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社区管理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已明确。
针对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提出一系列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措施。
1.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已有研究证实,肥胖、高盐饮食习惯、嗜酒、嗜烟、有高血压家族史、运动不足、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和高脂血症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
可见,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因此,针对整个人群,尤其是针以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特别是提高高危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促使他们主动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是当前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最迫切的工作。
同时,进行全人群的多方面、综合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以社区为基础,三级预防相结合,是控制高血压发病及高血压后遗症的根本措施。
2.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措施
2.1强化行政干预一个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制定的卫生政策,而地方行政领导及相关决策人员对居民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的管理能力,又直接影响地方卫生政策制定的好坏。
高血压的患病率是社区人
群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高血压的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高血压的社区管理需要行政的工作任务和社区发展规划之中。
要提供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所必需的经济支持;为创造健康的社区环境制定必要的政策和制度;要改善社区卫生院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如建立健全的高血压监测系统,以便及时收集社区居民高血压的发病情况、控制情况、死亡情况等,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2 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要制度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首先要收集以下这些基础资料:社区居民年龄在30岁以上者的基础血压、血脂、体重、饮食、嗜好、生活方式、精神状况等,统计整个社区高血压的高危人群数,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等、死亡情况,病人的就医情况,控制病情的意识及采取的方法,居民的经济结构、教育水平,还有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可利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等。
然后对所收集的全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健康教育的实施步骤、干预方法以及监测评价的指标等。
2.3 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网络前面已经谈到,高血压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而,从事健康教育的社区人力资源情况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具有关键作用。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建立健全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网络:①设置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组织,如高血压健康教育委员会或高血压健
康教育领导小组,组织负责人一般由社区行政领导担任,分管卫生干部、社区卫生院领导、居委会和各行业的代表参加。
②配备高血压健康教育专职和兼职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卫会应配备健康教育专职干部训。
③组织高血压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如社区离退休人员,尤其离退休医务卫生人员、教师以及热衷于社会活动的居民,把这些人力资源利用起来,开展社区高血压宣传教育活动。
2.4 抓好社区阵地建设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必须有固定的阵地,例如,设立高血压健康教育学校,聘用医务人员,根据社区高血压人群的特点,合理制定教育计划和安排上课内容及课程,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设立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室,室内设有卫生科普画报、报刊以及宣教的影碟等设备,还可进行文体活动;另外,可创办卫生宣传栏、黑板报,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更换内容;还可创建健康教育一条街,在社区内选择一条繁华路段,向来往的居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可设立咨询电话、咨询点、网站,聘请心血管专家定时定点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2.5危险因素的控制及行为干预
2.5.1 开展社区控烟活动过度吸烟与商血压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因此,进行宣传教育,普及吸烟有害健康的相关知识,建立无烟社区、无烟单位、无烟医院、无烟学校,营造控烟支
持环境,公共场所不得出售香烟,不得向未成年人售烟,提高人人监督吸烟的意识,举办戒烟竞赛以及"终生不吸烟"签名活动,教授青少年如何"拒绝第一支烟"的有效方法等。
另外,对戒烟中出现的戒断症状可采用一些安全、有效的替代疗法,如尼古丁替代疗法、或传统中医针灸戒烟等。
2.5.2 合理膳食不良的饮食如喜咸味食品和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因为食盐中的风俗离子是促进血压升高的因素,因此对社区居民的饮食指导极为重要。
要限制每日钠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平均每人每日不超过6克,高血压患者低于
3.5克。
可在社区中举办控盐为主题的烹调操作指导,发放控盐小勺等,使膳食限盐概念深入居民心中。
还要限制饮酒,少吃高脂食物及甜食,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等。
2.5.3 体育锻炼肥胖与高血压有强有性,因此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尤为重要。
在社区内兴建各种体育设施和锻炼场所,以便居民运动健身;定期举办社区小型运动项目比赛,提高居民的锻炼的方式和强度因人而异,要有针对性,更要循环浙进、持之以恒。
2.5.4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高血压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精神紧张、激动、愤怒、恐惧等心理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致命的危险。
因此,开展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以适应当今的社会生活模式,对全民高血压的预防
和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可在社区中开展一些联谊社交活动,鼓励居民积极为重要的作用。
可在社区中开展一些联谊社交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加,在活动中互相倾诉心中困惑、发泄不满,以忘却烦恼、放松身心。
也可找好邻居或好朋友促膝谈心,得到同龄人的劝导和理解,以减轻心理压力。
抑或求助社区心理医生,以得到他们的心理疏导。
2.6 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的倡导所谓"自我管理",是指"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病人承担一定的预防性或治疗性活动。
"这种疾病管理模式强调医患双方的共同参与及病人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及潜能,特别适合于高血压病这种需要终生管理、涉及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问题的疾病。
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的干预措施包括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医生
对高血病人自我管理的支持两部分。
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包适:认识高血压,自我管理概述,目标高定与制定行动计划,增强自信、处理紧张、生气和担心、情绪低落的管理,疲劳的管理,放松的技七,与人交流的技巧,解决问题的技巧,锻炼,合理膳食,戒烟,体重控制,药物的合理使用,血压的自我监测,与医生配合等。
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由社区为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医务人员,支技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并提供联系电话,随时接受咨询。
该模式能充分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和工作网络,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可持续发展等优点。
3.管理工作的成效评估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高血压的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评估可以反映出社区健康教
育工作的成效。
通过评估,既能总结经验,用于推广,也能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工作的改进。
可根据高血压社区普查的方法,进行管理工作的成就评估。
普查内容包括;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信念、行为必变情况,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测量指数、血压值,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高血压的年发病率和合并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等,在干预前后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
还要调查居民对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否上升等。
基于这此调查,可对管理工作已有的成绩加以肯定,并继续保持;对不足之处可随时修正,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便达到对社区高血压控制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