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课件10.pptx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课件10.pptx

交换关系,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发挥重要作用。
城镇的集体所有制广泛存在于手工业、工业、建 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
返回
国有经济在石油、石化、冶金、电力、铁路、兵 器、船舶与航天航空等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和 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引导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国家认定的520户重点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 控股企业有514户,虽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户数的 0.3%,但2001年其资产总额占全部工业的 59.2%,销售收入占41.9%,实现利税占 47.6%,实现利润占49.4%。产业集中度 进一步提高。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在世界50 0强中,1998年有5户,2001年升到11 户。
返回
1、含义:是指各经济行为主体在经济运行中对财产的具 体权责利关系。
其要点是: ——各经济行为主体,围绕财产关系可形成产权关系; ——在同一所有制的经济运行中,可以有不同的产权安 排和产权结构; ——产权是责权利的统一,任何给定的产权都要求责权 利的对应。 2、特征:多样性;排他性;交易性。 3、功能:(1)硬化财产约束,以利于资产增值;(2) 维护正当经营权利,抑制外部侵权行为;(3)优化资源配置; (4)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4、知识产权:是脑力劳动者依法维护其创造性活动所形 成的智力成果的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 智力成果权等。
政治经济学原理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 对于经济关系的重要意义,了解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 构的基本状况。本章的主要内容:1、生产资料所有制 的内涵;2、产权的内涵与功能;3、公有制的基本特 征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4、非公有制的具体形式和混 合所有制的经济合理性;5、所有制结构的演变与现状。
运营效率,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关系。
二者要分开。
——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资产经营的关系。国有资产管理属政
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关系。把国有资产的
产权分解,既可以保证国家所有制性质,又使企业具有支配资产的
资料来源:《李荣融谈13年来国企改革和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经济日报》2002年10月14日。
四是平等的财产权利应有平等的就业权。
返回
(一)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
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形式。
1、国家所有制的弊端。政企不分;产业分布过于宽泛;效率
低。
2、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
键领域,国有经济应该占支配地位;国有经济应该逐步从一般竞争
性行业中退出。抓大放小。
3、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其
2、地位: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 础,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产品分配 和交换。
3、与所有权的关系:所有制是经济范 畴,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
返回
1、四权的含义及关系 在生产资料上形成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
系,受到法律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表现为所有 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 的归属关系;占有权是直接掌握、实际控制生产资料 的关系;支配权指安排、调度、决定生产资料使用方 向的关系;使用权是指对生产资料直接作用,进行生 产活动的关系。分解后的各项权能,都可带来一定经 济利益,形成权与利的对应。
返回
资料:什么是产权?国内学者的论述和使用范围相 当宽泛,但凡提及财产权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时, 总会出现对这一概念的在不同意义上的使用。单就法律 角度而言认识就各不相同:如认为产权是所有权;产权 是物权;产权是经营权;产权是有关财产的一切权利等。 从西方产权经济学派对产权理论的研究来看,R·H·科 斯的《社会交易费用问题》、H·登姆塞茨的《关于产 权的理论》及A·A ·阿尔钦的《产权:一个经典注释》 等产权学派的代表作,均对产权的定义及其功能作了概 括和论证。由于财产运行制度本身的特点,产权学派的 研究不仅局限于经济学领域,而是深入到了法学领域 如果对产权经济学家的观点作一简单的综述,那么,产 权是具有明确归属的财产在运用中形成的一系列权利, 它可以按效益最优原则进行不同安排,而这种安排将影 响不同主体的行为方式,因此产权是现代社会资源运用 的规则。
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结合为一体,形成企业 经营权。
接下页
所有权和经营权可统一于一个主体,也可分属于 不同的主体,形成两权合一和两权分离的经营方式。 两权分离既可发生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也可发生 在同一个所有者内部。
2、两权分离的原因 (1)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 济要求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国家拥有所有权, 企业拥有经营权。
复习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 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非公有制形式 混合所有制
返回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 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三、产权及其功能
返回
1、含义: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 资料的关系体系,包括所有、占有、支配、 使用关系。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主要内容。
返回 第二节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形式 三、公有制的内在矛盾及其多种实现形式
返回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民或集体 所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这种财产权利的基本特 征是:
一是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平等; 二是分配平等,公有财产不再构成个人收入 的源泉,劳动成为个人收入的源泉并成为收入分 配的尺度; 三是决策平等,公有资产运作的决策都应由 劳动者共同做出;
法人权利。
——国有资产管理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国有经济改革取得的成就。
(接下页)
(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集体所有的
一种公有制形式。包括农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实
现形式。 某些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另一重要
形式。 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加强城乡商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