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课程类别:通识课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学时:20
计划学分:2
先修课程:无
选用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适用专业: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双创”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教职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供有志于确立自己人生规划、提高自己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广大青年朋友阅读。
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简介
随着高等院校的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社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越来越严峻。
而当代大学生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为社会做出贡献,为自己和他人增加就业机会。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竞争实力、促进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创新创业”浪潮的引领下,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十分活跃,但成功率却很低。
据统计,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3年后仍坚持创业的仅有45%左右。
针对上述情况,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扶持大学生创业,同时大部分高校也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而这本《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赛案例版)》就是为相关课程编写的配套教材。
三、课程教学要求
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
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
1.按照本书的目录从头到尾依次学习,阅读书中提供的大量案例;
2.通过在线视频讲解来学习与巩固所学知识,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获取更多的资源;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
本书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为基础进行编写,对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高校师生、社会创业人士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书分为3篇共16章,其中创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与创意、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工具及TRIZ理论创新方法;创业篇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业的前期准备、创业团队、创业项目的选择、商业模式、创业营销手段、创业融资、商业计划书、路演准备及资本运作;大赛篇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介绍和案例分析。
每章由“学习目标”与“引导案例”导入,中间穿插大量的创新创业案例,最后通过“本章练习”来帮助大学生巩固相关理论知识。
本书不仅知识讲解全面,还有大量的案例可供学习、参考,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合理规划自己的创业梦想。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志于创业的广大青年和社会人士参考。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在线学习习题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等方面,占期末总评的50%。
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评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