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例2和第4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 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面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的面积大小表示各种课外阅读书占总数的百分比;
折线统计图表示去年7月至12月课外阅读书本数的情况;
条形统计图则表示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情况。

(2)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时间的多少?
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喜欢科普类书籍;
折线统计图能看出去年下半年各月课外书阅读本数的情况;
条形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

(3)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4)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2. 巩固新知
继续出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直观对比。

加深印象明确: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练一练
1.做第4页练一练,。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

(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2.做练习一的第4题
你怎样评价六年级一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四,巩固练习
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乔木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

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哪种更直观些?
答:这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出这些信息,但用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全课小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要想反映量得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 5.6.7题
板书:
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现数据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直观表现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