止他们认为企业对待合作者存在不公平性,擅自破坏市场的稳定性。
经验比拼
其实如何控制好价格体系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高招”,看似剑走偏锋,但确实管用。
以下三家企业就是很好的例子:
经验一紧两头,松中间
广州L 企业在新品刚刚上市时,对出厂价和市场销售价严格控制,统一定价。
而对中间环节则给各级经销商最大程度的自由。
因为经销商们自由度较大,他们可以根据各地市场需求不同自行调节批发价。
但是经销商为了保障自己获得最大利益,十分“默契”地保持稳定的价格体系。
经过一年的努力,L 企业占领了广东省的大部分市场。
经验二用总代理稳定价格体系
武汉B 企业在新品上市时,发现各个分销渠道窜贷现象严重,导致市场价格十分混乱,企业损失严重。
B 企业发现是经销商F 从中作崇,便指定F 经销商为自己总代理,所有销售渠道的产品都要从F 那进,企业只负责给F 发贷、F 经销商为了保证获利,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价格体系。
各地窜贷现象迅速差事少。
不到一年B 企业产品便在市场中有了一定知名度。
经验三“变”中求“稳”
保定O 企业在产品上市时,由于对经销商控制不力,市场价格十分混乱。
O 企业为了扭转形势,便制定了浮动价格策略。
凡是连续三个月按照企业制定价格销售产品的经销商,可以在第四个月拿到前三个月的接近20%的返点(每月%的返点)。
众多经销商为了拿到诱人的返点,纷纷规范产品销售价格很快O 企业的产品的价格便开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