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英语论文
浅谈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王燕
(无锡市堰桥中学,江苏无锡214174)
摘要: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英语教学应有利于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交际能力;英语教学;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6-0078-01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
一、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美国一位学者在谈及跨文化交际时说:“仅仅掌握一种语言,并不意味着能完全同使用该语言的人进行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 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 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
他在交际中的失误
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 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词语内涵及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异;思维习惯上的不同,导致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传统习惯的不同,导致价值观上的差异;社会礼仪的不同,导致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教师应把这些差异自觉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及时了解这些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尽量避免中西方文化交际冲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呈现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的活动中,语言形式运用的正确、恰当是教与学成功的保障。
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往往使学生很感兴趣,但是如果用一种方式,活泼好动的初中生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其次每个人的认知方式也不同,有些学生喜欢有视觉冲击力的信息,而有些同学则对刺激听觉的信息很敏感。
因而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课堂艺术,增强英语课本身的吸引力。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动画、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和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
如在牛津英语9A unit5 Films中的阅读课“Hollywood’s all-time best –Audrey Hepburn ” 的教学时,Audrey Hepburn对现在的初中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大量的照片和奥黛丽赫本的原声电影,不仅让学生对她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且潜移默化地传递西方文化,增加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内容,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进行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融入文化差异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英语文章的能力
如在牛津英语7Aunit5 Let’s celebrate中教学西方的万圣节和中国的春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布置作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西方节日的信息(如圣诞节,感恩节等),在教学完万圣节之后,可以利用一些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喜爱的其它节日,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对西方节日的了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交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如在教学牛津英语7A Unit 7 Shopping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带一些学习用品、食品、饮料、服饰等,将学生分为顾客和售货员两组,将教室变成一个shopping mall, 在真实的情境中教学及操练,这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精彩的一堂课,通过这样的活动,很自然地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适当、合理、有序地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是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
但交际能力并不是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大量实践的结果。
不论教师在课堂上对社会的文化知识的讲解多么详尽,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反复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并在交际中内化所熟记的社会文化知识、那么我们的文化能力和整个交际能力肯定是滞后的。
因此,在搞好课堂学习的同时,还应多读一些英语报刊、多听一些英语广播、多看一些影视资料来广泛接触和逐步丰富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尽可能多地组织和参加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辩论、英语晚会、专题讲座以及各类单项(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演讲、表演)或综合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力求在多学英语、多用英语的交际
实践中学好英语。
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是无所不知的,虽然现在网络信息量足够强大到让老师“万事通”,但教师的筛选信息的角度也受到年龄、阅历、个人兴趣爱好等限制,或者有遗漏、错误等情况在所难免。
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分享和查阅这些背景知识,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更能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出击,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 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是跨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引起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2]英语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