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厦供配电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摘要本课题是关于大厦供配电系统包含变电所的设计。
该设计是大厦二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和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制定的设计方案及供配电措施。
在该设计中,根据给定的设计范围和基础资料,建立起适合自身生产及发展需要的供电系统。
为确保负荷供电的可靠性,该大厦的供电系统由两条10kV高压架空进线提供电源。
为了适应大厦自然功率因数低和用电负荷变化大的特点,本设计中采取并联电容器的方式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从而减少供电系统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同时也提高了供电电压的质量。
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安全、可靠、灵活、经济等原则。
该设计确定二次继电保护方案,选用先进的自动保护装置;确定变电所防雷过压保护与接地保护方案;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大厦供配电系统图。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一次接线;二次接线;短路电流;防雷分类号:TM727.5The Distribution SystemDesign of A BuildingAbstractThis topic is about building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substation design. The design ideas are based on national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the building load to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of two types of requirements, develop design and supply measures. In this design,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scope and given basic information, and establish their own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needs for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building by two 10kV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s into the line overhead to provide power supply,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load. In order to meet building electricity load changes,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ower factor, the design methods used to compensate for shunt capacitor reactive power, power supply system to reduce power loss and voltage loss,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upply voltage . Designed to reflect a safe, reliable, flexible and economic principles.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substation, form, number and capacity of main transformer station, etc.; determine the secondary protection programs, use the advanced automatic protection devices; determine substation lightning over-voltage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protection program; according to design requirements, draw Building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maps.Keywords: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load calculation; primary connection; secondary wiring; short-circuit current; lightning protection目录摘要 (2)目录 (IV)1 绪论 (1)1.1 建筑供配电的意义 (1)1.2 高层建筑对供配电系统的需求 (1)1.2.1 供电的连续性 (1)1.2.2 供电的可靠性 (2)1.3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基本原则 (2)1.4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 (2)1.5 建筑供配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3)2 工程概况 (4)3 负荷数据 (5)3.1 用电设备负荷 (5)3.2照明负荷计算 (5)3.3 电力负荷及日常消防负荷 (5)3.4火灾时消防负荷 (5)3.5变电所负荷计算 (6)4 负荷分级及供电电源 (7)4.1 负荷等级及容量 (7)4.2 供电电源 (7)4.2.1 电压选择与电能质量 (7)4.2.2 电力变压器选择 (8)4.3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2)5 变电所所址选择 (4)6 短路电流计算与高低压电器选择 (5)6.1 供电部门提供的系统短路数据如下 (5)6.2 变电所高压侧短路电流计算 (5)6.3 低压电网短路计算 (9)6.4 高压电器的选择 (9)6.4.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9)6.4.2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11)6.4.3 高压互感器的选择 (11)6.5 低压电器的选择 (13)7 继电保护与二次接线设计 (15)7.1 变电所操作电源与交流所用电设计 (15)7.1.1 蓄电池个数确定 (15)7.1.2 蓄电池组容量选择 (15)7.1.3 交流所用电设计 (15)7.2继电保护设计 (16)7.2.1保护装置 (16)7.2.2整定计算 (16)7.3 二次接线设计 (16)7.3.1 电器测量与电能计量回路设计 (16)7.3.2 高压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设计 (16)8 电线电缆选择及敷设 (18)8.1 高压进出线电缆选择及敷设 (18)8.1.1 类型选择及敷设 (18)8.1.2 电缆截面选择 (18)8.2 高压出现电缆选择及敷设 (18)8.2.1 类型选择及敷设 (18)8.2.2 电缆截面选择 (18)9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19)9.1 建筑物防雷设计 (19)9.1.1建筑物防雷类别确定 (19)9.1.2 建筑物防雷措施 (19)9.2 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 (19)结论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附录 (24)1 绪论1.1 建筑供配电的意义建筑电气是建筑供配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电力系统与人们生产、生活的纽带,它完成全楼的照明、通讯、安防等功能,管理水泵、空调通风等建筑设备工作,火灾等紧急状态组织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
建筑电气设计主要是依据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委托要求和国家设计规范,分析建筑布局与功能,以功能与安全为原则,同时兼顾工程造价、施工难易、管理与维护等因素,合理组织楼内供配电系统及各通讯等弱电系统,是建筑功能与安全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l0层及1O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米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自动化水平一般较高,大多包含各种现代化的电气技术,具有完备的安全和服务系统,但这一切都是以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为基础的,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不仅是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是整个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