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花课程标准
目录
一、课程背景....................................................................................1 二、课程的性质与价值.....................................................................2 三、基本理念....................................................................................3 四、设计思路及分目标........................................................................4 五、课程目标与要求...........................................................................5 六、实施建议 (8)
一、课程背景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也就是说学校设立校本课程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适应将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成为明天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这是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普通高中校内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成功校本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
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学生不仅需要科学文化知识,而且需要一定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当今时代,要更加关注公民的责任、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创造力与批评性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
《丝网花制作》不敢说为学生找到了谋生之路,但至少为学生将来走好人生之路奠定了基础。
我校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和能力,开设技能型校本课程,既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着力实践能力提高。
所以基于以上思考,为了提高孩子的手工制作技巧,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我们提出了“自己动手、自主创新,弘扬传统艺术”为主题,培养学生热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花朵,发挥想象,创作各种各样的丝网花。
1
二、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丝网花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和德育的重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
三、基本理念
丝网花色彩艳丽,造形丰富。
由于具有半透明的特性,因而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丝网花制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根据人们不同的感受可以任意变形,往往是一种制作产生多种效果。
丝网花主要以色彩鲜艳的尼龙丝网为主要材料,辅以金属丝再配以其他材料手工扎制而成。
花的颜色丰富,造型生动逼真,形式多样,丝网花用的丝网近似于丝袜,但比丝袜有弹性,且不易抽丝。
它的主要特点是可塑性强,扎好基本形状后,你可以任意变换成各种形态。
参与性强是它的又一个特点。
任何人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做,只要肯动手,就可以创造出优秀的艺术品,还可以将其做成胸花、发夹、工艺品等。
丝网花制作既包括技能的训练,又有传统文化、科学观念与艺术的融合,与一般劳动技能课相比,同样是强调手工劳作,小学生在进行传统手工艺劳动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还能亲身感受传统工艺文化的存在,弥补基础教育单纯依靠书本获取知识的缺憾,同时可以提高他们对传统工艺的认知能力。
其意义远远超过工艺制作学习本身。
3
四、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及分目标
(一)在欣赏“丝网花”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收集和创编活动。
为了让学生了解丝网花,我先组织学生一起欣赏实物,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认识它,了解它,从而感知“丝网花”的历史渊源,使学生得到美的情感体验和艺术享受。
丝网花的制作方法千变万化,各个制作步骤过程环环相扣,很多制作的技能技巧不适合小学生操作,怎样才能有效的制作方法传给学生,我想从享受已有的认知能力、动作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出发,在传统的制作基础上,自创了一些适合学生接受的小作品开始。
(二)鼓励小学生尝试造花插花方法,增强享受的自信心。
虽然自创造花插花方法简单,但要让享受真正掌握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让学生享受欣赏实物、图片欣赏,让享受产生对祖国文化艺术遗产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然后把制作好的不同色彩的花,组合成不同的花束。
最后把它们挂在走廊或教室内或活动室内,供大家欣赏、互相切磋制作方法及窍门,在大家的称赞中,让学生们获得无比的满足感和成功感,使造花插花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4
五、课程目标与要求
(一)总体目标
1、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丝网花的起源发展及对人们现代生活的影响。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同学们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丝网花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4、通过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和协调合作意识。
5、运用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任务及目标
(1)初步感受丝网花作品色彩绚丽、形态逼真的特点,体验丝网花制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丝网花制作所常用的工具、材料,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制作丝网花的各个部件。
(3)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百合花、马蹄莲、牡丹花的制作及造型。
第二阶段任务及目标
(1)能保持对丝网花制作的持续兴趣,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或小组内完成丝网花制作的整个过程。
(2)引导学生认真模仿,积极思考,熟练掌握,以致独立运用。
以小组为单位赏析丝网花。
(3)观察生活中的花花草草,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第三阶段任务及目标
(1)多角度认识和欣赏丝网花,获得更深的审美经验。
(2)通过制作色彩绚丽、造型逼真的丝网花,激发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
5
具体内容
序号课程内容课时 1 学会绕圈:单圈绕法、多圈绕法、多节绕圈法、1 波浪绕圈法、初步定型。
2 学会丝网制作:单圈丝网、多节丝网,学会丝网1
制作:单圈丝网、多节丝网
3 学会造型:花瓣、花托和叶子拉伸、弯曲等的整1
理和定型,获得不同的效果。
4 马蹄莲的制作 1
5 玫瑰的制作 3
6 绿绒蒿的制作 2
7 牡丹的做法 2
8 郁金香的做法 2
9 七彩辣椒的做法 2 10 绣球花的做法 2 11 桃花的做法 3 12 山茶花的做法 2 13 康乃馨的做法 2 14 郁金香的做法 2
6
15 梅花的做法 3 16 凤眼兰的做法 2
17 复习总结
7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在欣赏“丝网花”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收集和创编活动。
为了让学生了解丝网花,我先组织学生一起欣赏实物,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认识它,了解它,从而感知“丝网花”的历史渊源,使学生得到美的情感体验和艺术享受。
丝网花的制作方法千变万化,各个制作步骤过程环环相扣,很多制作的技能技巧不适合小学生操作,怎样才能有效的制作方法传给学生,我想从享受已有的认知能力、动作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出发,在传统的制作基础上,自创了一些适合学生接受的小作品开始。
2、鼓励小学生尝试造花插花方法,增强享受的自信心。
虽然自创造花插花方法简单,但要让享受真正掌握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把造花插花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让享受欣赏实物、图片欣赏,让享受产生对祖国文化艺术遗产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二阶段:认识各种制作工具如:套筒、尖嘴钳、扁嘴钳、剪刀、棒针、胶水、针盒、热熔胶枪;认识各种制作材料如:单色丝网、双色丝网、胶带、弹力线、彩色铁丝、花杆、各种花芯、泡沫花芯,知道各自的用法。
第三阶段:分为16课时,学会制作生活中常见的花卉,然后把制作好的不同色彩的花,组合成不同的花束。
最后把它们挂在走廊或教室内或活动室内,供大家欣赏、互相切磋制作方法及窍门,在大家的称赞中,让学生们获得无比的满足感和成功感,使造花插花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二)课程评价
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
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校本课程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突出综合性和整体性,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评定,以全面考察学生在该课程实施过
8
程中的综合素养。
要评价学生出勤、学生参加活动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学业成绩等。
附:学生评价表
评价情况自己评小组评家长评
真还加真还加真还加
能力
棒行油棒行油棒行油学习参与度(出勤、任务的完成)
乐于和伙伴交流讨论、
合作学习
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
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
中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