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一)
一、名词解释
适应组合;生态位;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法则(公式);阿仑定律和贝格曼定律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
2.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主要的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动物的活动与静止;动物的迁徙;光和换羽、换毛;昆虫滞育
3. 常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主要区别
第三章有机体与环境(二)
一、名词解释
霍普金斯生物气候定律
二、简答题
1. 动物对光照会产生那些适应?
答:光对动物生活的重要作用是:它是生物的昼夜周期性、季节周期性节律的外界“触发器”(trigger)。
生命活动的昼夜节律(如动物的活动与静止的交替)、季节性节律(如繁殖、换毛、迁徙)都与光照周期(photoperiod)有直接的联系。
2.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主要的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动物的活动与静止;动物的迁徙;光和换羽、换毛;昆虫滞育
3. 简述火的生态作用
4.长日照动物和短日照动物繁殖活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5. 为什么动物选择光这个信号作为繁殖的启动信号?
6. 简述动物对高山环境的特殊适应特征
7.对于水生生物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什么?
第四章种群数量动态
一、名词解释
种群;物种;种群动态;内禀增长力;种群分布型;
二、简答题
1. 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种群生态学和种群生物学的区别
3. 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举例)
4. 什么是标志重捕法,以该种方法调查动物数量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局限性:本地生物随机或者节律性的迁出迁入;被标记个体的死亡、标记遗失等。
)
5. 与个体相比,动物种群具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
6. 动物种群年龄锥体的三个类型及其含义
7. Deevey种群存活曲线的三个类型及其含义;一般鱼类鸟类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哪个类型?
8. 动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有几个类型?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的方法;海鸥和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属于哪个类型?
9 .什么是集合种群,集合种群与通常所说的种群有何区别?
答:集合种群所描述的是斑块生境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
通常所说的种群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集合种群是种群的概念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也就是说多个局域种群集合而组成的系统,因此有人将集合种群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10.什么是生命表?生命表的类型及其含义
第五章种群增长
一、名词解释
生态入侵;
二、简答或论述题
1. 按要求写出下列模型并说明参数的生物学含义
不考虑年龄结构的动物单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1)增长率不变的离散增长模型
(2)增长率随种群大小而变化的离散增长模型
不考虑年龄结构的动物单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1)增长率不变的连续增长模型
(2)增长率随种群大小而变化的连续增长模型,即:logistic模型
2. 写出逻辑斯谛方程,并指出各参数及修正项的生物学含义和分析。
3.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答: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
(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K);
(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逐渐的、按比例的变化。
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1)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
(1)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
(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3.有关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学派,各个学派所强调的种群调节机制是什么?
答:(1)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强调外因,认为种群数量变动主要是外部因素的作用,该理论又分为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和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
a.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认为生物种群主要是受对种群增长有利的气候的短暂所限制,因此,种群从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增殖到环境容纳量所允许的数量水平,不会产生食物竞争;
b.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强调食物因素对种群调节的作用,种群的调节取决于食物的量也取决于食物的质。
(2)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的研究者将研究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强调: a.种内成员的异质性,特别是各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行为、生理和遗传特性上的反映;b.他们认为种群自身的密度变化影响本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生长、成熟、迁移等种群参数;
c.种群调节是各物质所具有的适应性特征,能带来进化上的利益。
自动调节理论又分为行为调节学说、内分泌调节学说、遗传调节学说。
a.社群行为是一种调节种群密度的机制,限制了种群增长,随着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调节其调节作用的强弱;b.种群增长由于某些生理反馈机制而得到停止或抑制,使得社群压力下降,这就是种群内分泌调节的主要机制;c.当种群密度增加,死亡率降低时,自然选择压力较松弛,结果种内变异性增加,许多遗传性较差个体存活下来,当条件回归正常时,这些低质个体因自然选择压力加大而被淘汰,便降低了种内变异性,这就是遗传调节的主要机制。
第六章种群遗传与进化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基因库;遗传漂变;哈文定律;适合度;地理变异;协同进化
二、填空,简答或论述题
1. 自然选择只能出现在具有()和(),()个体之间。
2.测定遗传漂变强度的指标是什么?进化的动力是什么?
4.论述地理物种形成的步骤和方式(或地理物种形成学说)5.决定自然选择的生态压力包括哪些因素?
6. r-选择属于()自然选择而K-选择属于()自然选择7.r-对策者与K-对策者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