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代诗歌赏析阅读技巧及训练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代诗歌赏析阅读技巧及训练

古代诗歌赏析阅读技巧及训练一、诗歌基本知识点1.了解简单的分类古代诗歌的分类很复杂,作为初中学生,只要能够了解简单的分类即可。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根据诗歌的内容,一般分为三类: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根据诗歌发展演变的形式,又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词曲。

其中近体诗又可分为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2.领悟深刻的思想阅读古代诗歌也要了解写作背景、创作意图,从而领悟深刻的思想并学会进行评价。

这种领悟要善于从整体的意思去理解作品,不要以偏概全,做到从诗中读到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进而得到感染和熏陶。

这种评价主要是看其是积极还是消极地表现生活。

3.体味真挚的情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人抒发的情感要真挚深刻,无病呻吟只能贻笑大方。

诗歌的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其中间接抒情又可通过或以物托情、或借景抒情、或1缘事抒情、或寓情于景等方式进行。

4.掌握多姿的风格古代诗歌的风格多姿多彩,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是基本风格。

谈到宋代诗歌,又会提到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

对于单个的诗人来说,更是千姿百态:曹操古朴苍凉、陶渊明质朴冲淡、孟郊孤寒奇峭、李白清俊飘逸、杜甫沉郁顿挫、刘禹锡寄意深远、欧阳修疏朗自然、苏轼旷达豪放、杨万里清新泼辣、辛弃疾慷慨纵横、陆游激昂悲壮。

5.分析多变的手法手法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一般情况下,主要会提到下面一些术语,我们要作简单的了解。

如渲染和烘托、正衬和反衬、想象和联想、象征和用典以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直抒胸臆等。

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使得诗歌世界也变得丰富绚丽,进而使中考试题也千姿百态,我们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考试中独占鳌头。

6.欣赏形象的语言诗歌语言虽然瑰丽多姿,千变万化,但也有一些共性:有的典雅庄重,有的自由随意;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清新质朴;有的刻意求工,有的浑然天成。

古人写诗填词喜好炼字造句,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其目的是要让诗歌语言精确简练,生动形象,富有个性。

2。

二、诗歌赏析考查要点在中考诗歌赏析的题型中,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可大致归纳如下: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 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4、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3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诗歌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

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虚实相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0)运用修辞: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

三、诗歌鉴赏技巧4纵观各地中考试卷,古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品味诗词凝练、含意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

2、对名句的分析理解。

3、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

5、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古诗词鉴赏这类题目的一般所选材料来自唐宋名篇名家,由课内向课外发展。

从阅卷场反馈信息看,学生失分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诗词中的词语,典故等基础知识积累不够2、分析问题时张冠李戴,或者脱离文本,不结合全文或背景来分析,3、表达时语言空泛,分析问题不具体,不全面。

4、缺少必要的诗词鉴赏术语,造成表达不准确,为了更好地做好赏析诗歌题目,分析如下:(一)宏观上把握诗词,一是思想感情,二是表达技巧。

1.如何把握思想感情5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全诗或全词的情感基调,它是对诗词进行整体鉴赏和词句鉴赏的基础。

准确的把握了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在具体鉴赏时有的放矢,有正确的方向。

古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1)“大感情”,即超越个人喜怒哀乐的情感,一般又可分为两类:①忧国伤时。

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败,反映战乱分离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等。

②建功报国。

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等。

(2)“小感情”,即个人的喜怒哀乐等,也有两小类:①思乡怀人。

如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等。

②生活杂感。

如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叹,借古讽今的情怀,藐视权贵,洁身自好,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2、赏析诗词的表达技巧,即作者是如何把思想感情变现出来的。

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而诗词中常见的是前四种,即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

其中,描写和抒情是考察的重点。

6“①描写:如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常运用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绘声绘色等描写方式。

如:王藉《入若耶溪》中,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就运用了以动衬静渲染山林的幽静。

②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例如: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2)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用典、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复等。

残叶 李觏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7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①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②人。

【注】①上阳:唐宫名,被谪宫人多被遣居于此。

天宝中有宫人在叶上题诗,唐宣宗时宫人韩氏也有题红叶诗。

②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这是一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残叶、日月、泥尘以感知,寄情真挚,表达对残叶命运的同情与关切。

(3)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运用典故、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等表现方法。

酒泉子·忆余杭潘阆长忆①观潮,满郭②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①长忆:老是回想起。

②满郭:满城。

郭,城的外墙。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是说多次梦中观潮,梦中的景象醒来还觉得胆寒。

这是运用的什么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从细处着眼——鉴赏字、词、句8“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和一些特殊词。

1.动词的鉴赏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奇特,而且生动地表达出了作者凄凉痛苦的心境。

2.修饰语的鉴赏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古诗词鉴赏中也是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3、特殊词的鉴赏: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其中的“青青”就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再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其中的叠词就是渲染环境。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会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以上就是古诗词鉴赏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首先要从整体上了解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思路和过程,然后再结合题目进行具体、细致地赏析。

中考真题训练9【2018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蛱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②蛱(ji)蝶:蝴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