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60多岁的张兰老人打算将自己名下价值数十万元的门面捐赠给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然而,捐赠房产做善事不仅手续繁多,还要缴纳数万元税费,“奔波两个月,碰了不少壁。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张兰老人捐赠店面给残疾人基金会,本是鼓励残疾人创业、授人以渔的善举,然而冰冷的法律却阻碍了爱心的脚步,不仅手续繁多,还要缴纳数万元税费,细思之下令人寒心。
这暴露出当前我国对公益慈善组织非货币捐赠的税收政策还存在不合理之处,亟需得到完善。
对公益捐赠给予一定的减免税优惠政策,鼓励公众的慈善行为,是世界通行的公益慈善准则。
我国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也很重视税收的推动作用。
2014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落实和完善减免税政策”,彰显了政府完善公益慈善领域减免税政策的态度和行动。
然而,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征管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税收优惠认定程序复杂、门槛高、周期长,个人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落实极差等。
此外,公益捐赠税前扣除所得税,并不是面向所有公益慈善组织,只有向具有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社会组织捐赠,才能享受这种税收优惠。
在张兰老人捐赠事件中,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是否具有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需要由基金会每年向当地的财政、税务、民政部门申请,由此也造成了一定的手续繁琐。
这些繁琐的程序,不仅会挫伤行善者的积极性,更会阻碍慈善事业的发展。
随着国家简政放权的进一步推行,政府取消、下放了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其中也包含由“民政部审批,需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审核确认”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这一非行政许可审批。
这意味着,我国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
审批程序将进一步简化。
对此,我们期待财税部门能加快落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尽快为个人提供便利简易的税收优惠程序,让捐赠变得简单,让减免税变得容易,让善行得到爱护。
为增强社区与居民的沟通,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某社区准备组织一次亲子活动,假如你是该社区工作者,社区领导让你负责此次活动,你会如何做?
【参考答案】
社区组织亲子活动,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增进邻里关系。
领导让我负责此次活动,我一定会做好充分准备,保证亲子活动的圆满成功。
首先,成立活动小组,确定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为“娱乐身心,欢乐童年,加强交流,展现自我”,活动时间为周六日两天,活动地点为城郊的风景区,活动方式为观赏湖光山色与趣味运动比赛相结合。
其次,充分宣传,调动积极性。
通过社区网站、入户走访与张贴海报的形式将活动通知传达给社区居民,并规定参与者为5-10岁的孩子且须由父母陪同参加,凡是报名参加的家庭都有奖品一份。
再次,具体开展亲子活动。
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父母带着孩子感受自然风光,通过在湖里划船、看小动物陶冶孩子的情操,增加孩子对于自然知识的储备。
第二阶段,组织趣味运动会,通过开展两人三足、拔河比赛等活动,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增强孩子的团队意识。
第三阶段,开展交换父母活动,各家庭互换孩子进行照顾,让孩子克服过于依赖父母的缺点,提高适应能力。
很后,总结并汇报。
根据各个家庭父母和孩子的表现进行打分并给予评选,按照一二三等奖进行发放,没有名次的家庭也有参与奖一份。
同时,将整个过程中的精彩瞬间以视频和图片的方式放到社区网站进行宣传,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能从这次活动中感受到亲子的快乐,进而乐于参加我社区举办的活动。
某小区有老人摔倒,现场一对夫妇面对这种情况,丈夫想去扶,但妻子不让去扶。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对于居民大妈在社区跌倒,有人说“扶”有人说“不扶”,我认为社区本身就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小社会,面对大妈跌倒,一定要帮扶,“扶”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而在社区,大家更需要传承这样一种精神,把这种精神发扬下去。
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诸如“老人跌倒没人扶”、“扶老人反被讹”的事件,加之相关部门在对这类事件的引导和处理上缺乏相关制度和手段的约束,影响着人们的判断,长此以往出现了“道德焦虑”,这给社会引导了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加剧了人情冷漠。
就如题目中,妻子不让去扶,我们不该一味地质疑她的道德水准,这恰恰反映出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对救助陌生人的一种恐慌和不信任。
不管怎样,我们也应该看到,怕被讹诈,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增强社会责任和学会帮助别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件事发生在小区,这给即将成为社区工作者的我带来一个启示。
社区本身需要大力宣传老人跌倒救助的事迹,对伸出援助之手的人要进行事迹展,使小区居民每个人都认识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同时,申请社区每个公共角落安装摄像
头,不仅有利于治安,更能在技术上为人们帮扶救助陌生人提供有力证明,让社区每个居民都能够放心地帮助别人,真正做到和谐社区,互帮互助。
1.近年来社会上种种道德滑坡现象,诸如打捞尸体收费和信任危机等,请问你怎么看?
2.突发大火,作为负责人,你如何处理?
3.小区里有年轻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出去工作,作为社区工作者,你怎么解决?
一.谈谈你对“有偿家教”的看法?
二.你作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碰到上级的某一批示精神与本地实际情况不一致、发生矛盾时,你将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