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 详细设计阶段: 从人的生理、心理特性考虑产品的结构形状; (1)从人的生理、心理特性考虑产品的结构形状; 从人体尺寸、人的能力限度考虑确定产品的零部件尺寸; (2)从人体尺寸、人的能力限度考虑确定产品的零部件尺寸; 从人的信息传递能力考虑信息显示与信息处理; (3)从人的信息传递能力考虑信息显示与信息处理; 根据技术设计确定的构形和零部件尺寸选定最佳方案,制作模型, (4)根据技术设计确定的构形和零部件尺寸选定最佳方案,制作模型, 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 从操作者的身高,人体活动范围,操作方便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5)从操作者的身高,人体活动范围,操作方便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并预测还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确定人机关系可行程度, 并预测还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确定人机关系可行程度,提出改进意 见。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2.立姿操作的操纵力 立姿操作的操纵力 立姿操作时,手臂的最大拉力产生在肩的下方180°和肩上方 °的 立姿操作时,手臂的最大拉力产生在肩的下方 °和肩上方0° 方向上。最大推力产生在肩上方0°的方向上。 方向上。最大推力产生在肩上方 °的方向上。
手腕状态和腕管腕部是一个多自由度的关节, 手腕状态和腕管腕部是一个多自由度的关节,骨关节的 结构形态复杂,很多条肌肉、肌腱,动静脉血管、神经都经 结构形态复杂,很多条肌肉、肌腱,动静脉血管、 过这里,穿越骨关节间复杂狭窄的缝隙通往手部。因此, 过这里,穿越骨关节间复杂狭窄的缝隙通往手部。因此,如 果腕关节有较大的偏屈、偏转,其间的肌肉、肌腱、血管、 果腕关节有较大的偏屈、偏转,其间的肌肉、肌腱、血管、 神经就会受到压迫,影响手部、手指话动, 神经就会受到压迫,影响手部、手指话动,严重的就会导致 损伤和疾患, 腱鞘炎、腕道综合症等 损伤和疾患,如腱鞘炎、腕道综合症等。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人机学——手工具及其使用方式 第二节 产品设计人机学 手工具及其使用方式 手工具的进步曾经滞后于人类文明的进程。 手工具的进步曾经滞后于人类文明的进程。近代工业设 计的观念推动了工具的改善, 计的观念推动了工具的改善,但应用人机学的方法研究和改 进工具,仍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进工具,仍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三、几种手工具设计 (一)钢丝钳等双握把工具 改进铜丝钳形制, 1.改进铜丝钳形制,使操作时腕部顺直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二)手的运动速度与习惯 手完成动作的一般速度是50~8000MM\S。 手完成动作的一般速度是 。 1.手在垂直面上的运动速度比水平面的运动速度快,准确性高。 手在垂直面上的运动速度比水平面的运动速度快, 手在垂直面上的运动速度比水平面的运动速度快 准确性高。 2.从上往下比从下往上的速度快。 从上往下比从下往上的速度快。 从上往下比从下往上的速度快 3.水平方向的前后运动,比左右方向的运动速度快,旋转运动较直 水平方向的前后运动, 水平方向的前后运动 比左右方向的运动速度快, 线运动快。 线运动快。 4.手朝向身体的运动比离开身体方向的运动快,但手离开身体方面 手朝向身体的运动比离开身体方向的运动快, 手朝向身体的运动比离开身体方向的运动快 的准确性高。 的准确性高。 5.手从下往上和离开身体方向的运动速度最慢。 手从下往上和离开身体方向的运动速度最慢。 手从下往上和离开身体方向的运动速度最慢 6.一般手的运动速度与准确度成正比,最大速度与动作的负荷成反 一般手的运动速度与准确度成正比, 一般手的运动速度与准确度成正比 比。 7.顺时针方向的操作动作,比逆时针方向动作快。 顺时针方向的操作动作, 顺时针方向的操作动作 比逆时针方向动作快。 8.单手操作比双手操作的精确度高而且速度快。 单手操作比双手操作的精确度高而且速度快。 单手操作比双手操作的精确度高而且速度快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3.握力 握力 在两臂自然下垂、手掌内向执握握力器的条件下测试, 在两臂自然下垂、手掌内向执握握力器的条件下测试,一般男子优 势手的握力约为自身体重的47%-58%;女子约为自身体重的 势手的握力约为自身体重的 ;女子约为自身体重的40%48%。但年轻人的瞬时最大握力常高于这个水平。若手掌朝上测试, 。但年轻人的瞬时最大握力常高于这个水平。若手掌朝上测试, 握力值增大一些;手掌朝下测试,握力值减小一些。 握力值增大一些;手掌朝下测试,握力值减小一些。 人体在所有的施力状态下,力量的大小都有持续的时间有关。 人体在所有的施力状态下,力量的大小都有持续的时间有关。随着 施力持续时间加长,力量逐渐减小。 施力持续时间加长,力量逐渐减小。例如某些类型的肌力持续到 4min时,就会衰减到最大值的 /4左右;且肌力衰减到最大值 左右; 时 就会衰减到最大值的1/ 左右 且肌力衰减到最大值1 所经历的持续时间, /2所经历的持续时间,对多数人是基本相同的。 所经历的持续时间 对多数人是基本相同的。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4.坐姿的脚蹬力 坐姿的脚蹬力 在有靠背的座椅上,由于靠背的支撑,可以发挥较大的脚蹬操纵力。 在有靠背的座椅上,由于靠背的支撑,可以发挥较大的脚蹬操纵力。 脚蹬操纵力的大小与施力点位置、施力方向有关, 脚蹬操纵力的大小与施力点位置、施力方向有关,由于靠背对接近 水平的施力方向能提供最有利的支撑, 水平的施力方向能提供最有利的支撑,所以能够达到最大的脚蹬操 纵力。但工作时把脚举得过高,腿部肌肉将难以长久坚持; 纵力。但工作时把脚举得过高,腿部肌肉将难以长久坚持;因此实 际与铅垂线约成70°的方向才是最适宜的脚蹬方向。 际与铅垂线约成 °的方向才是最适宜的脚蹬方向。此时大腿并 不完全水平,而是前端膝部略有上抬, 不完全水平,而是前端膝部略有上抬,大小腿在膝部的夹角在 140°-150°之间。 ° °之间。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三)手臂的操纵力 手操纵力的大小,与人体的姿势、着力部位、 手操纵力的大小,与人体的姿势、着力部位、用力方向等有直接关 手操纵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系。手操纵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坐姿操作的操纵力 坐姿操作的操纵力 手臂操纵力的一般规律是右手操纵力大于左手操纵力; 手臂操纵力的一般规律是右手操纵力大于左手操纵力;在前后方向 和左右方向上, 和左右方向上,都是向着身体方向的操纵力大于背离身体方向的操 纵力;在上下方向上,向下的操纵力一般大于向上的操纵力。 纵力;在上下方向上,向下的操纵力一般大于向上的操纵力。
工人们长期使用后的不同结果, 工人们长期使用后的不同结果,见下图 可见使用手工具 中保持手腕顺直状态的重要。 中保持手腕顺直状态的重要。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与产品设计
2.刀 2.刀、锤、手工钢锯 示例1握柄弯曲的工具, 示例1握柄弯曲的工具,如左图 示例2使用老式手弓锯中的问题, 示例2使用老式手弓锯中的问题,如右图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一、手的运动特征 (一)手工具与人手解剖 手指和手部的活动手指伸开、 手指和手部的活动手指伸开、握拢全靠肌肉的拉力来现 因此,手指的屈拢必然靠肌肉从掌心这一边来拉动, 实,因此,手指的屈拢必然靠肌肉从掌心这一边来拉动, 上手掌面表层多为“屈肌” 而手指的伸开, 上手掌面表层多为“屈肌”,而手指的伸开,只能是肌肉 从靠肌肉从手背一边来拉动,上手背面表层多为“伸肌” 从靠肌肉从手背一边来拉动,上手背面表层多为“伸肌”。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2.手工具设计建议 手工具设计建议 握持部分不应出现尖角和边缘。 ①握持部分不应出现尖角和边缘。 手柄的表面质地应能增强表面摩擦力。 ②手柄的表面质地应能增强表面摩擦力。 手柄不设沉沟槽,因其不可能与所有使用者的手指形状都匹配。 ③手柄不设沉沟槽,因其不可能与所有使用者的手指形状都匹配。 使用时,手持工具手腕可以伸直,以减轻手腕疲劳。 ④使用时,手持工具手腕可以伸直,以减轻手腕疲劳。 在使用时,由手臂提起产品, ⑤在使用时,由手臂提起产品,并从身边不好提的位置上转换至合适 位置的适宜重量不应超过2.3KG。如果过重,前臂肌肉与肩膀就容易 位置的适宜重量不应超过 。如果过重, 疲劳和损伤。要求作用点位置精确的手持式工具, 疲劳和损伤。要求作用点位置精确的手持式工具,其重量不应超过 0.4KG。 。
Department of Industry Design
Chapter 6: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二、手持式工具设计 1.手工具的一般人机学要求 手工具的一般人机学要求 手工具的大小、形状、表面状况应与人手的尺寸和解剖条件适应。 ①手工具的大小、形状、表面状况应与人手的尺寸和解剖条件适应。 使用时能保持手腕顺直,避免掌心受压过大, ②使用时能保持手腕顺直,避免掌心受压过大,尽量由手部的大小鱼 际肌、虎口等部位分担压力。 际肌、虎口等部位分担压力。 避免手指反复的弯曲扳动操作,避免或减少肌肉的“静态施力” ③避免手指反复的弯曲扳动操作,避免或减少肌肉的“静态施力”。 使用手工具时的姿势、体位应自然、舒适,符合手和手臂的施力特性。 使用手工具时的姿势、体位应自然、舒适,符合手和手臂的施力特性。 工具使用中不能让同一束肌肉既进行精确控制,又出很大的力量, ④工具使用中不能让同一束肌肉既进行精确控制,又出很大的力量, 即负担准确控制的肌肉,和负担出力较大的肌肉应该互相分开。 即负担准确控制的肌肉,和负担出力较大的肌肉应该互相分开。 注意照顾女性、左手优势者等群体的特性和需要。 ⑤注意照顾女性、左手优势者等群体的特性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