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
1歌曲<<转圆圈>>是一首彝族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情趣.撒尼 使云南部分地区彝族人的自
称.不少撒尼民歌中以do re mi为重要的组成音.独具特色.
2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为旋律写作练习,要求一首短歌最后一句歌词谱写旋律.
3欣赏
1<<阿玛勒俄>>是流行于西藏拉萨等地区藏族传统歌舞”囊玛”中的歌曲段落.包涵歌曲的”
[教学难点]综合训练的发声练习,演唱时要注意音乐的流畅与弹跳。
[教学构想]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注意学生的个
性发展。
[学情简析]通过欣赏和歌唱本课二首合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领悟今天的生活来之
不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
5听范唱
6自己用竖笛吹奏歌曲。视唱歌曲。
7加入歌词,演唱的时候注意三拍子的节奏——强弱弱。
6做综合训练
注意气息的连惯性,以及气息的弹性。歌唱时腔体打开,发生自然。
7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的处理。
2欣赏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的]
1 歌唱时常好歌曲的节奏, 使圆舞曲的风格与歌曲的内容连结在一起, 感染力。
3欣赏
《歌唱二小放牛郎》 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采用了叙事歌曲体材, 讲术一个动人 的故事。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接近我国的民间小调,曲调 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使人回味无穷,因而不觉单调乏味调乏味。使歌曲富有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在教学时有感情的歌唱,选定正确的速度、力度,二声部演唱的准确与和谐。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3总结上学期所学内容,概括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
4发声练习
小黑板出示
5.学生齐读歌词。
1提问学生:这首歌说了一件什麽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讲述歌曲的风格——稍快、活泼的
3本歌是几几拍的?四分之三拍的含义是什麽?
4大体看一下歌曲的谱子,默打一下节奏,注意歌曲中的连音线。
2欣赏歌曲时, 要结合歌曲的历史背景, 用心去感受, 并能通过欣赏,
[教学重点]
学习在气息控制下的快速音阶连惯唱法。
[教学难点]
在欣赏合唱曲时候,要注意情感的体验。
[教具、教学媒体使用]
录音机、钢琴、教材
[课型]
综合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
二 师生问好歌
3声乐训练
小黑板出示
4歌曲处理
1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歌词。
[教学难点]
除变换拍子外,应注意唱好倚音与反复记号.
[教学构想]
采用启发式,比如综合训练必须在视唱识谱的基础上,把现有的三句唱熟后,根据前三个乐句 进行发展,可以推断出它的结束音是do.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转圆圈>>
2综合训练
[教学要求]
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彝族儿童嬉游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第一课 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
[教学内容]
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
二、综合训练
三、欣赏 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的]
一、通过歌唱和欣赏合唱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二、学习在气息控制下的快速音阶连贯唱法与八度大跳音程唱法。
[教材分析]
2把握歌曲的风格,唱出歌曲的欢乐情。
3歌曲的和声部分正是歌曲的高潮,演唱时要加强气息的运用,使声音更有力度。
5欣赏
1《歌唱二小放牛郎》——看谱齐唱
2初步欣赏改编的合唱曲,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
3重点复听三四五段的合唱,感受其变化、发展的强烈情绪。
4完整的复听全曲。
6总结下课
教学札记
第二课 转圆圈
[教学内容]
3观察歌谱 提问 歌曲是什麽调的?歌曲是几几拍的?歌曲的风格是什麽?
4听范唱
5出示节奏,先让同学自己打,
6老师示范纠正,再让学生打节奏.
7各自用竖笛辅助识谱,
8老师弹琴伴奏,学生轻生的唱谱.
9老师随时纠正
10加入歌词,演唱
11老师范.唱
12学生一起唱,分组唱.
5综合训练
1先看一下歌曲,把歌曲原型唱一下.(唱谱)
1歌曲<<转圆圈>
2综合训练
三 欣赏
1<<
阿玛勒俄>>--
女生独唱
2<<
阿细跳月>>--
民乐合奏
[教学要求]
一 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儿童嬉游的情景
二 按歌词写旋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3通过学唱和欣赏本课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各族民歌,民间音乐的丰富多彩,激发他 们热爱并学习我国的民族音乐.
囊玛”常为”引子—歌曲—舞曲” 的结构形式.其中的歌曲旋律典雅,节奏舒展,与急速欢快的 去段落形成鲜明的对比.
2<<阿细跳月>>,在一些节日或农闲的乐夜里,居住在我国云南弥勒西山的彝族阿细人 常常聚集在空旷的草地上和树林里举行民族传统舞会—跳月.参加条约的大都是些青年男女
[教学重点]
歌曲中应着重于歌曲的意境表现,把撒尼儿童在音色的月光下欢快的歌曲场景表现出来.
2综合训练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曲调,并加入歌词。
2做好综合训练的发生练习。
[教学重点]加强二声部的练习与合作,可用乐器试奏,以加强对二声部音响的感觉,提高音准与谐
和的效果。
[教学难点]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投入自己的感情,尽情的歌唱美好的生活。
[教具、教学媒体使用]
录音机、钢琴、教材。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2加入歌词演唱.
3提出要求为歌曲填写缺少了的旋律.
4老师可提示学生,课从已有了的旋律中找.
1歌曲
歌曲《我பைடு நூலகம்要做雷锋时的好少年》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群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二段 体节构。第一部分是齐唱,共六个乐句,其中第一与第二乐句,第三与第四乐句,第五与第 六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使歌曲富于动力,给人以轻松明快的感觉,展示了少年儿童奋发向 上的精神面貌。
2综合训练
发声练习曲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曲调的二度模进。三句旋律都是从 音阶的前五个音上下级进后接以把度大条, 八度大跳均有跳音记号, 仅用LA发声,显的轻快、 活泼。
二 按歌词写旋律,发展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歌曲四三拍与四四拍的变化个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加以引导,一边学生更快的掌
握.
[教具 媒体使用]
教材 录音机 钢琴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 师生问好歌
3发声练习
小黑板出示
4教授新歌
1简介一下歌曲.
2齐读一下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要表达的是什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