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热能综合利用及案例分析 PPT
地热能综合利用及案例分析 PPT
•
由此可见,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以直接加速清洁能源应用的进程,并且随着 技术的深入,完全可以实现化石能源的替代任务。
• •
三、地热能利用发展现状 目前,浅层和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制冷)技术已基本成熟。浅层地热能应用 主要使用热泵技术,2004 年后年增长率超过 30%,应用范围扩展至全国, 其中 80%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
•
根据统计,至 2015 年底,河北县城及以上城市人口总数为 2825万人, 总
用热面积 10.68 亿平方米。 2020 年, 全省总人口将达到 7900万人左右, 其中县级及以上城市人口约 3500 万人,总用热面积将达到 13.46 亿平方米 (预测值)左右。净增加的供热面积2.78亿平方米。
•
•
5 、热泵技术
按热源(能源)方式不同分为:浅层地源(埋管)、空气源、污水源、海 (湖)水源、地下水水源和复合热泵等。其能源利用率高,分布广泛,使 用灵活,是今后提倡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
• •
• • • •
6 、电能综合利用 电能属于一次能源转化的高品质能源, 我国电能主要是由燃煤火力发电厂 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在 40%左右,提倡电驱动的地源、空气源及水源热 泵等电能利用形式。 适用于集中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区域及农村社区。其 他利用方式有电热膜辐射采暖和电蓄热锅炉等。 7 、采用风电、光热、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充分利用张家口、承德以及秦皇岛、唐山、沧州沿海地区风能资源,采用风 力发电,结合当地峰谷电价,采用储热式电锅炉等进行供热。 8 、其他清洁能源利用方式 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区域及农村社区应根据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发 展太阳能与空气源(地源)热泵联合方式、太阳能与电辅助加热方式、 太 阳能与燃气辅助加热方式及生物质能 (秸秆气化、 沼气)等供热方式。
山东等地区。 2015 年底全国浅层地热能供暖 (制冷) 面积达到 3.92亿平
方米,全国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 1.02 亿平方米。地热能年利用量约 2000 万吨标准煤。
• •
四、地热能利用发展目标: 在“十三五”时期,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 11亿平方米,其中:新 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 7 亿平方米; 新增水热型地热供暖面积 4 亿平方米。 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 500MW。到 2020 年,地热供暖(制冷 )面积累计达到 16 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 530MW。2020 年地热 能年利用量 7000 万吨标准煤,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 万吨标准煤。京 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约 2000万吨标准煤。
• • • • • • • • •
五、地热能利用重要任务: (一)组织开展地热资源潜力勘查与选区评价 (二)积极推进水热型地热供暖 (三)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 (四)地热发电工程 (五)加强关键技术研发 (六)加强信息监测统计体系建设 (七)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尤其是第三条,在“十三五”时期,要按照“因地制宜,集约开发,加强 监管,注重环保”的方式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通过技术进步、 规范管理 解决目前浅层地热能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并加强我国南方供暖制冷需求强 烈地区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在重视传统城市区域浅层地热能利用的同 时, 要重视新型城镇地区市场对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的需求。
地热能综合利用及案例分析
地热能的综合利用
• 一、地热能的定义及分类 • 二、地热能利用的政策利好 • 三、地热能的发展现状 • 四、地热能利用的发展目标 • 五、地热能利用的重要任务 • 六、地热能投资估算及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
一、地热能的定义及分类 地热能资源是指能够经济地被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 其有用组分,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利用系数高等特点。 目前可以用的地热能主要包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 •
河北省城镇供热十三五规划热源规划方案能源利用方式目录 1 、煤炭利用 2 、天然气利用 3 、工业余热 4 、地热能 5 、热泵技术 6 、电能综合利用 7 、采用风电、光热、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8 、其他清洁能源利用方式 前三种形式为传统能源利用形式,这里重点是地热能和热泵技术,并且在河 北省的能源消费形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 •
4 、地热能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再生的能源,应按照资源分布,提倡科学、规 范、可持续和梯级利用。我省主要利用浅层地温能、水热型地热能(中深层 地热能)两种资源类型。浅层地热能主要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加以利用采集; 水热型地热能热开发利用方式主要采用间接供暖, 通过热交换器将地热水 热量转换给供暖系统进行供暖。
• • •
通过热泵技术开采利用的浅层地热能(0-200米) 通过天然通道或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水热型地热能(200-4000米) 干热岩体中的地热能。
• •
•
•
二、地热能利用政策利好 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地热普查、勘探和利用,建设了广东丰顺等 7 个中低温地热能电站,1977 年在西藏建设了羊八井地热电站。上世纪90 年 代以来,北京、天津、保定、咸阳、沈阳等城市开展中低温地热资源供暖、 旅游疗养、种植养殖等直接利用工作。本世纪初以来, 热泵供暖 (制冷) 等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逐步加快发展。 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5 年调查评价结果,全国336个地级以上 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全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 折合 1.25 万亿吨标准煤,标准煤, 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 19 亿吨标准煤; 埋深在 3000-10000米的干热岩资源量折合 856 万亿吨标准煤,按照2%的 开采率,年可开采量为17.12万亿吨。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全国能源生产总量 36.7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产量36.5亿吨左右,原油产量2.0亿吨左右,天 然气产量1700亿立方米左右(含页岩气产量100亿立方米左右)。”
• • •
•
•
河北省城镇供热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中供热热源建设要求中 第5条 、科学合理利用地热能资源 各地根据资源条件, 科学合理制定地热能供热发展规划, 提高地热能替代 化石能源在供热中的比例,力争到 2020 年,地热供热能力累计达到 1.3 亿 平方米(支撑性数据),替代标煤 337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800 万吨。 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等平原地区重点推进浅层地热能集中供暖制冷 项目开发建设;保定、石家庄、廊坊、张家口和沧州等地区市重点推进中 深层地热能供暖的开发利用, 结合热泵技术, 实现中深层地热能梯级利用 ; 同时各地做好尾水回灌工作, 实现资源可持续良性循环。 第6条 、积极推广电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供热利用在集中供热覆盖不 到的区域, 充分利用低品质的资源, 大力发展电能驱动的污水源、空气源 及地源热泵,蓄热式电锅炉等供热方式。有资源条件的地区发展区域性的生 物质发电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