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的是一件考研耐力和意志力的事情,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虽关于择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建议一定要趁早,因为即使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考试科目也未必完全一致。
如果同学们一时之间不知道选择那所学校,千万不要把过度的精力浪费在这上面,因为,备考复习工作是一天都不能丢的,所以在未定学校之前千万要保持学习进度。
因为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大家可以筛选一些目标院校,有了一个大致方向,现阶段自己的不会过于慌乱,不会整天胡思乱想。
介于考研方面有太多的问题要讲,所以这篇文章便是我的种种干货和经验的整理,篇幅会比较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后会有所帮助,结尾处附赠我的学习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和(432)统计学。
参考书目为:1.《统计学》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第三版。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程依明(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应用回归分析》何晓群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数理统计基础》陆璇,清华大学出版社。
5.《概率论》李贤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介绍一下英语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
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
(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
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
背单词要一直从3-4月份持续到考研前几天,第一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挺好用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
因为真题就是最贴近实战的练习题了,还记得近十年的真题我是刷了大概有四五遍。
不过,我建议从05年的开始抠真题,需要一个单词都不放过,因为考研英语的试卷有80%的单词,去年的卷子重复过。
抠真题需要每句都看懂,每个单词都会。
尽量在暑假前结束抠题的过程这决定你英语能否考70+,最迟到暑假结束(尽量别这么干,这会拖其他科目的节奏),因为需要大量时间,前期抠真题,一套得一整天。
这是为了不让看不懂卡你的阅读,但阅读拿分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做对。
在抠完第一遍后,必看木糖的课和木糖的课或者方法。
今年的找不到就去找去年的。
里面有超级多做题的逻辑,教你提高正确率。
然后再做真题,用木糖英语教的方法。
最迟10月份搞定。
若你这个时候已经完成这些项目就完全可以三刷了,重点看你为什么会做错,同时要严格用考试要求对待自己。
新题型:还是木糖的课,只要阅读好,新题型一般没问题,主要还是,做题方法和套路,找好逻辑关系。
翻译:这个我真没看过,因为我觉得阅读好了,翻译应该没问题,但英语翻译本身平均分就很低,我翻译硬生生做了半小时,也感觉翻的跟屎一样。
随缘考试做题顺序:大小作文,阅读,新题型,完形,翻译。
最后两项可以颠倒。
她俩的平均分都很低,但去年完形太简单了,我后悔没先做完形再做翻译。
练习翻译的话我就用考试真题,大概十年的真题我都练了一遍。
我是每天保证一篇汉译英、一篇英译汉,然后对答案,大概需要三个小时。
其实对完答案应该把自己那些翻得不好的地方都记到笔记本上,方便以后复习的时候用,我比较懒对完答案就不管了,这样是不对的。
练习翻译一定要有耐心,每天都坚持练,几个月下来一定会有进步的。
作文:说实话,不建议其他资料,你背整本书,到时候什么也写不出来,你需要精简出三篇模板,分别对应不同的话题,并用这三个模板套每年的真题,模板需要自己更改出不太像模板的东西,例子一定要找万能例子,适合每个话题的例子。
我的模板基本只需要改个话题的词,也就是说我写一篇作文有180个字都通用。
比如公德和诚信或者坚持和努力,我只需要替换这两个单词。
作文10月份搞定就挺好,最好不要留在12月份快考的时候,虽然我就是这么干的。
作文的模板,可以看看木糖英语有没有什么班,报一下。
但一定要改,因为最后抱佛脚的太多了。
此外,作文这一块大家自己在考前一定要动笔写一下,如果你平时完全不练习上考场很难行云流水写出一篇作文,会比较耽误宝贵的答题时间。
至于书上给的一些写作模版,我个人是不建议大家完全照搬照抄的,当然你模仿书上的个别句子问题不大,整段抄袭在考试的时候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我觉得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是借鉴书上的模版创作自己的专属作文模版。
(432)统计学专业课复习我觉得专业课最重要的就是做真题,真题做得越多越好,做得多了就会遇到很多一模一样的题目,考试时有一样的题目也很正常的,比如概率是指设E是随机试验,S是它的样本空间,对于E的每一事件A赋予一个实数,记为P(A)称为事件的概率,这个考点在往年有考到。
有些人采取背书的做法我不赞成,后面的大题其实很多都是预测卷里面出现的,你只用到时候背预测卷的大题就好了。
我就是买很多预测卷,把每个预测卷的大题全部综合起来,出现频率高和自己认为会考的就背了,其余的就不背了,像有些随机变量,它全部可能取到的值是有限个或可列无限多个,这种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这个就比较基础,出现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因为我本科阶段主要读的就是这个内容,所以专业课基础相比其他考生会强一些,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大家。
专业课我觉得研教新版的模拟题还不错,还有模拟卷是一定要买的,真的很准,基本年年有原题,如下图:这是研教新版的专业课模拟题解析,是一本比较不错的专业课知识点解析,里面涵盖了一些重要关键点的记忆法和主线学习法,对于宏观把握专业课的复习思路,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可以说是浓缩的精华,容纳了专业课的重要考点,直击真题预测,建议大家可以背一背。
专业课我复习的不好,一定要好好看课本,一定要多积累,如果想取得好成绩,要多练习,像某件事由两种方法来完成,第一种方法可由m种方法完成,第二种方法可由n种方法来完成,则这件事可由m+n 种方法来完成。
乘法原理(两个步骤分别不能完成这件事):m×n 某件事由两个步骤来完成,第一个步骤可由m种方法完成,第二个步骤可由n种方法来完成,则这件事可由m×n 种方法来完成,这种理解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如果有不懂得地方,可以让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帮忙查阅。
题型每年都变,就是背知识点,我背了三遍,只要掌握知识带你,答题还是不难的。
关键点的基础要打好,按照前面那样复习,好好研究真题,每年都会有重复的题目。
我从5月份开始复习,其实还可以再晚一些,先过2遍真题,看了一些老师的视频,然后等大纲出来买了参考书开始看,大纲和参考书看了两三遍,背了知识点但是没好好背,最后考前背了课本。
我一个好朋友是认真背了参考书,最后考的还不错,但是她考的学校算总分,所以要尽量考的高。
讲到真题,其实真题对公共课同样很重要,《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通过对真题阅读和完型中的长难句的重点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中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句式结构与命题之间的关系。
从而更彻底地理解文章意思。
李凡《政治新时器》会将真题的题目的出题思路分类解析,了解出题思路能帮助我们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因此,了解出题思路对于做对题来说,成为关键。
其实考研不管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思路,总结规律。
下面再继续讲专业课。
当时复习专业课的大致时间规划是:5月-6月过完第一遍、基础的东西第一遍打底、大题每天练一篇、理论每天看一章。
但后来这些初期任务其实并没有如期完成,到7月底才草草看完第一遍,基础知识到了9月10月还在看书,当时心里也是慌的不行,11月开始觉得每天天都是灰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一个宏观时间安排,然后有一个细化到每天每时段的安排,时间安排随时、及时调整。
我当时和同学互相订立计划表,每周订完表之后都相互提出意见,可以参照下,但记住计划一定要合理,任务一定要严厉执行,这是我前期的教训。
当时备考专业课的时候一直秉承的理念是拼命考高,但其实也费了不少劲。
我的专业课开始看的书是专业课考试大纲解析,后来觉得其他复习资料讲的很透彻,而且还跟参考书方便对照,就也买来同时看。
当时是每晚看专业课,大概分配到的时间每天也就两个钟头。
后来为了加强巩固,几个同学在网上找了专业课视频,转码成音频每天吃饭、走路、睡觉前听,这样听下来挺快,也帮助理解。
做题除了大题,还在手机上下载了题库,后期做了真题。
当时为了抓清脉络,买了一本挺好的书,不过因为时间关系,没怎么用得上。
我看参考书的时候觉得专业课太有意思了,比专业课书本里讲得透彻清楚客观的多,看不过后来分数一贯继承了自己专业课从来就没好过的传统。
我的时间表没有那么严格。
准确来讲我是从七月开始学习的。
七八九三个月的强度没有那么大,每天大概就是七八点起床,去教室,中午睡到二点半,去教室,晚上九点半左右离开。
我不是太赞同说同一开始就高强度的学习,慢慢来,欲速则不达。
要讲究效率而不是过分抢到时间,要让自己舒服,你比如说我,诶,今天心里不爽,就少学点,买点零食,做一只安静的小老鼠,可怜我体重八月的时候才149,考完研就160+了。
所以还有一句名言叫做考完研还没有吃胖说明你没有好好学习,科学来讲,吃是缓解压力的一种人体反应。
当然,一周给自己放个小假,随便你去做什么,玩游戏,看电影,喝酒,逛街,睡觉,怎么爽怎么来,但注意不要把这个放松的时间放到周末,因为我们考试的时间就是周末。
到了后期的冲刺阶段,早上七点必醒,学到中午,我还是建议在宿舍午休,小睡片刻,骂骂咧咧的起床,接着学习,到晚上十一点半回来,就是这样,其实很容易就习惯了,因为你会发现,每次你去自习教室的时候,里面都有很多人了。
时间的调配上就是这样,到了后期,好多同学都会出现高原反应,做题越来越没有状态,这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试卷的难易程度,个人状态,周边的环境,等等。
这很正常,不必惊慌,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更加拓展自己能力和知识,还有就是培育自己的信心,要相信,高原之后,必是高峰!考研的持久战终于华丽的落下了帷幕。
每一个普普通通奋斗的日子都刻骨铭心的印在心底里。
向所有考研大军的千军万马致敬,向坚持到最后的锲而不舍的战友致敬,向一路鼓励支持自己的朋友致敬,当然,也向自己致敬。
经历过考研,才会知道什么叫迷茫、痛苦、喜悦、充实。
如果选择了考研,也就不要再想别的出路,一心去准备,尽最大的努力去走好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