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数字化医疗创新解决方案
因此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医疗、智能诊疗 的技术发展,对传统医疗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医疗信息化建设 面对新的挑战,必须进行转型,从而能够应对:
如何解决应用系统和数据容量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利用率降低 -成本不断增加 -管理越来越复杂等 如何满足关键应用系统的业务连续性要求 -关键系统高性能 -关键服务不停顿 -关键数据不丢失 基于新技术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 -互联网+、移动服务(住院、门诊、院内外覆盖) -医疗业务协同发展(院内、医联体之间、医患互动) -数据搜集挖掘和管理及临床辅助决策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医疗业务协同:医院内外协作医疗(远程挂号、探视、随访 等)、远程协同医疗 (远程诊断、教学、质控、专科协作等)、 统一媒体发布和管理的需求不断高涨。
© 2017 思科和/或其附属机构。保留所有权利。本文档所含内容为思科公开发布的信息。
共33页 第2页
思科数字化医疗创新解决方案 医疗发展与医疗信息化建设新趋势
© 2017 思科和/或其附属机构。保留所有权利。本文档所含内容为思科公开发布的信息。
共33页 第3页
思科数字化医疗创新解决方案 医疗发展与医疗信息化建设新趋势
医疗信息化建设挑战与需求
医疗信息化发展展望
给医疗机构带来各种帮助的同时,数字化、云、物联网同 样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阻力。医疗行业这些阻力包括日益精通 技术的患者,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医疗设备和智能终端的与 日递增,数据大爆炸以及政策法规。
改进就医环境,提供患者满意度 减少病人等待时间;避免病人传递资料而增加的不必要的负 担;优化人流物流,避免空间拥塞。
有效成本控制 病种费用核算与控制;科室成本核算与控制;医院活动监控, 发现无效活动。
实现科学决策 提供业务智能工具和过程监视工具,帮助管理者和决策者分 析和发现问题,做出基于数据的决策。
思科和思科徽标是思科和/或其附属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标或注册商标。有关思科商标的列表,请访问此URL:/go/trademarks。本文提及的第三方商标均归属其各自所有者。使用“合作伙伴”一词并不暗示思科和任何其他公 司存在合伙关系。(1110R) © 2017 思科和/或其附属机构。保留所有权利。本文档所含内容为思科公开发布的信息。
数字化将会为传统的医疗产业不断“赋能”,借助信息化的 互联网,将传统的医疗服务流程,进行彻底的全数字化转型, 为现代化医疗服务的实现,打下坚实根基。
数字化的另外一个体现,则是未来医疗服务对于大数据应 用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健康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这 些都将为传统的、我们所熟知的医疗服务概念,增添更加创新、 更贴近每个自然个体、更能实现量身定做的医疗服务、健康呵 护的新认知与关怀实践,实现质的飞跃。
其他热点和关注问题:临床信息系统(CIS)的扩大和深入应 用、电子病历(EMR)的不断深入应用、信息化对医联体的支 持、健康卡建设、病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
目标
2030年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树立“大健康”理念,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医改赋予医疗信息化发展新机遇
随着“十三五”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进入到建立健全基本 医疗卫生制度关键时期,医疗信息化建设也随着正在发生革命 性的变化。IT 的功能从支持基本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高 工作诊疗效率等功能向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能数字化应用阶段 迈进,同时从院内的业务系统的打造,逐渐发展成为医疗与 IT 相互融合的产物。
信息化 进程
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推进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医疗创新的五大信息技术推动力
动力一:数字化转型带来高质量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医疗成本的 降低。
如今的医疗行业所运用的数字化和云技术,带给患者和医生新 的体验,如远程诊断、虚拟护理。许多分析家看到了物联网 IoT 技术越来越超越消费者使用的层面渗透到医疗行业,运用医疗 物联网工具传递海量患者信息,实现对个体疾病的早发现、早 治疗和个性化用药、个性化护理。
动力四:服务模式向个性化和智能化转变。
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是创新健康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技术支撑。
动力五: 实现数据互通互联的同时强化医疗网络及信息安全的 技术支撑。
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数据共 享也对医疗机构网络、患者隐私与数据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在 开放共享的同时必须强化医疗信息安全的技术支撑。
思科数字化医疗创新
解决方案与应用
思科数字化医疗创新
解决方案案例集锦
17 数字化园区网案例 20 医疗云数据中心案例 23 移动医疗及物联网案例 25 远程医疗协作平台案例 30 医疗网络与信息安全案例
为什么选择思科 31 体验思科 32
为什么选择思科
思科数字化医疗创新解决方案
医疗发展与医疗信息化建设新趋势
作为医院日常运营支持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1)医院管理 系统;2)临床信息系统;3)电子病历(EMR);4)医院运 营管理系统。最近几年随着业务、医药改革和技术的推动,以 下应用系统日渐普及,或正在成为热点:
移动医疗(仅指医院内部的移动医疗):移动医疗从开始科室 级别的移动输液、婴儿防盗,发展为全院范围的移动查房、移 动护理、HIS 及 PACS 的全院移动应用、院前和院后的挂号、 随访和健康服务,甚至于一些新的应用和业务模式:移动划价 和支付、院内导航和定位、120急救等,实现了最后一米的接 入和完整的闭环管理。
© 2017 思科和/或其附属机构。保留所有权利。本文档所含内容为思科公开发布的信息。
共33页 第4页
思科数字化医疗创新解决方案
思科数字化医疗 创新解决方案与应用
思科数字化医疗创新解决方案概述
思科数字化医疗创新解决方案(医疗级的信息架构平台) 由以下方案组成:
数字化园区网
思科数字化医疗创新解决方案的关键用户价值:
改进医疗质量 获取准确病人信息,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减少抄写错误, 避免医疗差错;不同治疗组获取一致信息,加强协同工作, 提高医疗质量;闭环的用药管理,减少用药事故;合理化临 床路径,推广最佳医疗实践。
医疗云数据中心 移动医疗及物联网 远程医疗协作平台 医疗网络与信息安全
提高工作效率 安全,方便的获取患者的医疗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快速获取护工的工作列 表,轻松完成日常任务;智能化的设备及终端。
第三阶段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
典型系统:RHIN 开始为医院集团、联盟医院、医联体服务,并提供 更智能和协同的服务,同时和卫生信息平台和智慧 城市信息系统对接
第四阶段 由基础信息化向智能数字化应用快速迈进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 术的兴起 与卫生健康深度融合,实现大健康的同时,创新技 术、服务模式
数字转型 创新医疗
思科数字化医疗创新解决方案
目录/Contents
医疗发展与医疗
信息化建设新趋势
02 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与方向 03 医改赋予医疗信息化新机遇 04 医疗信息化建设挑战与需求 04 医疗信息化发展展望
数字化园区网 06 医疗云数据中心 08 移动医疗及物联网 10 远程医疗协作平台 12 医疗网络与信息安全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医疗信息化提 出新的要求和希望:
居民不断高涨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和健康意识的觉醒 医院临床业务和管理思路的发展 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新业务模式的出现,比如:智能楼宇 和智慧城市建设、线上、线下医疗互动的网络医院 医疗和卫生及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延续性(包括社区、健康 中心、移动的居民和家庭环境等) 全面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推动的社会办医与民营医院发展 医联体和医疗集团化 医药和医保体系的互动 医生多点执业等都不断对医院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
大数据和小型医疗设备的汇合正在快速转变着医疗世界。 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到家用血糖仪血压仪,各种传感器的逐 渐增多,都为患者就近管理自我健康手段的及时简便提供了可 能。可穿戴、可联接设备变成了常规方式,医生、护士以及其 他医疗工作人员正在向移动设备、大数据快速转变,来提高患 者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效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 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云等 时代潮流下,国内医疗行业在信息化领域的发展范畴发生了巨 大变化。医疗信息化对优化健康医疗资源配置、创新健康医疗 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深化医改、推进健 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动力二:基于云平台的分布式存储、计算,动态大数据的实时 处理和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为医疗信息化驱 动医疗业务创新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动力三: 数据与应用“大集中”,为临床决策和精准医学研究提 供支持。
随着医疗资源的不断下沉、扩大,越来越多的医院通过扩建、 收购等方式拥有多个院区,或是建立医疗集团,因此对数据和 应用都有集中的要求,“大集中”式的信息化建设既在经济上节 约投资,又能在技术上始终保持先进性。
医疗信息化建设发展与方向
中国医院的信息化至今经历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随着 医疗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促进医疗卫生侧供给的医疗改革目标 的推动,医疗信息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医院信息系统
典型系统:HIS
第二阶段 以病人临床信息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
典型系统:临床信息系统(CIS);电子病历(EMR) 开始临床数据中心(CDR)和信息集成平台的探索
广州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161号 中泰国际广场A塔34层
邮编:510620 电话:(8620)85193000 传真:(8620)85193008
思科医疗行业更多信息,请浏览 /c/zh_cn/solutions/industries/healthcare.html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中心:统一的数据中心建设和容灾策略成为基础建设的一 个重要问题;虚拟化数据中心和虚拟化桌面如何在合适场合应 用以提高可靠性、安全性;特别是医院集团、医联体建设时如 何规划系统,如何和现有系统的融合等都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