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地区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台湾地区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2013年台湾地区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编辑:九江一中周明学时间:2013年7月12日晚说明:(1)2013、7、3—11日在东北出差,故编辑时间晚于去年;(2)涂红者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一时期中,商人可以通过竞标,取得征税的权力,并用各种日常用品到各社换取鹿肉,制成鹿脯上缴,作为部分税收。

此征税方式为:A.荷治时期的购社制度B.郑氏时期的五商制度C.清领时期的土官制度D.日治时期的保甲制度2.某人说:本岛人诸君,要自己省察,你们对帝国尽忠只有二十余年,“内地”人已有两千余年,所以不应奢望权利与待遇与“内地”人相同。

说这段话的人应是:A.郑氏官员对在台汉人所说的话B.施琅入台对明郑遗民所说的话C.日本殖民官员对台民所说的话D.战后陈仪政府对台人所说的话3.一个工业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战火破坏,战后经济困苦。

藉着韩战爆发的时机,迅速复兴其工业,到1970年代称为经济大国。

1990年后,该国经济发展则陷入停滞,但其科技研发仍居领先,这个国家和地区是:A.德国B.苏联C.日本D.台湾4.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

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源。

从《春秋》、《史记》以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如何?A.考据、求真B.求真、鉴戒C.鉴戒、陶冶D.陶冶、考据5.一个宗教团体出版信仰手册,要求信徒崇拜圣人遗骨、向遗骨祈祷、到罗马朝圣、肯定罗马教宗的赦罪权、主张教义遵循罗马教廷的解释。

这个团体最可能是:A.加尔文教派B.英国国教派C.长老会D.耶稣会6.某一时期中,学者强调分析与研究,在探讨不同因素对制度发展的影响时,还努力找出这些影响背后的规律和因果关系。

这最可能是那个时期学者思考的方向?A.中古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7.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士人和小吏要在仕途上求发展,多以孝廉为阶梯。

学者指出,此时孝廉以家资丰厚,累世仕宦,研读经书,晓习律令,且通过地方吏职历练的,占大多数;来自贫寒之家,但才德兼备的,则很少,这一时期最可能是:A.东汉B.东晋C.北周D.北宋8.某位史家说:“十字军对欧洲文明影响是否很大,是有争论的。

毫无疑问,十字军有助于意大利港口城市的显著增长,尤其是热那亚、比萨和威尼斯。

然而重要的是,十二世纪财富和人口的增加先使得十字军运动成为可能。

十字军也许促进商业复兴,但确实并未引发商业的复苏。

”这位史家要说明的最可能是:A.有关十字军运动对于东方世界的影响B.十字军运动对于欧洲文明并没有影响C.意大利商业复兴是十字军运动的结果D.商业和人口复兴是十字军运动的背景9.某国政府重视贵重金属,除立法禁止输出金、银外,还规定外国商人前来贸易时,须以金、银支付货款。

为振兴经济,又取消国内贸易障碍,已建立单一市场,并补贴本国商品奖励出口,同时还限制殖民地仅能与母国贸易。

某国是指:A.十五世纪的荷兰B.十七世纪的法国C.十九世纪的日本D.二十世纪的英国10.一位台湾历史人物经历两个不同时期,他虽未曾担任过官职,掌握过实权,却是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动见观瞻的社会领袖,他用温和的方式来抵抗日本殖民政府与国民党的统治。

他是:A.辜显荣B.林献堂C.蒋渭水D.谢雪红11.某一皇帝下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七姓十家,不得“自为婚”(相互联姻),又禁止“卖婚”(与非世族的富人联姻,以获取丰厚的聘金和嫁妆)。

但七姓十家自封为“禁婚家”,私下仍相互聘娶,只是不敢公开举行婚礼而已。

此一记载反映的时代和现象可能是:A.秦汉时期,世族势力仍然顽固B.魏晋时期,世族势力已经衰落C.唐代世族在社会上仍有其地位D.宋代世族受到打压,渐趋崩解12.《元史·泰不华传》记载:“泰不华字兼善,伯牙台氏,父塔不台,历仕台州录事判官,遂居于台。

家贫好读书,年十七,江浙乡试第一,明年至治元年,进士及第。

至正元年,泰不华除(担任)绍兴路总管,行乡饮酒礼,教民兴让,越俗大化。

”下列论述或述著,何者最有可能引以上文字作为证据?A.《元初州县多世袭》B.《元西域人华化考》C.《色目人随便居住》D.《元典章校补》13.在一场内战中,全国分为两个阵营,战后,战胜阵营主张:各邦人民不仅是邦的公民,也是联邦公民;邦政府未经法律程序,不得剥夺该帮人民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但“法律程序”须由联邦政府制订。

这场内战是:A.英国光荣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南北战争D.俄国大革命14.一位十九世纪初期的政治人物表示:人民以为谈一谈社会契约,革命就完成了!事实上,对于所有国家而言,最重要的绝对不是改变,而是保持体制的稳定,以及不中断的执行既有法律,因此应该让现存的政府继续执政。

此人的政治观点最可能属于:A.保守主义B.民族主义C.自由主义D.社会主义15.中国古代的某一宗教,其经典不少是学习、模仿,甚至借用其他宗教经典的内容而成。

《玉清经本地品》就是一例,如:品中述及元始天尊的十戒,第一戒,不得违弃父母师长,反逆不孝;第二戒,戒杀生。

这个例子的情形,应作怎样的解读?A.道教取佛教经典为本,增添儒家观念B.佛教取道教经典为本,增添儒家观念C.道教取儒家经典为本,增添佛教观念D.佛教取儒家经典为本,增添道教观念16.某一时期,台湾当局公布:纠众集伙而以暴行或胁迫手段达成目的者,皆属“匪徒”,依下列情节分别论处。

一、为首及交唆者处以死刑;二、参与策划者或担任指挥者处以死刑;三、附从者处有期徒刑或重劳役。

这个法令的目的是:A.清领初期,为了防止漳泉械斗B.清领中期,为了避免原汉冲突C.日治初期,为了镇压武装抗日D.日治后期,为阻止原住民起事17.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三代之前,海内诸侯,何啻万国,有民人、社稷者,通谓之(甲)。

合万国而君之,立法度,班号令,而天下莫敢违者而谓之(乙)。

王德既衰,强大之国能帅诸侯以尊天子者,则谓之(丙)。

”甲、乙、丙各应填入何字?A.霸、王、君B.王、霸、君C.君、王、霸D.君、霸、王18.清朝末年,中国开始与西方工业文明接触,如李鸿章已深感“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罐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之用。

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之劳费。

”于是主张“设机器局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以便“为内地开拓生计。

”但当时朝野人士,鉴于时局的严峻,亦赞成利用机器,但多主张以制造何者为先?A.轮船、铁路B.铁路、织机C.织机、枪械D.枪械、轮船19.图一是历史上某一战争路线图的一部分。

图中,黑色线条表示战争进行的路线,箭头指示战争进行的方向。

根据图中资讯判断,这应是那次战争的一部分?A.亚历山大东征B.阿拉伯帝国的扩张C.十字军东征D.蒙古人西征20.东晋的孙盛讨论《三国志》与《世语》有关袁绍出兵人数的差异。

《三国志》写到:“袁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曹操根据地)许”。

《世语》则记载:“袁绍仅有步卒五万,骑八千。

”孙盛指出:“根据曹操曾对崔琰说,冀州户籍曾有人口三十万,再加上幽、并、青等州,更是不少。

袁绍用兵,必然大举出动,所以他出兵十万攻打曹操应属可信。

”上述孙盛所说的内容,在历史学中称为:A.叙事B.考证C.褒贬D.史论21.越战期间,美国派军支援南越政府,美国汲取韩战的教训,不允许其地面部队越过北纬十七度线,以避免刺激某国,让战争扩大。

此处某国或地区是指:A.大陆B.印度C.菲律宾D.北朝鲜22.总督府视鸦片吸食是一种疾病,吸食者是身心不健全的中毒者。

因此,在制定鸦片政策时,规定只提供鸦片给经医师认可的中毒者,避免其苦痛或猝死。

如此不但可以减少民众对新政策的抗拒,也将鸦片吸食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期自然消减,同时也可以经由鸦片贩卖增加总督府的收入。

从以上文字来看,总督府鸦片政策所采取的手段为:A.放任与自由买卖B.治疗与自由买卖C.渐禁与专卖制度D.严禁与专卖制度23.某位学者比较人类四大古文明时,提及其中两个文明:这两个文明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长地自行发展出来的,也都有自然天险屏障或地理上的偏安,让他们自成一个世界,为统一政权的出现提供有利养分。

学者所指称的两大文明最可能是:A.印度、埃及古文明B.两河、中国古文明C.埃及、中国古文明D.印度、两河古文明24.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物,主张改良,反对革命,对当时许多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鼓舞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阶级斗争与唯物史观的做法,并不赞成,认为变革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反对急进。

他最可能是:A.李大钊B.陈独秀C.胡适D.鲁迅25.图二是十六世纪初东南亚某一国家都城的格局图。

从图中内容判断,这最可能是下列哪座都城?A.吕宋的马尼拉B.暹罗的阿瑜陀耶C.缅甸的蒲甘D.越南的升龙26.太平军起事期间,西方各国希望维持中立,英国驻华公使文翰于1853年4月抵达“天京”,东王杨秀清与其有书函往来。

江苏巡抚得讯后,为此深感紧张,也特别行文照会英、美两国领事。

以下是当时三方来往的书信资料:甲:希念两国通商和好已久,今商民被扰,贸易不通,希速发火轮来江剿击。

乙:尔远人顾为藩属,天下欢乐。

既忠心归顺,是以降旨尔头人及众兄弟,可随意来天京。

丙:来书言语无状,不能理会,中国即准吾通商,则无论何人,有损我商务,我国准以兵戈从事。

三段资料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27.“吠陀经”和“奥义书”都是古代印度婆罗门信仰的重要经典。

“吠陀经”是婆罗门信仰的基础,“奥义书”则是针对婆罗门信仰流弊而起的反省与改进。

从“吠陀经”到“奥义书”,印度婆罗门信仰有何变化?A.从一神信仰到多神崇拜B.从牺牲献祭到哲学思辨C.从消极出世到积极人生D.从有神主义到无神主义28.1950年代末期,台湾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政府为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侨投资,以拓展输出,增加外汇收入,特别制定一项“有利政策”,克服了制度困难,终于在1966年设立高雄加工出口区。

这项“有利政策”是指:A.奖励投资条例B.币制改革方案C.促进产业升级条例D.十大建设29.某位史家比较近代史上两种政治经济制度,指出:“‘乙主义’可算是因著‘甲主义’而产生的一种变态。

‘甲主义’提倡各种经济因素公平而自由的交换,是以个人的私利观作主宰。

‘乙主义’则从专制体制出发,以政治力量强迫将民间经济组成集团,干预所有权与雇佣的关系。

”在上文中,“甲主义”、“乙主义”分别是指:A.封建主义、资本主义B.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C.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D.共产主义、新保守主义30.某位史家称伊斯兰世界为“居于中间的文明”,因其地理疆界处各文明之间,并兼纳许多文明的因素,如接受印度的阿拉伯数字、中国的造纸术。

然而,伊斯兰社会却是迟至十八世纪才逐渐接受印刷术,且早期印制的都是辞典、数学类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