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2020-2021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甲金属的质量为3kg 、密度为ρ1,乙金属的质量为4kg 、密度为ρ2,如果把这两种金属合成一合金球(忽略体积变化),则这个合金球的密度为 A .(3ρ1+4ρ2)/7 B .7ρ1ρ2/(3ρ1+4ρ2) C .7ρ1ρ2/(4ρ1+3ρ2) D .(4ρ1+3ρ2)/7【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mVρ=可得,甲、乙金属的体积: 1113kgm V ρρ==甲, 2224kgm V ρρ==乙,则合金球的体积:123kg4kgV V V ρρ=+=+甲乙合,合金球的质量:3kg 4kg 7kg m =+=合,则合金球的密度:12121277kg3kg 4kg 43m V ρρρρρρρ===++合合;故选C 。

2.把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水。

若将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330.810kg /m ⨯)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A .10克B .8克C .9克D .无法确定【答案】B 【解析】 【详解】 ∵ρ=mV∴溢出的水体积: V=m ρ=3331010kg 1.010kg /m-⨯⨯=10×10-6m 3 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里,则V 排=V 金属球=V ,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排=0.8×103kg/m3×10×10-6m3=8×10-3kg=8g故选B。

3.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它们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4∶1 B.2∶1 C.1∶2 D.1∶4【答案】C【解析】【分析】知道两物体的质量相同,和体积之比,利用密度公式mVρ=求解。

【详解】质量相同,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根据mVρ=可得,密度之比为111122mv m vm m vvρρ==⨯=⨯=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故选C。

【点睛】重点是密度公式的应用,类似这样题中给的条件为数据的比,只要将比的前、后项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4.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A.乙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小C.乙下沉,乙的密度大于水D.将甲、乙两物体绑在一起放入水中,将会下沉【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密度333a a 3a 3g =1.5g/cm =1.510kg/m 2cm m V ρ==⨯ 乙物体的密度333b b 3b 1.5g =0.5g/cm =0.510kg/m 3cm m V ρ==⨯ 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由于a b ρρρ水>>,则甲、乙两实心物体在水中稳定后甲下沉,乙漂浮;所以V V 排甲排乙>,根据F gV ρ=浮水排可知:F F 浮甲浮乙>;故A 符合题意,B 、C 不符合题意;当将体积相等的甲、乙捆在一起后,设每一个的体积为V ,则两物体的重力331a b 210kg/m G gV gV gV ρρ=+=⨯⨯两物体所受浮力3312210kg/m F g V gV ρ=⨯=⨯⨯水则11G F =,故将甲、乙两物体绑在一起放入水中,将会悬浮,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5.用密度为2.7×103kg/m 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 、0.2m 和0.3m ,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 、21.6kg 和54kg ,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A .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 .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 .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 .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甲的体积是V 甲 =0.1m×0.1m×0.1m=0.001m 3所以甲的密度是ρ甲 =m V 甲甲=33kg 0.001m=3×103 kg/m 3 乙的体积是V 乙 =0.2m×0.2m×0.2m=0.008m 3乙的密度ρ乙 =mV乙乙=321.6kg0.008m=2.7×103 kg/m3丙的体积是V丙 =0.3m×0.3m×0.3m=0.027m3丙的密度ρ丙 =mV丙丙=354kg0.027m=2×103 kg/m3由以上计算知道由于ρ乙 =ρ铝,所以乙是合格品;由于ρ丙<ρ铝,所以丙是废品;由于ρ甲>ρ铝,所以甲是次品,故选C。

6.如图,小明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秤他的文具盒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内加了几个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左;当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要测出文具盒的质量,他应该A.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B.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当再加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所以应该取下最小的砝码,然后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故B正确,D错误;天平测质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平衡螺母是使用前调节平衡的,故AC错误;故选B.7.下列客观估计符合生活实际的一项是()A.人的正常体温大约 39℃B.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 5kgC.教室的课桌的高度约 8dm D.一瓶矿泉水瓶的容积约 500L【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B不符合题意;C.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1.6m,教室的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 0.8m=8dm,故C 符合题意;D .一瓶矿泉水瓶的容积约500mL ,故D 不符合题意。

8.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知ρ硫酸>ρ水>ρ酒精),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 、B 、C 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 .A 中装的是酒精B .A 中装的是硫酸C .B 中装的是酒精D .C 中装的是水【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公式V=,酒精、硫酸、水的质量相等;ρ酒精<ρ水<ρ硫酸,所以V 酒精>V 水>V 硫酸;C 装的是硫酸,B 装的是水,A 装的是酒精.故选A .9.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雪的密度大于331.010kg/m ⨯ B .八年级学生的平均质量约为55kgC .按照交通部门规定,德州市外环快速路的最高限速为120m/sD .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nm 【答案】B 【解析】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详解】A .水的密度是1.0×l03kg/m 3,冰的密度是0.9×l03kg/m 3,雪是固态的水,密度小于水,故A 不符合实际;B .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 左右,初二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平均质量在55kg ,故B 符合实际;C .正常情况下,城市内环的设计速度不会超过1120km/h 120m/s 33m/s 3.6=⨯≈ 故C 不符合实际;D.一般纸张的厚度约在75μm,合75000nm,试题纸的厚度比2nm大得多,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睛】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0.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8∶1 B.4∶3 C.1∶2 D.4∶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像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两正方体A、B的质量相同,根据得出A、B的体积之比,从而得出边长之比;知道A、B的密度关系、边长的大小关系,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据此求压强大小关系。

【详解】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3时,质量为8g,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3;当乙的体积为4cm3时,质量为4g,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3,则有根据可得,质量相等的甲、乙的体积比则甲、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根据柱体压强公式可知,两正方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故选D 。

11.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 m 。

瓶底的面积为 S ,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 L ,然后倒出小半瓶液体(正立时近弯处), 如图所示,测出液面高度1L ,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2L 。

则液体的密度为( )A .()21-mS L LB .()12+mS L LC .()12+-L m S L LD .()12+-mS L L L【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V Sh =可得,瓶中剩余液体的体积1V Sh SL ==液液瓶中未装液体的体积为()2V Sh S L L ==-空空则瓶的容积为()()1212V V V SL S L L S L L L =+=+-=+-液空根据mVρ=可得液体的密度 ()12m m V S L L L ρ==+-液 故选D 。

12.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A.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B.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C.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如果两种液体混合,那么求混合液体的密度,我们应该用混合液体的质量除以混合液体的体积去进行计算;但是题目中告诉的是“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比较抽象,通过建构模型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本题采用对比模型法。

【详解】模型1即为甲杯:由于ρ1<ρ2,两种液体的质量且各占一半.可得密度ρ1的液体体积大于密度ρ2的液体,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用灰标记,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标记.模型2即为乙杯:两种液体体积相等,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用灰标记,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标记.对照组体现体积相等时之间的分界线.对模型1密度ρ1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2中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相同,即是容器体积的一半(如图所示).对模型2中密度ρ2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1中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相同(如图所示),经过处理便可以直接从对比处(体积相同,ρ1<ρ2)比较甲、乙两杯内液体质量的大小了,答案很明显是对比处是蓝色的乙杯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