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应用的统计分析及难点分析及改进措施
(2011年度)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在我科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路径方案实施情况
实施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以来,我科收治脾心痛病人22例。
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方案选择病人,共有21例符合条件并进入临床路径。
具体如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 ICD-10编码:K85);
临床分型为肝郁化火证、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
严格遵照脾心痛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执行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参照①《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版,中华人民国卫生部制定颁发,1993年;第四版,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颁发,2002);②《急性胰腺炎》(肇达,等.人民卫生,2004)。
(1)主要症状:起病突然,常有饮酒和进油腻食物等诱因,以急性起病的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
(2)次要症状: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可伴有轻度发热、黄疸、便闭等表现。
(3)体征:上腹部压痛、伴或不伴腹肌紧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正常。
(4)舌脉:舌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或黄厚、或燥,脉细或紧或弦数或弦滑数。
(5)现代影像学技术(超声、CT、MRI):表现出胰腺炎的特征,可见胰腺非特异性增厚或肿大,胰周边缘不规则或有一个间隙的少量积液。
具备主症,结合查体及现代影像学技术可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中药服:按照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治疗方案辩证使用中药汤剂。
2、中医外治法:按照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辩证选择使用中医外治法。
3、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辩证分析,选择穴位针刺治疗。
4、嘱咐患者卧床休息,禁食。
二、统计分析
实行中医治疗脾心痛临床路径后,分别从六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住院天数:经过比较,入临床路径病例住院天数平均缩短1-2天。
医疗费用:入临床路径病例平均费用6000元,一般中、西医治疗脾心痛病例平均费用10000元,医疗费用明显降低。
临床结果:入临床路径病例21例均获治愈。
患者满意度:入路径21份病例治疗效果满意度96.3%。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全组入路径病例无并发症发生。
患者再住院率:入临床路径病例再住院率为0。
三、难点分析及改进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临床观察,发现以下难点及改进措施:
发病后嘱患者禁食,病人服用中药时配合欠佳,甚至无法口服中药,采用胃管减压同时予胃管给药并结合中药灌肠、芒硝外敷,减轻患者痛苦。
脾心痛初期
给予中药灌肠,通过直肠给药,可促进中药的吸收,排除肠道积气、积便,缓解腹部症状和体征。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应用的统计分析及难点分析及改进措施
(2012年度)
一、路径方案实施情况
2012实施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以来,我科收治脾心痛病人14例。
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方案选择病人,共有10例符合条件并进入临床路径。
具体如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 ICD-10编码:K85);
临床分型为肝郁化火证、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
严格遵照脾心痛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执行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参照①《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版,中华人民国卫生部制定颁发,1993年;第四版,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颁发,2002);②《急性胰腺炎》(肇达,等.人民卫生,2004)。
(1)主要症状:起病突然,常有饮酒和进油腻食物等诱因,以急性起病的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
(2)次要症状: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可伴有轻度发热、黄疸、便闭等表现。
(3)体征:上腹部压痛、伴或不伴腹肌紧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正常。
(4)舌脉:舌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或黄厚、或燥,脉细或紧或弦数或弦滑数。
(5)现代影像学技术(超声、CT、MRI):表现出胰腺炎的特征,可见胰腺
非特异性增厚或肿大,胰周边缘不规则或有一个间隙的少量积液。
具备主症,结合查体及现代影像学技术可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中药服:按照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治疗方案辩证使用中药汤剂。
2、中医外治法:按照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辩证选择使用中医外治法。
3、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辩证分析,选择穴位针刺治疗。
4、嘱咐患者卧床休息,禁食。
二、统计分析
实行中医治疗脾心痛临床路径后,分别以下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住院天数:经过比较,入临床路径病例住院天数平均缩短1-2天。
临床结果:入临床路径病例10例均获治愈。
患者满意度:入路径10份病例治疗效果满意度90.3%。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全组入路径病例无并发症发生。
患者再住院率:入临床路径病例再住院率为0。
三、难点分析及改进措施
难点分析:有部分病人经过治疗后腹部症状明显减轻,压痛反跳痛减轻明显,过早的进食会导致病情的反复,引发病人不良情绪;
在去年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临床观察,制定出如下改进措施:脾心痛初期给予中药灌肠,通过直肠给药,可促进中药的吸收,排除肠道积气、积便,缓解腹部症状和体征。
我们在补液时间上给予充分的延期,保证病人空腹时间,减轻对胰腺的再刺激;较少腹痛症状的反复;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应用的统计分析及难点分析及改进措施
(2013年度)
一、路径方案实施情况
2013实施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以来,我科收治脾心痛病人9例。
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方案选择病人,共有8例符合条件并进入临床路径。
具体如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 ICD-10编码:K85);
临床分型为肝郁化火证、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
严格遵照脾心痛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执行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参照①《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版,中华人民国卫生部制定颁发,1993年;第四版,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颁发,2002);②《急性胰腺炎》(肇达,等.人民卫生,2004)。
(1)主要症状:起病突然,常有饮酒和进油腻食物等诱因,以急性起病的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
(2)次要症状: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可伴有轻度发热、黄疸、便闭等表现。
(3)体征:上腹部压痛、伴或不伴腹肌紧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正常。
(4)舌脉:舌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或黄厚、或燥,脉细或紧或弦数或弦滑数。
(5)现代影像学技术(超声、CT、MRI):表现出胰腺炎的特征,可见胰腺
非特异性增厚或肿大,胰周边缘不规则或有一个间隙的少量积液。
具备主症,结合查体及现代影像学技术可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中药服:按照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治疗方案辩证使用中药汤剂。
2、中医外治法:按照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辩证选择使用中医外治法。
3、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辩证分析,选择穴位针刺治疗。
4、嘱咐患者卧床休息,禁食。
二、统计分析
临床结果:入临床路径病例8例均获治愈。
患者满意度:入路径8份病例治疗效果满意度100%。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全组入路径病例无并发症发生。
患者再住院率:入临床路径病例再住院率为0。
三、难点分析及改进措施
难点分析:部分患者强烈要求给予肌肉注射生长抑素(奥曲肽),并发现注射奥曲肽时疗效较单纯应用中药口服+中药灌肠疗效明显;
我们根据临床观察,制定出改进措施:
对于强烈要求注射生长抑素(奥曲肽)的病人,可在临床路径中加用此条目,用法为:奥曲肽0.1mg肌注 Q8 并可调节剂量;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优化)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ICD-10 编码:K85)
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