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文化
蒙古人入侵和东北罗斯统一时期: 从1240年拔都征服基辅后,罗斯就沦于蒙古人之下。这 二百多年的异族统治使俄罗斯的物质、精神文化的发展受到 严重摧残。这一阶段留下的文学作品多为记录著名战役的历 史故事,如《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亚历山大•涅夫斯 基行传》、《顿河彼岸之战》等。
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文化
第二讲 18世纪文学
俄罗斯文化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十八世纪的俄国是开放改革的世纪,是民族意识觉醒、民族 最后形成的世纪,是古典主义的世纪,是世俗的文学终于摆脱 教会文学而开始蓬勃发展的世纪。 影响这一社会历史的人物是彼得一世(1672-1725),其最 大的功绩在于:1)争夺出海口(выход к морям),主要是波 罗的海沿岸的出海口,争夺的对手是瑞典。由此,打开了通向 欧洲,通向文明的通道。2)大力提倡西欧文化。(文化是物 质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正面结果是使荒芜落后的俄国受到 世界文明的阳光的普照,俄国文化开始融入世界。负面影响是 盲目崇洋媚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民族性的正常发展。3) 最重要的一点是确立了商人的地位。正是从彼得开始,俄国走
俄罗斯文化
俄国古典主义的代表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Ломоносов)
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苏玛罗科夫(Сумароков)
安基奥赫·德米特里耶维奇·康捷米尔(Кантемир),
加夫里·拉罗曼诺维奇·杰尔查文
冯维辛
拉吉(季)舍夫
俄罗斯文化
安季奥赫•德米特里耶维奇•康捷米尔
(Антиох Дмитриевич Кантемир, 1708-1744) 康捷米尔是俄国第一个讽刺作家他父亲是摩尔多瓦的大贵族, 他三岁时随父亲来到俄国,从此俄国成为他的第二祖国。他 在政治上坚决拥护彼得改革,反对保守倒退。1729年他的第 一篇讽刺诗《告理智或诽谤学术者》 (К уму своему, или на ругающих учение)获得很大成功。他一生共写九篇讽刺诗, 干预时政,引起官方不满。1732年他被任命为驻英大使,后 任驻法大使,实际是政治流放。在巴黎时,他和孟德斯鸠以 及年轻的伏尔泰相交往,并译过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 36岁死于巴黎。
俄罗斯文化
喜剧等主要文学形式 。除颂诗外,戏剧最能体现古典主 义的创作原则,这就是有名的“三一律”(три единства – единство времени(24小时), единство места, единство действия(情节))。主题绝大分为维护国家 统一,拥护中央集权,赞美王权专制。是封建主义(封 建社会)的产物或意识的表现形式。悲剧为高雅的,属 于高级体,喜剧为低俗的,属低级体。 颂诗讴歌和赞美专制国家政权的代表。英雄诗歌颂堂 堂历史英雄的卓越功绩。用高级文体写。 悲剧是宣传美德,培养国家观念,教人建功立业。主 人公是神话中的人物或王公。当幸福同天职冲突时,主 人公要摆脱爱情的折磨,战胜对幸福的憧憬。
俄罗斯文化
《伊戈尔远征记》是一部紧密联系当时实事的政治性艺 术作品。12世纪末,基辅罗斯早已形成封建割据局面,大小 公国林立,基辅大公日益失去统治全罗斯的威信,导致异族 乘虚而入。南部波洛夫人屡屡进犯。1184年,罗斯南部诸王 公在基辅大公的带领下出击波洛夫人取得胜利。次年,诺夫 哥罗德-谢尔维斯基大公由于未参加上次讨伐,立功心切,擅 自去攻打波洛夫人,结果大败,伊戈尔被俘。虽然伊戈尔最 后逃回了俄罗斯,但其失败给罗斯酿成了新的灾难。 《伊戈 尔远征记》就是基于上述伊戈尔的故事写成的。 作者主要是赞美伊戈尔英勇无畏、誓死保卫国土的爱国 精神。《伊戈尔远征记》以其爱国主义热忱和高度的艺术性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俄罗斯文化
如《基辅山洞修道院圣徒传》、《法律与神恩讲话》、《修 道院长丹尼伊尔巡礼记》等。 但在基辅罗斯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俄罗斯编 年序史》与《伊戈尔远征记》。
俄罗斯文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俄罗斯编年序史》的开通部分有浓重的基督教色彩, 叙述大洪水过后诺亚的儿子在大陆上各据一方,由此繁衍 出斯拉夫人、叙利亚人、巴比伦人等语言互不相同的各个 种族。然后着重叙述斯拉夫人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他们 的生活,基辅和基辅罗斯的建立。这一部分想象成分较多, 离史实很远。在最后部分记载了诸侯之间的内讧,他们如 何为争夺基辅大公的位臵自相残杀。 《俄罗斯编年序史》表现了古代俄罗斯人对世界的形成、 民族的命运与信仰等问题的看法,使他们世界观、意识形 态的鲜明体现。从文学成就上看,它包括历史纪实、故事、 传奇、传记等文学形式。是俄罗斯古代和欧洲中世纪文化 宝库中一项独具特色的重要文献。
俄罗斯文化
基辅罗斯时期: 俄罗斯古文字的产生不迟于10世纪初,但文学的产生与 基督教的输入是同时的。从公元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 定基督教(希腊东正教)为国教,基辅罗斯为了宣传与巩固 基督教教义,从拜占庭和保加利亚引入了大批宗教书籍,也 包括一些世俗性著作(历史故事、自然科学等)。当时教会 的修道院还起着普及文化的作用,它们不仅是传播基督教的 中心,负责翻译和编写宗教用书,而且为国家开办书院,进 行教育活动,形成传播文化的中心。基辅罗斯时期宗教文学 盛行,除上述保加利亚人用古斯拉夫文翻译的大量拜占庭书 籍外,还有俄罗斯僧侣直接由希腊文翻译过来的宗教著作。 而且,他们还在拜占庭文学基础上创作了自己的宗教文学。
俄罗斯文化
十八世纪文学分期(ст.29)
1)彼得时期——为18世纪头30年 。是从古代文学向新 文学的过渡时期,也是由教会文学(церковная)向世俗文学 (светская)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费奥方· 普 罗科波维奇(1681-1736),他是一位大主教,拥护彼得改 革,主要创作为宗教作品。如《Cлово на погрении Петра》 (1725г.)(彼得大帝葬礼上的讲话) 2)古典主义时期(形成、巩固、统治)——为18世纪的 30-60年代。
俄罗斯文化
古典主义以唯理论和形而上学为其美学理论基础。这 种理论认为,理智高于一切,只有理性才能理解真理。感 觉是靠不住的,私欲更会使人离开真理。理性的任务是与 私欲作斗争。古典主义者认为,美丑好恶都是绝对的,不 可混淆和得兼。 古典主义者崇尚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将其视为美 的永恒标准。因此,他们要求文学艺术模仿古希腊文艺, 经常把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仙作为叙事诗和悲剧的主人公。 古典主义者认为文学应该积极宣传理智高于感情,专 制国家高于个人。要送在专制国家的代表帝王将相的文治 武功,同时鞭挞那些与理智不相容的私欲,与专制国家利 益不相容的个人感情。 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王权专制是古典主义的物质前 提。 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范本,提倡颂诗、史诗、悲剧、
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古代文学总的特色是:首先,古代文学与民间创作 有紧密联系,和后者一样,古代文学一般是佚名的,偶有例外, 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有地位的著名人物,如沙皇主教等。其次, 古代文学是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因此作品在不同程度上都带 有宗教色彩;可以说,整个古代文学处在摆脱宗教意识的过程 中。第三,古代文学总的说还没有作为文学从一般实用体裁 (历史、布道讲话、书信、传记等)中独立出来,只是在17 世纪下半叶出现了带有虚构的故事,这才为真正的文学创造了 条件。在此之前,即使荒诞不经的事也是当做真事来写的。 古代文学为18世纪文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俄罗斯文化
17世纪下半叶最富有时代生活气息的作品是一些中篇小说, 如《戈列—兹洛恰斯基的故事》、《萨瓦•格鲁德岑的故事》 《弗罗尔•斯科别耶夫的故事》、《 谢米亚卡法庭的故事》 等,它们写出了人们企图挣脱中世纪束缚,追求个人幸福, 也写出民主阶层对统治者不法行为的憎恶,并且敢于起来发 言。讽刺小说也在这一时期开始繁荣,如《 谢米亚卡法庭的 故事》、《棘鲈的故事》等。 17世纪还有一类故事脱离了宗教影响,因此更能代表新时 期的新思想,这类作品主要描写城市生活、人世间的欢乐, 表现对中世纪思想的背叛,《弗罗尔•斯科别耶夫的故事》是 这一类型的代表作。
俄罗斯文化
17世纪上半期由于政治局势的混乱,仅留下少数叙述大贵 族之间的纷争或外敌入侵的故事,如《前辈人记忆中的历史》。 17世纪下半期,由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文学迅速发展,莫斯 科有了最初的学校,如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俄国出现了 第一座宫廷剧院;宗教文学也有了新的特色,如大祭司阿瓦库 姆的《行传》。 17世纪的俄国诗歌是音节体诗,它要求每一行诗有固定的 音节数目(11或13个),在第六或第七音节后有一停顿,并 且每双行押韵。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基辅神父西麦昂•博洛茨 基,他写的诗歌歌颂开明君主,祝贺宫廷喜庆活动,间或涉及 人生哲理与社会政治问题,如《公民》教育人民要奉公守法, 为社会谋福利;《僧侣》一诗揭露神职人员酗酒与道德败坏。
俄罗斯文化
悲剧人物分善恶两类,向善的人物要获得胜利,驱恶 的人物要受到惩罚。悲剧遵守“三一律”:时间一致, 故事在24小时内结束;地点一致,始终不变;故事情节 一致,前后连贯。只用高级文体写成。 喜剧目的为嘲笑社会的罪恶和人们的恶习。人物分正 反面。创作合“三一律”。它的独特要求是:人物的名 字要有含义;结局善恶有报,有说教者登场,被嘲笑者 只能是普通人,用低级文体写成
主要介绍的内容: 俄罗斯11—17世纪的古代文学 俄罗斯18世纪文学
19世纪以来200年间的俄罗斯文学此处不作介绍,普希
金、果戈里、高尔基、托尔斯泰、肖洛霍夫等均不作介绍。
俄罗斯文化
第一讲
俄罗斯古代文学

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古代文学依据历史的发展可以分 为三个阶段: 一、基辅罗斯时期(11至12世纪) 二、蒙古人入侵和东北罗斯统一时期 (13至15世纪) 三、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建立时期(16 至17世纪)
俄罗斯文化
米哈伊尔· 瓦西里耶维奇· 罗蒙诺索夫
(Ма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 1711-17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