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培养适合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培养具有良好微电子学理论基础和实验素养、勇于创新、适应能力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得到较全面训练的微电子学专门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器件物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可开展微电子器件、纳微加工工艺和制造、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与集成、单片机的开发与应用、电子与通信、自动化等IT行业的科研、科技开发及信息化管理工作。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微电子技术领域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工程、电子与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为学制四年大学本科专业。
要求学生完成所有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并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心为社会服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2.掌握完善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所学专业的新发展、新成就,具
有较强的汲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能运用一种外国语以上较熟练阅读所学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3.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4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就业指导、
和毕业论文等的非课内学时。
教学生产实习一周,毕业论文十二周。
五、专业核心课程:按培养要求列出专业课程10门左右。
六、专业特色课程:如“双语教学课程”、“精品课程”等。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
1包含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2包括技能18天,理论36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