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艺术赏析

建筑艺术赏析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姓名:惠邻岭
学号:20142110113
授课老师:杨小川
建筑艺术赏析
建筑艺术赏析是我们专业的限选课,所以我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建筑艺术赏析这门课。

虽然开始很无奈,但收获颇多。

在老师认真的讲授下,我认知到很多的建筑,它们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出自不同的建筑家之手,建筑风格也迥然不同。

在这些建筑的身上,我感受到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状况。

这门课让我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更好地解读了建筑本身的魅力以及背后的含义。

现在,就随着我的笔尖走进这门课堂。

选修课是每周两节课,总共十六周,所以一学期有三十二节来学习这门课。

老师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的建筑,比如古希腊的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角斗场等等。

这些建筑的建立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们的背后都映照着整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环境。

现在,就根据老师讲的知识对以上三个建筑进行简单的赏析。

古希腊的神庙
古希腊建筑是人类发展历史中伟大成就之一,给人类留下了不朽的艺术经典之作。

其建筑语汇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建筑风格,它几乎贯穿在整个欧洲两千年的建筑活动中,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还是集体主义时期都可见到希腊语汇的再现。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是和谐、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

而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同时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其中古希腊建筑史上产生了帕提农神殿、宙斯祭坛(帕加马)这样的艺术经典之作,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同时对世界建筑艺术有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埃及的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共有七十多座,大部分位于开罗西南吉萨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其中,最大、最有名的是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

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为最,它相当于一座四十多层的摩天大厦。

据说有十万人在烈日曝晒和监工的皮鞭下劳动,用了十年的时间修筑石道和地下墓穴,又用了二十年时间才砌成塔身,整个工程历时三十多年。

一般认为,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

罗马的角斗场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

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

罗马角斗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内台伯河东岸,为古罗马的象征。

角斗场建于公元72-79年,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作劳役,用工8年完成。

整个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可容纳9万观众。

它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
念皇帝威斯巴西安的丰功伟绩而建的,甚至一直影响着现代大型体育场的建筑。

以上三个建筑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也是建筑史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现在,我根据老师讲授的方法,对一个我喜欢的中国古代建筑——长城,进行详细的建筑赏析。

长城
我现在21岁,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机会爬过长城,没有一睹它的风光。

小时候就听一个长辈说他去过长城,还时常说:“不登长城非好汉”之类的话,虽然我是一介女流之辈,可我也很想登上长城去一览它的风光,看看半个中国是怎样在它的怀抱中蜿蜒盘旋。

念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

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
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公里,总长超过2.1万公里。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

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增修。

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公里到1000—2000公里不等。

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先秦长城根据防御对象,大致可分为北长城和南长城。

修建起来的长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具有军事意义,它具有了更多的作用与意义。

长城带动了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古代使其成为农牧商品的交易市场,现在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为沿线的城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长城的修建更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一墙之隔而疏远,
反而因长城的修建和戍守更加团结。

长城也具有文化意义,以长城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终没有停止过。

在长城地区的文化带里,遗留下来众多的名胜古迹,诸如敦煌、云冈石窟、麦积山、万佛堂石窟壁画、雕塑;元代居庸关云台、金代的卢沟桥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遗址与出土的文物等,都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同时也记载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的辉煌。

在现代,长城也是外国了解中国的切入点。

许多外国人知道中国是从长城开始的,长城是世界上其它国家人民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一个最好的切入点。

长城还具有象征意义。

对于中国人来说,长城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意志与力量。

《义勇军进行曲》的长期传唱,使长城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升华为民族精神和意识,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可是,现如今,由于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旅游的压力等破坏,长城已经慢慢的削减。

据美国《今日美国》报道:长城现在正在经历“缓慢而看似无害的破坏”。

现代世界的压力让长城在我们的眼下慢慢消失,完美的东西却没有得到好的保护。

我们难道真的甘心中国古代人类的智慧和结晶毁于我们之手吗?我们难道不该好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吗?现在,就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行动起来,保护长城,保护建筑遗址,保护文化瑰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