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极参与培训 争取人人过关

积极参与培训 争取人人过关

积极参与培训争取人人过关
在教体局的领导和区教科培中心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区开展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四月份的培训活动。

这次培训时间是4月19——23日,我校被定为一个培训点。

为保证培训效果,学校周五下午召开了班子会,对这次培训进行细致安排。

由于专家来到了大家身边,数学组的老师人人做好了上临帖课的准备工作,周五下午对做课教师的时间已进行了安排。

其他教师除了上课,及时到培训地点学习。

小学部年级组长根据教师本人实际需求对年级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为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规定,除包班上课教师外,每个学段(三个年级)都要留一名教师应急。

周日下午专家来到了我区后,校领导做好了接待工作。

同时,周一上午要做临帖课的王飞老师也不失时机的提前与专家见面,拿着自己精心做好的导学案,认真、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意图、课型安排,并且不间断的向专家请教。

大家在三月份培训的基础上,在自己的高效课堂中都做了很多、很大的调整工作,有了自己的理解。

这次“跟进培训”在我校举办,很多老师都想争取做课的机会,请专家分析、点评。

物理老师宋海金,以专家是数学老师为契点,强烈要求做临帖课,在4月21日上午,一节数学临帖课后,安排了宋老师的一节物理课。

专家做了认真分析、点评,并给与很高的评价。

小学部老师在这次培训中,轮流外出学习,感觉学习的机会还不
够,让校长多次向教科培反应、请求,终于把专家请到了身边,多了更多的学习时间,更好的学习空间。

通过这次培训,广大教师在对高校课堂的认识基础上,在实施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关注更多的是高校课堂中的细节问题。

总结起来,有以下收获:
一、导学案的精心编制。

在培训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做课老师先拿出自己备出的导学案,参与培训的教师对导学案认真,谈出自己的看法。

大家明白,导学案的关键是在选题上。

我们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通病:我定了本节课的目标,在选题过程中不只是考虑是不是这节课的重点,而是觉得此题常见、中招常考,脱离了本节的课的目标。

大家明白了,要根据课标要求完成本节的目标,一切围绕这个目标选题,既突出了重点,又完成了课标要求。

二、课堂环节的细节关注。

我们都知道:学生不预习不展示。

但在做的过程中却不然。

通过专家的一节示范课,大家清楚的看出了高校课堂的一个标准:环节清晰、结构完整。

专家通过“报到站”能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完的小组才能交流。

小组全部交流后才进行展示,展示过程中老师的追问、启发非常重要。

但自始至终,老师不给学生答案,一切靠学生自己,真正做到了相信学生。

这次培训,大家重点在打造细节,大家离高校课堂的标准越来越近了,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的认真思索,定能在固模过关中人人达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