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

行业资料:________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8 页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
为了加强我省x射线探伤的辐射安全管理,规范x射线探伤作业,避免恶性辐射事故的发生,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一、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辐射安全要求
(一)探伤室建筑屏蔽设计
探伤室建筑(包括辐射防护墙、门、辐射防护迷道)的防护厚度应充分考虑x射线直射、散射效应。

探伤室的设计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安全措施应具有冗余性、多重性和独立性,其基本要求如下:
1.安全联锁
1)门机联锁
探伤室进出工件大门和人员通道门应与探伤机联锁。

即x射线探伤机的高压控制器与门联锁,关门不到位,高压电源不能启动;高压电源未关闭,门不能被打开。

2)门灯联锁
探伤室内墙、进出工件大门外侧和控制台上应各有工作状态警示灯,并与门联锁。

2.紧急止动装置
在探伤室内墙上应安装多个串联并有明显标识的紧急止动开关,该开关应与控制台上的紧急止动按扭联动。

一旦按下按扭,x射线探伤机高压电源被切断,人员通道门可以从内侧打开。

第 2 页共 8 页
3.钥匙控制
探伤机的电源启动钥匙与人员通道门的钥匙以及控制台上的钥匙应牢固连接。

该串钥匙应与便携式x辐射剂量仪(须具报警功能)连在一起,随操作员进出探伤室。

(三)警告标志
探伤室工作人员入口门外和被探伤物件出入口门外应设置固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箱,控制区边界应设置明显可见的警告标志。

探伤作业时,应有声音警示,灯箱应醒目显示禁止入内。

(四)通风系统
根据探伤室空间大小、x射线机的管电压和管电流、以及探伤作业时间,探伤室内应设置相应排风量的通风系统,使臭氧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并采取相应的辐射屏蔽措施。

二、野外工业x射线探伤作业辐射安全要求
(一)制定野外探伤工作方案
在野外探伤作业前,按项目应制定工作方案,该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探伤工况、时间、地点、控制区范围、监测方案、清场方式等,明确探伤人员、防护人员、运输人员、保卫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工作期间做好相关记录,与方案一同存档备查。

(二)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
野外探伤作业时,应设定控制区和监督区。

控制区边界外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应不大于20Gyh-1,并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辐射警示标识,专人看守。

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有关人员在此活动。

其边界剂量率应不大于2.0Gyh-1。

边界处应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

第 3 页共 8 页
(三)探伤作业公告
在探伤作业现场应张贴公告。

公告中应包括作业性质、时间、地点、控制范围、探伤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辐射事故报警电话等内容。

(四)移动屏蔽小室。

根据需要设置屏蔽小室,屏蔽小室由可拆卸的屏蔽材料构件组成。

其屏蔽能力应根据所操作的x射线的剂量及距离、障碍物、地理条件等确定。

三、x射线探伤的其他辐射安全要求
1、至少有1名以上专职人员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2、每台探伤装置须配备2名以上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经考核合格和持证上岗。

3、必须取得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4.设备维护
每个月对探伤装置的配件、机电设备和监测仪器,特别是安全联锁装置,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更换部件。

5.个人剂量管理
探伤作业时,至少有2名操作人员同时在场,每名操作人员应配备一台个人剂量计。

个人剂量计应并编号定人配戴,定期送交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测量,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6.档案记录
应建立探伤运行、辐射环境监测记录、个人剂量管理及维修记录制度,并存档备查。

7.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第 4 页共 8 页
制定探伤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预案中应包括事故预防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和事故报告程序等内容。

发生或发现辐射事故后,事故单位应根据法规要求,立即向使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YGL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操作规程
一、上班前穿戴好工作服、手套。

开关阀门要轻缓,头部不要正对阀盘。

二、用火枪挑炉渣时,不要捅坏炉墙上的耐火水泥,工作要仔细认真。

三、一旦发生停电,循环泵停止运行,要迅速开启自备电源,若没有自备电源,应迅速打开冷油转换阀门,同时进行湿煤压火或紧急停炉处理。

(此过程应在五分钟内完成)
四、锅炉房应保持清洁,房内不要堆放其他杂物。

注意室内照明,压力表应有良好的照明,使司炉工看得清楚。

五、有机热载体炉司炉工,每小时检查和记录内容:
1、热载体进炉压力、温度,出炉压力、温度;过滤器前后压力;循环泵进口压力与出口压力,循环流量。

2、锅炉本体有无鼓包变形和渗漏;炉膛燃烧情况如何。

3、炉排、出渣机、鼓引风机运转情况,油位、冷却水是否正常;除尘器及排烟温度是否正常。

第 5 页共 8 页
4、膨胀槽液位应正常,膨胀槽内热载体温度应低于70℃,贮油槽内是否有热载体;能否向高位槽补油;注油泵是否正常。

5、管道、阀门有无泄漏。

6、巡回检查路线:电控柜-炉前压力表、液位计-炉排减速机构-热载体炉本体及炉膛燃烧情况-出渣机、空气预热器-鼓风、引风-高位膨胀槽-循环油泵、过滤器-低位贮油槽-电控柜。

7、运行记录内容:热载体进炉温度℃;热载体出炉温度℃;热载体炉进炉油压MPa;热载体炉出炉油压MPa;进、出口压差MPa;循环油泵电流A;鼓风机电流A;引风机电流A;膨胀槽液位A;膨胀槽热载体温度℃;排烟温度℃。

六、注意事项
1、严格按升温曲线进行操作。

2、压差不稳定时,不得投入使用。

3、停炉时,油温应降至100℃以下时,热油循环泵方可停运。

4、高温状态时要确保导热油循环良好。

5、正常工作时,高位槽内导热油保持高液位,贮油槽内导热油处于低液位。

6、应按规定对各机械润滑点注油。

7、出油温度不得超过导热油的允许工作温度。

8、油温升至200℃以上时,应对整个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9、脱水阶段气体量较大时,打开辅助排气阀,关闭放空阀;正常工作时,辅助排气阀关闭,放空阀打开。

10、紧急停炉时,不得用水冲浇炉膛。

11、不符合要求的煤块不得加入煤斗,注意出渣口煤渣结块,以免
第 6 页共 8 页
影响出渣。

12、不同品种导热油一般不得混用。

13、贮油槽的放空接口应引至安全区。

14、升温过程中定期打开膨胀槽底部的排污管,放出冷凝水。

15、启动鼓风机前应先开引风机,停止引风机前应先停止鼓风机。

16、应建立设备运行台账。

17、锅炉房应配备电器、油料消防器材,并经常检查,保持完好。

第 7 页共 8 页
行业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8 页共8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