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目录前言1一、任务的由来1二、方案编制依据2三、方案的适用年限4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5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5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6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6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13一、自然地理13二、地形地貌13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14四、水文地质条件16五、工程地质条件19六、矿体(层)地质特征21七、矿区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25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26一、评估范围和级别26二、现状评估29三、预测评估40第四章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45一、分区原则及方法45二、分区评述46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48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48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48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部署50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53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53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60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64一、工程量估算64二、经费估算65三、进度安排68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69一、保障措施69二、效益分析70第九章结论与建议73一、结论73二、建议75附图:1、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比例尺1:2000);2、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比例尺1:2000);3、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部署图(比例尺1:2000)。
附件:1、委托函;2、编制单位资质证书;3、编制人员证书;4、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6、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C4200002011027120112580);7、《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水泥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认定书》(X采方案认[2009]128号);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评审表。
前言一、任务的由来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石灰石矿属水泥用石灰岩开采项目,位于XXX以北约15km处,行政隶属于XXX东宝区XXX建泉村,采矿权人为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采矿许可证,该矿由6个拐点组成,开采面积0.9927km2,批准开采深度+265m~+120m,开采矿种为水泥用灰岩。
因原来编制的《XX省XXXXXX矿区灰岩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与矿区范围不符,目前,需补充编制《XXXXXXXXXX 有限责任公司XXXXX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和有效保护矿山环境,确保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须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并依法提请相关管理机关审批备案。
受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委托,XX地矿建设工程承包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
我公司在全面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区现场进行了专项的环境地质调查,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经综合分析研究后编制了本恢复治理方案。
二、方案编制依据(一)相关法规、文件、标准、规程及技术规范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3、“XX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通知”(X土资办文[2009]104号);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5、《XX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15)》(XX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12月);6、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89);7、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12719-1991);9、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10、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15、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1995);16、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DZ/T0179-1997);1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18、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19、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20、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2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22、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3-2011);23、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24、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2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2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
(二)相关文件及参考资料1、XX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采矿许可证(C4200002011027120112580);2、《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水泥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年8月);3、《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石灰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X采方案认[2009]128号);4、《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水泥灰岩矿2014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XX鼎丰地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2月)5、《XXXXX水泥有限公司48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扩建项目XX省XXXXXX矿区灰岩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XX非金属地质公司,2009年1月)6、委托书;7、本次野外现场调查及收集到的矿山建设布局资料。
三、方案的适用年限根据《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石灰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为露天开采,设计生产规模200万t/a,根据《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水泥灰岩矿2014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截至2014年12月底,累计查明总资源储量94652千吨,累计开采消耗13316千吨,保有资源储量81336千吨(111b:12299千吨,122b:47675千吨,333:21362千吨),333资源乘以0.7的系数,回采率90%。
预计剩服务年限为33.5年,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采用边开采边治理的方法,考虑到矿山闭坑治理期1.5年,确定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期限为35年(2015年-2050年)。
本方案适用年限为5年,5年后应进行修编,矿山企业必须对本方案进行补充调整,必要时,予以重新编制,以适应矿山生产活动及采矿不同阶段的需要。
方案适用年限内,如采矿权人申请变更矿区范围、矿种、规模、开采方式,必须重新编制或修编本方案。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矿区位于XXX北约15km,行政区属XXXXX管辖。
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xxx°xx′25″-xxx°xx′06″、北纬xx°xx′02″-xx°xx′37″。
xx铁路线通过XXX,并设有火车站,距XX火车站约3.5km,距离xxx国道x公里,xx高速公路从矿区东部约8km处通过,交通非常方便。
见矿区交通位置图(图1-1)。
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石灰石矿目前矿区内仅设置了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一个采矿权人。
XXX石灰石矿区范围由XX省国土资源厅划定,其拐点坐标面积、开采深度如下(西安80坐标系)(表1-1):表1-1矿区拐点坐标区矿区行政隶属于XXX东宝区XXX管辖,矿区范围内多为灌木林地,矿区范围内无人口聚居,矿区周边居民较少,有该公司的水泥生产线设施,采矿对农业影响一般。
矿区外围居民相对集中,劳动力充足。
区内交通方便,物产丰富,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玉米等;特色农业有食用菌等,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区内经济状况良好。
据调查,矿区内无国家级、省级或县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重要基础设施(交通、电力、水利设施)及水源保护区等。
图1-1矿区交通位置图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石灰石矿为生产矿山,开采矿种:水泥用灰岩;划定矿区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0.9927km2,开采标高为+265m至+120m,矿山周边现未设置其他矿权。
矿区2008年以前为4个矿山,没有正规规模化开采,2008年经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整合,2008年至今已开采7年,完全开发利用方案正规化从上至下进行开采,目前已经形成了+230m、+215m、+195m、+183m、+169m、+153m、+138m,7个平台,目前已开采面积约为458286m2,矿山已累计开采消耗13316千吨。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1、矿山建设规模矿山以采矿证划定范围坐标及开采标高圈定的范围内的可采资源作为开采对象,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和采矿许可证,确定生产规模200万t/a。
2、工程布局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工程主要为露天采场、排土场等组成。
1)露天采场: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开采终了平面图,设计开采标高+265~+120m,矿山终了后属于凹陷开采,将形成四面边坡;工作台阶高14m、工作台阶坡面角65°、开采终了边坡角≤49°,终了底部在+120m水平形成700×330m的平整场地,地面境界880×700m。
2)排土场:设计排土场位于采场西侧的小沟,排土场排土标高190m,主要堆放前期剥离表土及生产期产生的少量废石,表土采用分层存放,用于矿山闭坑复绿治理的二次利用。
由于该区域的表土铝含量较高,可以作为烧制水泥的添加剂,故目前矿山未使用该排土场。
(二)矿山拟开采层位、矿山资源及储量及设计生产服务年限1、矿山拟开采层位矿体(层)由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