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环保意识 建设美丽中国

加强环保意识 建设美丽中国

加强环保意识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为我们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生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十八大绿色发展环保意识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十八大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为我们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生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想当年,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谐优美和谐的乡村自然风光是咱们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给予我们以无限的神奇魅力和大自然的美好享受,无不令人如痴如醉,留恋往返。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极为薄弱、重建设轻环保、重开发轻保护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思想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作祟,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谋求经济一时发展的现象仍然在一些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从而导致森林锐减、水土流失、河流干涸等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农村生态建设。

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大自然其实早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无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必须正视农村环保问题和生态建
设,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谋求经济一时发展。

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13年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

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

北京出现了一年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为“极重污染”或“危险"级别。

入冬以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雾霾天气,PM2.5大大超标,其中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

中国工程院钟南山先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可以隔离,但是大气污染任何人都跑不掉。

2012年9月1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退耕还林工作汇报。

为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将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

保护环境是每一位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社会职责。

在农村各项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动员和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并依靠广大农民群众保护好环境,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尤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规划建设与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农村生态建设,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好环境,走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相统一,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优美和谐的家园,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选择,更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种美德。

环境保护,不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规范,而且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美德。

环保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但人人有责任,而且时时有责。

环保就在我们身边,存在于我们身上,近到你、我、他的举手头足之间,有很多在生活中看似十分细微的小事情,虽然只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其意义却十分重大,因为这些都事关我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我们必须增强环保的社会责任意识,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开始,积极开展环保行动,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洗脸水、洗菜水用来拖地板、冲厕所或浇花种草,及时有效处理垃圾,减少环境污染等等,要使每一个人都能养成自觉坚持环保的良好美德,自觉地做一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意义的事。

要寻找“美丽中国”的密码,走出“环保基本靠风”的困局,减排是硬道理,而根本在于彻底转变生产方式。

最近,国家部署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涉及1.3万个减排项目,主旨就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走创新型发展之路是减排的根本。

目前,我国每创造l元的财富,消耗的能源是发达国家的8倍。

要减少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必须依靠先进技术,走创新型国家之路。

二、大力使用清洁能源是重要手段。

目前发达国家,煤电平均只占总发电量的30%左右,
而天然气、石油、核能等发电量占到70%,我国正好相反。

我国一些工厂的小锅炉,因技术落后,烧1吨煤比技术先进的大锅炉烧100吨煤的排污还要多。

在车用油品上,我国许多地区还在执行含硫量比发达国家高l 5倍的标准。

因此,必须随着技术的进步,严格控制煤炭使用量,根本性地改变我国能源使用结构。

三、严格的法律执行力是减排成功的保障。

从1979年我国实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我国已制定了近30部环境法律,60多部环境法规,600多部环境规章,1200多项环境标准。

我国环保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落实令人尴尬。

一些地方为了眼前利益,让环保部门对污染装聋作哑,成了“保护污染的部门”。

因此,环保法治不可或缺,但法律执行更刻不容缓。

四、节能减排,不仅是政府的大智慧,也要求普通人从点滴做起。

现代人的生活,衣食住行无一不要消耗能源。

一条牛仔裤,从加工纺纱、织布成衣、穿着洗涤,一直到最后垃圾降解,“一生”要消耗60多升油当量.这能让一辆普通家用小轿车行驶600多公里?走生态文明之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美丽中国,考验着每个人的环保意识。

只要我们切实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并依靠广大农民群众保护好环境。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保护,共同参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自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努力优化、美化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我们的家园就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新自然、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
[2]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五讲.人民出版社
[3]赵建军.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梦:生态文明开启新时代.知识产权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