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胜利
经济上: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退出一战
消灭剥削,实行土地国有
满足了人民当
家作主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 的和平要求
满足了人民 的土地要求
新生苏维埃政权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性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政权。
四、十月革命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2、意义:
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 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
材料: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 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 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他们注 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俄国革命具备哪些主观条件? 阶级基础: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任务? 从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转变为社会主
义革命的任务。 口号?
“不给临时政府 以任何支持”“全
部政权归苏维埃” 方式?
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 回到彼得格勒 和平方式
想一想,俄国十 月革命对中国有什么 影响?
十月革 命一声 炮响, 给我们 送来了 马克思 列宁主 义。
答案提示: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开始转变,后期传播马克思 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 2.五四运动的爆发.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探究:俄国十月革命有何特点?中国革命道路和俄国革命道
二、革命进程
1.夺取政权
⑴二月革命
(1917.3)
革命性质由革命任务决定。
(掌握实权) 工兵代表苏维埃 VS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背景:①继续战争 资阶民主革命 ②人民要求和平、土地、面包 ⑵《四月提纲》 →社义革命 内 任务、口号、方式 (1917.4) 容: (和平)
⑷十月革命
月月月月 革流提革 命血纲命 现抛 倒 指 教训:和平夺 ⑶七月事件 ——结局:两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权已不可能 曙幻 方沙 (1917.7) 光想向皇 结果:取得胜利
(1)对人类历史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 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2)对世界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对俄国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
1613年1月
沙俄
1917年3月
两个政权并存
1917年7月
苏俄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
1922年12月
苏联
1991年12月
1918年,全俄苏维埃通 过第一部宪法,正式定 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 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 称苏俄
1922年,苏俄与乌克 兰、白俄罗斯和外高 加索联邦四个社会主 义共和国共同组成苏 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联盟。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1917.1)
性质:资产 阶级民主革 十七 结局:出现两政权并存的局面 命四 二
目的: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暴力革命
三、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90的内容,分析新政权为什么
能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政治上: 外交上:
a.建立新政权-苏维埃; b.成立新政府---人民委员会,实现人民民主
思考:结合以前的知识,俄国存在哪些矛盾? 农民VS地主阶级、沙皇专制
无产 阶级
VS 沙皇 专制
资产 阶级
VS 沙皇 专制
矛盾
俄国无产阶级VS资产阶级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一战中的俄国士兵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其中包括未成年人 。至1917年3月,大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组织基础: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群众基础: 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经济: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客观 条件 政治: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外部:一战激化俄社会矛盾 阶级基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主观 条件
组织基础: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群众基础:
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材料: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 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 统治威严的象征。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材料: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大10多小时, 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路有何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①从革命的理论看: 在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 ②从革命的道路看 : 走的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从革命的阶段性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④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 不同道路: 俄国 “城市中心论”;中国“农村包围城市”。 原因: 具体国情不同 启示: 符合本国的国情, 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
帝国主义链条上 背景: 最薄弱的环节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的 胜 利
客观 主观 二月革命 夺取政权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十月革命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对俄国
从二月革命到 过程: 十月革命
巩固政权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影响: 理论变为现实
对世界 对人类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家。 ——马克思 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 革命是比较容易的 ——列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场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落后的俄国?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战前,垄断组 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 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 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 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 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 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 ,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