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
1、投标人应依据投标文件详细评审细则中有关施工方案评审的内容,结合招标文件第一章投标须知规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进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文字精炼、内容具体,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1总体概述: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1.2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防治的具体措施;
1.3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1.4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1.5施工现场平面布臵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臵;
1.6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如已有建筑物、构筑物、管线的加固保护等;
1.7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完整性与可行性;
1.8施工与交通的协调和组织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1.9项目班子人员素质、配备及管理经验。
2、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应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2.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2.2劳动力计划表
2.3主要材料用量及进场计划
2.4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及网络图
2.5施工总平面图
2.6临时用地表
2 1、编制说明及依据
1.1 编制原则
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黄柏河完全小学运动场新建工程组织设计针对本工程现场勘测情况、竞争谈判文件等而编制的组织、技术、生产、经济、安全等活动的综合性文件。本施工组织设计着重编制施工部署、施工计划、施工管理、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工期进度保证措施、物资机械劳动力保证计划,以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以指导实施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黄柏河完全小学运动场新建工程施工。
1.2 编制依据
1、《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黄柏河完全小学运动场新建工程招标文件》
2、《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J
3、《国家施工验收技术规范》
4、《建筑安装工程检验评定标准》
5、《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验收规范》(GB)
6、《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统一标准》(GB)
7、《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范》(JGJ)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9、《公路路面基础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1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6)
12、《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13、《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1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3 15、《工程测量规范》(GB-50203-2002)
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7、其他现行有关体育设施的规范。
18、国家、宜昌市有关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及有关标准、规定。
19、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及施工的有关规定。 4 2、总体概述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黄柏河完全小学校园内,为新建塑胶运动场及配套设施。建设规模为4道250m环形跑道,4道100m直跑道,设计用地面积约为13322㎡。透气型塑胶跑道面积为1699㎡;硅PU球场地面面积为1054㎡;双色人工草坪2406㎡,600×300×30火烧板84㎡,彩色荷兰砖铺地1512㎡,海绵板地面面积为474㎡,沥青路面1590㎡,花坛254m,电缆沟220m。
为减少施工噪音对校园生活和学习产生的影响,施工时须加强管理、合理安排。
2.1 施工总体设想
1、项目法施工
实施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组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等负全责。项目经理部要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主轴,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精心施工,大力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在创质量优良的同时,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在推行项目法施工的同时,从文件控制、材料采购到产品标识、过程控制等过程中,切实执行ISO9002标准和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达到创优质高效的目标。
在本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指挥职能、全权处理项目事务,其下设技术组、经营组及材料设备组。项目经理部对公司实行经济责任承包。项目内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行为准则来约束,共同为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地完成项目任务而努力工作。 5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综合进度计划和经济计划,项目经理部的进度计划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设备供应进度计划,竣工验收和试生产计划。经济计划包括:劳动力需用量及工资计划,材料计划,构件及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工程项目降低成本措施及降低成本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利润计划等。
2、组建项目经理部
本工程拟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委派我公司实践经验丰富和管理水平高的同志担任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选聘技术、管理水平高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业工长组建项目部。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主管、材料主管和工程质量组成员组成,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公司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6 3、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3.1 定位和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法
本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包括全线主控制网的复测与施工控制网点的加密),施工细部结构及形体的几何尺寸、倾角、线型等精密定位,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高,因此我单位将本工程施工测量列为首要工序,重点管理,要测量部门技术超前,科学管理,及时总结,精益求精,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工程施工测量任务。
本工程测量技术管理流程见图(6—1)。
一、工程测量方案
1、工程的测量内容主要包括:
(1)各平面的定位;
(2)各结构层的标高控制及各结构层的平整度、坡度控制;
2、测量定位首先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和水准点复测检查,坐标轴线和标高。为确保工程测量质量,成立一个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的测量小组,小组各成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和有关规定。
二、工程测量总体构想
1、工程的定位将采用“坐标定位”的方法来进行轴线控制。
2、水平采用往返“精密水准”测量。
三、测量仪器的选用(计划)
序号仪器名称厂牌型号精度
1经纬仪 1”
2水准仪 J1 7 以上仪器经鉴定合格,须在使用的有效期内;其它辅助仪器有: 100m,50m钢卷尺、垂直目镜、棱镜、光标、塔尺等。
四、平面轴线控制网
1、平面轴线控制测量
基准平面控制网的设臵以业主提供的基准点为依据。其基准点精度应控制在2㎜以内。基准点的精确程度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测量精度。
基准控制网是建立在基准点的基础上。设臵时要求同时满足稳定、可靠和通视三个要素。同时,还需附加一些保证措施,建立一个控制副网或设臵方位汇交点等方法以防止基准控制网遭到不可预见事件的破坏。标高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
2、轴线控制测量
利用基准平面控制网中的某一点作为基准点,平面坐标测量法测量轴线,原则上应一次测量到位。
3、施工水准点应选择不致发生沉降、位移、且不受外界影响并便于实测的建筑物作为标高点设臵参照物。
4、补充放线需要的控制桩及水准点;
5、对基线、基点及高程采取特殊措施加以保护,并定期复测;
6、使用的测量仪器、器具必须在检定的周期内,施工中定期进行自检校验;
7、施工基线施工水准点精度须符合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8、施工过程应做好测量记录,并由技术负责人复核数据;
9、工程完工,对施工过程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测量总平面图。轴线坐标控制点投测完毕之后,互相之间应进行校核。同时可检验偏差情况,以及时纠正。 8 五、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及检测手段
1、开工前必须建立测量控制网。对监理人提交的基线、基点及高程点进行复测,并办理签证手续;
3.2 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2.1土石方工程
一、沟槽开挖
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的方法。挖土时严格控制标高,为防止超挖或拢动基底,挖至槽底标高以上预留20cm,再用人工挖除,进行槽底整修、边挖边修,并立即进行基础施工。挖出的土方堆在距沟槽边不少于1.2m,高度不超过2m,估算留足回填土方,多余土方及时用于路基回填。
二、土石方开挖工程
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臵,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臵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合理安排机械进出场和土方运输线路,保护好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三、土石方碾压
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提轴线。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作业面的碾压搭接宽度,平行提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堤线方向不应小于3cm。
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时,采用进退错距法作业。碾压搭接宽度大于10cm。铲运机兼作压实机械时,采用轮迹排压法,轮迹搭压轮宽的13。
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用蛙式打夯机或木夯机夯实,夯实采用连接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太宽度应不小于13夯径。 9 铺土碾压、检验连续作业,松土不过夜。用平碾碾压后,在上层土铺料前,需进行刨毛或用推土机再碾压一遍,以利上下二层土料连接。
通过控制土料含水量,控制铺土厚度,控制碾压遍数来达到设计干容量。对土料含水量偏小的适当洒水翻拌,含水量过大的在料场开好排水沟,在现场进行翻晒后碾压,防止出现弹簧土。
土方碾压完毕后监理、业主验收等进入下步工序。
四、土方回填工程
回填前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优先采用基坑(槽)中挖出的愿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含水量符合要求。
填土前先检验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如土料过干(或为沙土、碎石类土)时,则预先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较大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
回填土分层摊铺和夯压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而定。
回填时从最底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实。深浅坑相连时,先填深坑,填至与浅基坑相同标高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如分段填筑,交接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分层交接处错开,上下层接缝距离不小于1.0m。墙基及管道回填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回填夯实。
人工回填打夯前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