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变基础技术交底
(2)回填前应分层铺填夯实,分层厚度为200~300mm,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6,回填土应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不超过500mm。
(3)回填土料的含水率不得过高或者过低,应保证回填的压实要求。
(4)回填时应在基础的两侧同时进行,不得在基础一侧堆置回填料过高,回填从基底最底处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回填夯实。
(2)基坑的定位控制线、标准水平桩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合格检查。
(3)开挖期间必须安排好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随时检查标高,基坑开挖尺寸、边坡灯开挖部位的准确尺寸。
(4)开挖时施工队必须配合足够的劳务工清理基坑,随时跟进清理。
(5)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额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由人工进行。
安装接地体:沟挖好后,应立即敷设接扁钢防止土方倒塌,先将接地体放在沟的中心线上垂直立放,打入地中,当接地体顶端离地面600mm时停止打入。
接地体间的扁钢敷设:扁钢敷设前应调直,然后将扁钢放置于沟内,依次将扁钢与接地体用电焊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该工程接地线采用镀锌扁钢,其连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扁钢宜侧放而不可平放侧放时散流电阻较小。扁钢与接地体连接的位置距接地体最高点约100mm。焊接应将扁钢拉直,平稳焊接无气孔,焊好后清除焊渣,刷沥青做防腐,并将接地体引出至需要的位置,留有足够的连接长度,以待使用。
(6)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和超挖。
(7)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00KPa。每边宽出基础外边缘500mm,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填后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N/m2。基坑处理完毕后要报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项目
允许偏差mLeabharlann /mmm/全长不直度
1
5
不平度
1
5
位置偏差及不平行度
5
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
4、箱变接地装置安装
接地体的加工:材料为:40*4*2500角钢,40*4扁钢、φ6圆钢。
挖沟:根据设计图的要求,对接地体(网)的线路进行测量弹线,在此线上挖掘沟上部较宽,底部较窄。
2、混凝土浇筑
(1)清理基坑底部的淤泥和杂物,并做好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
(2)找标高水平控制线测垫层的标高。
(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混凝土,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为0.50,最小水泥用量为330kg/m3,水泥参加20%粉煤灰,抗渗等级S6,垫层为100mm厚沥青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基础底板50mm,墙体25mm,底板25mm。箱变内部防水层为1:2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20mm厚,基础外侧1:2.5砂浆抹面,20mm厚,底板做0.5%坡度,坡向集水井。
核验接地体:当接体连接完毕,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核验,接地体材质、位置、焊接质量等均应施工规范要求,然后方可进行回填,分层夯实。
接地电阻须小于4Ω,最后将接地电阻摇测数值写在隐检记录上。
3、土方回填
(1)回填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成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出记录。回填前应将基坑内的积水、淤泥、杂物清理干净。
(5)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的规范要求。遇下雨天时,应采取防雨及排水措施,刚打夯实完毕或者延时夯实的部分,应在凉晒后再夯打密实。
技术交底人:
年 月 日
交底接受人:(必须本人签字,人员较多时可附签到表)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箱变基础技术交底
1、施工准备
(1)熟悉图纸资料,对图纸中选用的材料进行统计,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准备。
(2)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所选用混凝土和基础预埋钢筋送检。
(3)结合站前施工单位,对箱变位置和标高进行交底,并形成记录。
2、土石方开挖
(1)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的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边开挖边做好安全防护栏,确保开挖安全工作。
(4)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混凝土用振捣棒振捣密实,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5)垫层顶标高达到设计标高。
3、基础槽钢预埋制作
(1)基础型钢敷设
基础型钢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敷设,由专业焊工操作,确保焊接工艺满足质量体系焊接工艺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全部采用镀锌制品。设备基础型钢安装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基础型钢安装的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