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c、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1) “地物”取“轮廓转折点”。
5.35
坚5
5.40



(2)地貌—取“地性线上坡度或方向变化点”。
d、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 中丝读数、竖盘读数L、水平角β 。
e、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 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
8.2、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地物和地貌的测绘是以控制点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测图之前首
先在测区要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每幅图中控制点应具有一定 的密度 , 要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复杂的程度而定 . 当测区内已有 的控制点不能满足测图需要时,可以在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图根 点. 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
测图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每幅图图根点数 20 15 12—13 9—10 每平方公里图根点数 5 15 50 150
大比例尺地形图 测绘
本章内容
8.1、地形图上地物和地貌的表示方法
8.2、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8.3、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常规测绘方法 8.4、地形图的拼接、检查、整饰
8.1、地形图上地物和地貌的表示方法
一、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
目前在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为:《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见课本151页)
B 6.45
800
700
600
500 500
A 4.50
600
700 800 1:1000
900
1000
8.3、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常规测绘方法
1.配置 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 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员2人、 统筹2人。
2.步骤 a.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b.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假山
避雷针

碉堡
窨井

纪念碑 里程桩 旗杆 水塔

烟囱 灯塔

半比例符号
▲对一些呈线状延伸的地物,如铁路、围墙等,其长度能按比 例缩绘,但其宽度不能按比例表示的符号
▲中心线位置按比例,宽度不按比例
大车路 公 小 路 路
底压线
高压线 栏杆
有提岸沟渠 一般沟渠 有沟堑沟渠
一、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
2、野外巡视:在现场将图面与实地全面的核对,检 查地物、地貌有无遗漏;图上等高线所表示的地貌是 否与实际相符;注记是否与实地相符。 3、设站检查:在某些图根点上架仪器对主要地物和地 貌进行重测,如发现个别点有问题,应当场修正。 最后还要按图式要求写上图名、图号、接图表、比 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以及测量单位、日期和 审核人等等,并进行着墨。
等高距愈大,表示地貌愈不详细 等高距愈小,表示地貌愈详细
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d表示。 等高距一定时,平距愈大,等高线愈疏,表示地面坡度愈缓 平距愈小,等高线愈密,表示地面坡度愈陡
若地面坡度均匀,则等高线平距相等。
两点的高差h与其相应水平距离d的比值称为地面坡度。i表示。
i =
h h = D d ×M
B
h i = ta n a = d ×M
(M: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A
α
D
h
h从图 上等高 线读出
3.等高线的分类
⑴ 首曲线—— h
⑵ 计曲线 5h,加粗描绘
⑶ 间曲线 1/2h ,长虚线表示; 可以不闭合 ⑷ 助曲线 1/4h,短虚线,可以不闭合
几种典型地貌
山头和洼地
山头的等高线
洼地的等高线
山脊和山谷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起伏形态,它包括山地、
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在地形测绘中,表示地貌的方 法很多,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用等高线表示。
等高线的原理 1、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h表示。
同一幅地形图采用同一等高距
2
图上起始方向线
D2
B b
a
2
1
D1 1
A
f、展碎部点:在图纸上,按β 、D,定出点1的位置。
g、绘制地形图(地物和等高线)
起始方向线
114 0 0 80 3 0
b
a
1
202.81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8.4、地形图的拼接、检查、整饰 (一)地形图的拼接:当测区面积较大时,必须采用 分幅测图。于是在相邻图幅的连接处,由于测量和绘 图的误差,使地物轮廓线和等高线不会完全吻合。 (二)地形图的检查与整饰:地形图测完后,必须对成 图质量作全面检查。包括图面检查、野外巡视和设站 检查。 1、图面检查:检查图面是否合理,地物线条和登 高线来龙去脉是否清楚,连线有无矛盾,名称注记有 否搞错或遗漏,如发现问题,则要做出记号,经实地 检查后修改。
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三种。如下图所示:

比例符号
轮廓较大,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地形图图式中的规定 符号绘出。
房屋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草地

非比例符号
如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水井等按比例缩小无法在图上 绘出,只能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它的中心位置。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0.2mm。
3.控制点的展绘 例:展绘控制点 A(3, 634.52,4.50); B(913.46,748.63,6.45)。
1、确定格网线的坐标、注记。
2、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格,按比例尺 展出。
3、检查:在图上量取相邻控制点间的 距离。其与理论值之差图上 0.3mm。
1000
900
山脊的等高线
山谷的等高线
鞍部
鞍部的等高线
峭壁和悬崖
石质陡崖
土质陡崖
悬崖的等高线
等高线的特性 ⑴ 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⑵ 闭合性: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⑶ 非交性:除悬崖处外,等高线不能相交。 ⑷ 正交性:山脊和山谷与山谷线和山脊线正 交。
⑸ 密陡稀缓性:同一幅图内,等高线越密表 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地面坡度越 缓。
1.图纸准备
主要有:(1).绘图纸(磅纸) 机械制图用的图纸 (2).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标格网一般已绘制。
2.坐标方格网的绘制 方格网的大小: 40cm50cm或50cm50cm 方格的大小:10cm10cm 常用对角线方法绘制(方法如下)
a
b
o
d
c
格网的检查 要求:格网交点应在一条直 线上,偏离不应大于0.2mm。 每格长度误差也不应超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