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心理学 知觉ppt讲解

认知心理学 知觉ppt讲解


(wheel) (heel) (peel) (meal)
实验结果:
听第一个句子的被试倾向于将缺失一个字母(*eel)听
成wheel,听第二个句子的被试则会听成heel,第三个和第四 个句子的被试会分别听成peel和meal。
表明人在知觉一个句子时,可以依据上下文和对整个句 子的理解,而把一个词所缺失的字母(音素)恢复起来。这 种音素恢复现象是已贮存的知识作用的结果。
自上而下加工:
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 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调 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也称概念驱动加工。
知觉过程包含互相联系的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但在不同 的情况下,知觉过程对这两种加工也可由不同的侧重。
自变量: 1、刺激呈现时间 2、上下文的字词的数目 因变量: 靶子词的正确识别率 实验结果: 1、随着呈现时间的增加,无论有无上 下文,靶子词的正确识别率都逐步提 高了。 2、有上下文的靶子词的正确识别率均 高于无上下文的,其中8字上下文的又 高于4字上下文的。 3、随着呈现时间进一步增加,有上下 文的和没有上下文的靶子词的识别率 的差别反而缩小了。
Warren(1970) 扩充的音素恢复实验
实验材料: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ax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sho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or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table.
Miller和Isard(1963)句子知觉实验
自变量: 1、句子类型(正常、异常、非语法句) 2、音噪比 因变量: 句子正确知觉率 实验结果: 1、随着音噪比的增大,句子知觉也得 到改善。 2、正常句子的知觉在所有的音噪比水 平都优于异常句子,而异常句子又优 于非语法句。
Biederman(1972)不同场景下的对象辨别实验
特性 一、选择性——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总是有选择 性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 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以便更清晰的感知一定的事物和 现象。所以,知觉的选择性表现 为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对象二、整体性——知觉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认知心理学认为——
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即在 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把握刺激的意 义。因此,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 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觉 四大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有助 于知觉的整体性,理解还能产生知 觉期待和预测。
特性 四、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 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恒常性主要发生在视觉范围内:如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等。
形状恒常性
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一、假设考验说
这是一种建立在过去经验作用基础上的知觉 理论。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 图式的形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人通过接收信息、 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索信息,再考验假 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 确的解释。
实验证据—— (1)双关图
(2)Warren(1970)音素恢复实验
认知
知觉
perception
13应用心理(1)班 盛嘉琪
2013326670018
目录
1 知觉的一般概念 22 知觉理论和两种加工方式 3 模式识别 4 结构优势效应
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信息:具体的、特殊的 知觉信息:抽象的、一般的
知觉源于感觉,又高于感觉
知觉 普通心理学中的定义——
实验材料:
the state governors met with their respective legi*latures convening in capital city
星形表示该处字母(s)被一个持续120ms的纯音取代。
实验结果:
20名被试中只有一人说他听到该纯音,但不能正确指出它 的位置,而所有其他被试都没有发现s字母缺失。
自变量: 1、正常的场景和杂乱的场景 2、线索在前和线索在后 3、备择物在先和备择物在后
因变量: 靶子正确辨认率
实验结果: 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正常场景中 的靶子的辨认率均高于杂乱的场景。
二、刺激物说
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 的作用。以Gibson为代表,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 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 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 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 形成假设并进行考虑。
在知觉活动中,整体和部分是 互相依存的。人的知觉系统具有 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 整体的能力。知觉的整合作用离 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 对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 体特性。
部分对整体的依赖
特性 三、理解性——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认 识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以过去 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 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 定的意义。
Gibson的结构密度级差实验
上端的结构单元较小而密 度较大,下端的结构单元 较大而密度较小,有明显 的距离感或深度感。
距离就是我们直接知觉到的
知觉 加工方式
自下而上加工:
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 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位,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 刺激的解释。也称数据驱动加工。
依赖于
刺激物

的特性

例:

物体的

颜色知

觉依赖 于光的 波长
加 工

依赖于
上 而
知觉的 主体

例:

人的知
加 工
识和经 验会影 响知觉
的过程
和结果
Eysenck(1984)认为,良好知觉条件下,知觉主要是 自下而上的加工,而随着条件恶化,自上而下加工 逐渐增多;
Tulving, Mandler和Baumal(1964)的字词识别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