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方案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方案
四、制定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的培训计划并加以落实。
五、外出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责任心和进取心强的各专 业中医药中青年业务骨干到省内外进修、学习、培训。
六、组织开展中医技能知识竞赛等弘扬中医、 学习中医药的活动, 每年至少2—3次。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医院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考核内容
(1)公共部分:相关卫生法律法规
(2)理论考核:相应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操作考核:相应专业基础操作技能。
(4)要求
1.各级人员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安排培 训时间,积极参与培训。
2.认真做好训练及考核的记录,并将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后存档。
3.“三基”考核必须人人达标,考核纳入目标考核。要把“三 严”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的始终
培训内容
主讲人
授予学时
参加人数
7月份
徒手心肺复苏术
体格检杳
8月份
常用实验室诊断
心电图基本知识
超声诊断基本知识
9月份
放射诊断基本知识
中医诊疗规范(喘证)
中医诊疗规范(咳嗽)
中医诊疗规范(胸痹心痛)
10月份
中医诊疗规范(中风)
中医诊疗规范(消渴)
康复评定基础知识
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11月份
十六项核心制度(一)
十六项核心制度(二)
中医科应急预案
中医科工作制Βιβλιοθήκη 、岗位职责12月份中医经络基础知识
常用针灸、推拿手法
病历书写规范
3月份
脏腑辨证(脾与胃病辨证)
脏腑辨证(肝与胆病辨证)
脏腑辨证(肾与膀胱病辨证)
脏腑辨证(脏腑兼病辨证)
4月份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中医诊断思路与方法
5月份
中医病案书写
中医常见症状诊断
脉诊时运指的操作
运动关节手法的具体操作
6月份
脊椎后关节紊乱的取穴、针灸、推拿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推拿
培训时间
内科-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中医诊疗方案
10月
康复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内科-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 疗方案(4.27)
2018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主讲人
授予学时
参加人数
1月份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2月份
八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脏腑辨证(心与小肠病辨证)
脏腑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
2018
培训
培训内容
主讲人
授予学时
参加人数
2月
妇产科-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
妇产科-异位妊娠(未破裂型)中医诊疗 方案
4月
骨伤科-手损伤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骨伤科-锁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6月
外科-肠痈(急性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
夕卜科-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8月
内科-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 诊疗方案(试行版)
职责:主要负责医师、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及考核工作的领导、管 理与监督,协调好实施过程中的有关工作,确保培训和考核工作的顺 利进行。
下设办公室,挂靠医务科,负责日常具体事务。
(二)成立培训与考核实施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分别制定各科培训考核细则,负责整个培训过程考核的具 体工作。
二、具体方案
(一)培训对象:全体中医药、中西医专业技术人员、药剂人员
二、医院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德技双馨、精 干高效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使全院专业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 职称结构更趋合理。
三、普及中医药知识,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对不同层面医务人 员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提出相应要求, 以自学为主,不定期邀请专家 授课,定期考核。使全体医务人员熟知中医药基础理论,特别是年轻 的中医院校毕业人员,能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上有很大突破, 造就 一批中医药拔尖人才。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推动我院创建二级乙等中西 医结合医院工作,培养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和全面 临床能力的技术队伍,使“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具体、持续、严格、 规范进行。
一、医院应将中医药人才建设作为“科教兴院”发展战略的根本, 坚持以人为本,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特需人才。
(三)中医药内容要求;
1.中医药类、中西医结合类:开展本专业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的 培训与考核。
2•临床类: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要求临床类医师学习 和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相关的培训与考核,以在实际 工作中积极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中西医结合作用 。
(3)考核
1.考核时间:原则上一年考核一次。
(二)培训形式
1.授课形式
(1)科内组织专题授课。各科室在科主任的主持下,组织业务 学习、充分利用晨间交班时间行晨间提问
(2)邀请内外院专家专题授课,医教科组织。
(3)参加院外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学习培训。
2.自学自练
医务人员自行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强化基础知
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