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5周周考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5周周考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5周周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DNA 和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 有磷酸二酯键,RNA 没有磷酸二酯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 和RNA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 ,也有RNA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2.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B.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人细胞的病毒或病菌C. 中心体只分布于动物细胞内D.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以相互转化,原因是具有共同的物质组成和相似的空间结构3.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如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精细胞,则增殖过程很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B. 减数分裂不能保证卵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C. 大肠杆菌增殖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不属于无丝分裂D. 细胞内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且不应存在同源染色体 4.下图是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

神经元兴奋时,Ca 2+通道开放,使Ca 2+内流,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图中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B. 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 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5.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丹顶鹤种群密度时,应在其聚集区进行捕获B. 利用黑光灯诱捕方法可以调查各种昆虫的种群密度C. 可采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某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通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6.抗利尿激素(ADH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抗利尿激素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从而增加水的通透性B.抗利尿激素缺乏时,管腔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形成吞饮小泡进入胞浆C.含水通道蛋白的小泡可调节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D.机体缺水时会引起肾小管管腔膜上水通道蛋白减少(10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29.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中激素A_ (填名称)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同时激素D_(填名称)分泌也增多,并且骨胳肌产生不自主战栗。

引起骨胳肌战栗的神→传入神经→经传导途径为: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2)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

(3)人在抵御寒冷时的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_、_。

(4)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

上述过)反射。

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_(填“条件”或“非条件”(5)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

(7分)铁皮石斛为药用草本植物,喜生活在阴湿环境。

图1为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的30.光反应过程;图2为某科研小组测定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请回答问题:(1)据图1分析可知,铁皮石斛叶肉细胞通过__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最终产生O2和物质A,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其中物质A是。

(2)据图2分析,铁皮石斛不同于一般植物的特点是。

研究发现铁皮石斛细胞中酸性物质在暗处上升,光照时下降,推测CO2 可能在暗处转化为15_储存起来,光照时_。

但是在暗处,铁皮石斛细胞不能将CO 2 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原因是__。

(3)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铁皮石斛在暗处气孔开放程度大于光下,据此推测,铁皮石斛生活在阴湿环境中,在光下吸收 CO2 不足,而在暗处__,进而提高光合速率。

31.(12分)据报道: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平均亩产达到300斤以上。

培育耐盐水稻品种是提高盐碱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缓解世界粮食危机的有效方案之一。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现有高产高杆和低产矮杆两个海水稻品种,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欲获得高产矮杆品种,最常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

若要缩短育种年限,则可以选用的育种方法是_。

(2)有研究者提出假设:水稻植株的耐盐性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的,其①依据以上假设,耐盐和不耐盐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中耐盐植株:不耐盐植株=3:5,则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②现有不耐盐纯种水稻植株若干,请简要写出验证该假设的实验思路(包括实验设计方 案和预期的结果)_。

32.(10分)据调查某镇有总量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铬渣由于非法丢放,毒水被直接排放到江中,水中的铬会通过食物链最终危害到人类健康,使人中毒身亡。

某小组对其中受到污染的一个池塘展开调查。

该池塘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铬的含量如下表。

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1)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_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

(3)下图表示能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单位J/cm 2·a )图中的A 表示第二营养级摄入的总能量,C 的含义为_。

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J/cm 2·a 。

(4)若要调查该池塘中某种细菌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法。

37.(15分)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 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

培养基成分及用量(g )(1)在脲酶作用下尿素分解的反应式是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这种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和_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

(4)转入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才能倒掉。

(15分)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含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38.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

下图表示从基因文库提取胰岛素基因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用到的酶为_,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相比,cDNA文)库中获得的目的基因_(填“含有”“不含有”或启动子。

(2)过程②的目的是_。

(3)过程⑤需将纤维素膜上的细菌_,释放出DNA,再用P标记的作为探针进行杂交。

依据杂交结果,应选取培养基上_(填字母)菌落继续培养,才能获得含有膜岛素基因的受体菌。

(4)与从基因组文库获取目的基因相比,图示方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在受体菌中更容易表达,原因是_。

DCCD29.(10分)(1)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2)反馈调节(3)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4)胰高血糖素非条件(5)抗利尿激素【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中甲为垂体、乙为甲状腺等腺体;丙分泌的激素B能使血糖浓度降低,因此丙为胰岛B细胞,激素B为胰岛素;丁分泌的激素C能使血糖浓度升高,因此丁为胰岛A细胞,激素C为胰高血糖素;肾上腺分泌的D是肾上腺素。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寒冷条件下,乙为甲状腺,分泌的激素A是甲状腺激素,激素D是肾上腺素。

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2)当甲状腺激素(激素A)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该过程称为反馈调节。

(3)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等特点。

(4)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可以通过下丘脑调节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增加,属于非条件反射。

(5)在水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30.(7分)(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H](NADPH)(2)在暗处依然吸收CO2酸性物质释放出来暗处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3)吸收CO2并储存起来,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CO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考查对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因素的理解。

解答此题,可根据A的来源判断其物质名称,根据铁皮石斛的生活环境分析其在在暗处气孔开放程度大于光下的原因。

(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物质A是NADP+和H+结合生成的NADPH。

(2)据图2可知,与一般植物不同,铁皮石斛在暗处可以吸收CO2。

铁皮石斛细胞中酸性物质在暗处上升,光照时下降,推测CO2可能在暗处转化为酸性物质储存起来,光照时释放出来用于光合作用。

在暗处铁皮石斛细胞不能进行光反应,无法产生暗反应所需的ATP和NADPH,所以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

(3)铁皮石斛生活在阴湿环境中,在光下气孔会关闭,导致吸收CO2不足。

铁皮石斛在暗处气孔开放程度较大,可以吸收CO2并储存起来,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CO2。

31.(12分)(1)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2)YyRr×yyRr或YyRr×Yyrr让不耐盐的水稻植株相互授粉,选择F1中耐盐的水稻植株自交,鉴定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F2表现型及比例为耐盐植株:不耐盐植株=9: 7,说明水稻植株的耐盐性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6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培育耐盐水稻“海稻86”为媒介,考查了育种方法的选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验证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灵活运用;同时,会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首先根据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将其分解成单独考虑每对等位基因的比例的乘积,然后再根据基因分离定律逆推出亲本的基因型,最后组合。

关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设计,需要考生识记和理解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9∶3∶3∶1的含义,并根据题意灵活运用。

(1)将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个体,最常用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如果要缩短育种年限则可以通过单倍体育种。

(2)①耐盐植株为Y_R_,与不耐盐植株杂交,子代中耐盐植株的概率为3/8=3/4×1/2,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反向推导出亲代基因型为YyRr×yyRr或YyRr×Yyrr。

②欲探究假设是否成立,应先培育出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然后再让该个体进行自交实验,检测后代性状分离比是否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论值相符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