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学习的建议.ppt
特点。 (2)找出并分析概括行文线索。 2、局部考察 (1)分析词语在结构上的作用。 (2)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分析语段在文中的作用。
作品主题
1、直接概括主旨。(少) 2、简洁概括主旨。(通过关键词句来
考察主旨)
分析下列问题设计属于哪种题型?
1、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2、根据全文说说“某某”的含义? 文章写“某某”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试
4.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 章的行文思路。(6分)
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 进而“欣赏”后来“赞美”加德满都 的雾景。 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 中。
题目类型
作品结构 1、整体考察: (1)总体评析文章谋篇布局或者材料
点击江苏
1、 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 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 分)
参考答案: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多了;麦客 少了;收麦子用收割机了;收麦子的时间 缩短了。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 现了农村的进步)。
2.“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 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 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 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 特色。(4 分)
构”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4、如何确定散文的线索? 5、散文一般如何安排材料? 6、不同类的散文怎样找主题?
1
2
3
4
生命的暗示
第1、2 第3、4 人不能浪费生命 第5 写生命的流逝。 第6 生命交织痛苦与欢乐。 第7 生命有伟大与渺小 第8 维护生命的神圣,必要时可以牺牲
高三语文学习的建议
1、每天课前三分钟每位同学找五个字音, 两个成语。
2、有意识的梳理思想以及认识。 3、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4、规范做练习,有做有改有看,适应考试
状态和节奏。 5、不能与世隔绝。 6、立足于能力的提高,着力于训练自己的
应试思维。
高三(4)班语文课基本要求
1、作业保质保量完成。每周写一篇命题小作文 (作文本),大作文统一练习。作业上课抽查, 必须课前完成并保护好复习资料。
2、上课投入的听讲,课后积极的复习。 3、巧做练习(步步高),勤做积累(积累本)。 4、考试一律按照高考要求自律。 5、现代汉语字典,古汉语字典必备。 6、每天课前三分钟每位同学找五个字音,两个成
语。
考试说明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 力。
4、如何思考文章的深刻内涵? 5、如何分析一段文字在文章中的作用?
他山之石
1.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 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 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主要特点? 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 什么作用?(4分)
⑴雾的主要特点:模糊性和遮蔽性 ⑵细节描写的艺术表达作用:①为了突出 雾的特点;②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③ 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
参考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 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 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3.“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 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 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 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 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 什么作用?(6 分)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 为记叙散文。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 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 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 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在叙事的时候 需要饱蘸情感,就写人而言,散文中的人 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 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 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 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分析综合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 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 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 矛盾冲突的设置。
分析。 3、本文主要分几幅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交
织在一起。 4、本文以“……”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
思路。 5、联系全文,指出“某某”在结构上的作用。 6、……,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7、某段写到了……,在全文结构安排上有什么作
用?
思考以下问题
2、散文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3、散文分为哪几类?每类散文的“行文结
2.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 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3分)
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都有模糊性。
3.“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 番情趣在心头吗?”根据第⑥自然段 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5 分)
①因为朦胧模糊的东西有时反而更美。 ②因为模糊的东西比清晰的东西更能 激发观赏者自由的想像,从而增强审 美情趣。
参考答案: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 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 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 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 呼应。
4 .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 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 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 味”的理解。(6 分)
参考答案: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 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 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
同学的问题
1、 答题内容很多,但是答不到点子上去。 不能准确的理解题目的意思,不了解出题 人的意图。
2、如何把握散文行文的思路。如何分析散 文的结构?
3、“内容”“主旨”“行文思路”有什么 区别?
生命。 第9 生命价值靠历史经验。 第10 生命的价值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转
化。 第11 生命暗示有很多种。Leabharlann 1234
考点二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 主要表现手法
散文的分类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 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 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⒈记叙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