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井操作及防护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电梯井操作及防护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电梯井操作及防护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电梯井内脚手架方案选择 (1)1、搭设要求 (1)2、附图 (2)3、复合计算书 (5)4、立杆底的支承型钢梁计算 (12)四、脚手架搭设技术与工艺 (13)五、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15)六、脚手架拆除 (15)七、安全管理 (16)八、应急救援预案 (16)1、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7)2、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9)3、坍塌倒塌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21)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5-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 DBJ01-83-200310、施工组织设计11、本工程施工图纸二、工程概况广西安全生产技术中心综合楼工程工程位于南宁市兴宁区长罡路3里43号,建筑面积20482.27m2,地下二层,负2层高为4.00米,负1层高为6.22米;地上19层,1~3层层高为4.2米;4~19层为标准层,层高为3.9米,建筑总高度76m。

工程建筑基本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总共有4个电梯井均分布在主楼的11~12轴交E轴~H轴、15~16轴交E轴~H 轴,电梯井均在地下负二层底板-11.82m处开始起步,高度为87.7m,电梯井截面净尺寸为2200mm×2200mm。

需在电梯井内搭设操作脚手架,以满足电梯井内钢筋、模板、砌筑工程的作业及电梯井内垂直安全防护,三、电梯井内脚手架方案选择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电梯井内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为87.7m,负2~2层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架体搭设高度为19.1m,4~19层采用16号工字钢作为底座,分段进行搭设,搭设高度不超过20米。

其搭设基本要求如下:1、搭设要求1)、本工程四部电梯,电梯井净截面:2200mm×2200mm。

电梯井施工操作架底部选用不小于16号的工字钢作为底座,工字钢不得少于两根,工字钢两端均应固定于结构上,固定端长度不少于300mm;工字钢上表面应加焊钢筋以固定立杆,工字钢下表面焊接限位钢筋头以固定工字钢。

2)、电梯井道的脚手架底部采用2根16#工字钢作为底座并用钢管、扣件搭设,然后在工字钢上搭设脚手架。

立杆与横杆均用扣件连接,扣件紧固力矩应达到45~55N.m。

从地下室开始搭设,以后每一层进行一次搭设,上层板浇筑完成达到强度以后进行第二次搭设。

3)、施工时将工字钢直接用Ф18圆钢倒“U”形卡固定在楼面上,两边伸出电梯井内墙面的距离为200mm,东西方向放置。

型钢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材料。

型钢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严禁使用有裂缝、变形的型钢。

型钢使用前应进行防锈处理。

4)、电梯井施工操作架采用Φ48 ×3.5mm 普通钢管,横杆步距不大于 1800mm;横向水平杆悬挑长度不宜大于 500mm ;5)、架体每层楼面高度在楼面上设置两根钢管伸出井道于预埋钢管连接,作为井道脚手架的连墙件。

6)、电梯井道内的设施,必须由脚手架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7)、电梯井施工操作架随结构施工搭设,底层、施工层及每隔两层均宜采用模板木枋硬质封闭;2、附图电梯井操作及安全防护架立面图3、复合计算书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9.5m,立杆的纵距 b=1.50m,立杆的横距 l=0.80m,立杆的步距 h=1.80m。

脚手板自重 1.50kN/m2,栏杆自重0.15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载0.00kN/m2,施工活荷载2.50kN/m2。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基本计算参数[同上]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截面惯性矩 I = 10.78cm4;纵向钢管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线荷载(kN/m):q1 =0.000+1.500×0.300=0.450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q21 = 0.000×0.300=0.000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q22 = 2.500×0.300=0.750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0.750+0.000=0.750kN/m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 q1 = 1.20×0.450=0.540kN/m活荷载 q2 = 1.40×0.750+1.40×0.000=1.050kN/m最大弯矩 M max =(0.10×0.540+0.117×1.050)×1.5002=0.398kN.m 最大支座力 N = (1.1×0.540+1.2×1.05)×1.50=2.781kN 抗弯计算强度 f=0.398×106/4491.0=88.60N/mm 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 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 q1 = 0.450kN/m活荷载 q2 = 0.750+0.000=0.75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0.677×0.450+0.990×0.750)×1500.04/(100×2.06×105×107780.0)=2.388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 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78kN800 8002.78kN2.78kN2.78kN2.78kN2.78kN2.78kNAB支撑钢管计算简图0.753支撑钢管弯矩图(kN.m)5.115.11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0.74kN 0.74kN 0.74kN 0.74kN 0.74kN 0.74kN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0.004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max=0.753kN.m最大变形 v max=0.264mm最大支座力 Q max=9.182kN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753×106/4491.0=167.63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 ≤ R c其中 R 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单扣件取8.00kN,双扣件取12.0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18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故采用双扣件,满足抗滑承载力要求!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 G1 = 0.133×19.500=2.585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满堂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栏杆的自重(kN):N G2 = 0.150×0.800=0.120kN(3)脚手板自重(kN):N G3 = 1.500×1.500×0.800=1.800kN(4)堆放荷载(kN):N G4 = 0.000×1.500×0.800=0.00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 G = N G1+N G2+N G3+N G4 = 4.50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 Q = 2.500×1.500×0.800=3.000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0N G + 1.40N Q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9.61kN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σ——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l0——计算长度 (m);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l0 = kuh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3.4取值为1.155;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u = 2.176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20m;h ——脚手架步距;h = 1.80m;计算结果:l0=4.524m λ=4524/16.0=283.630允许长细比λ=245.567 <250 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φ=0.091σ=9607/(0.091×424)=249.057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 > [f],不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