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文摘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科学的应用游戏教学能促进小学生的英语学习。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游戏教学法的各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教学原则,以及应用游戏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应用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
小学英语教学所面对的是天性活泼好动,爱玩,爱模仿,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只有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小学英语教学才会变得有趣、形象,使学生喜欢学英语。
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采用游戏教学法,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简单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游戏教学法及其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理论依据(一)什么是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使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1]英语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英语课堂游戏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
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当堂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
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因此引入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理论依据1.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小学生好奇,好模仿,好动,且集中注意的时间短大约为二十分钟左右,游戏教学法刚好符合小学生的这种特点。
在教学中可以应用角色扮演、情景交际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同时引进竞争机制,组织英语游戏比赛活动,在活动中运用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游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课初游戏能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课末游戏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同时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儿童在游戏中与同伴交流、练习使语言的发展充满了多元性和趣味性。
比如,通过角色扮演,儿童可以理解文字的含义,而通过对话,儿童可以练习说话。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轻松地掌握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很好地体现主体性和愉快性教学原则“主体性教学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的一种教学原则。
在实施游戏教学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始终坚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显而易见,英语游戏教学能很好地体现主体性教学原则。
愉快性教学原则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一种教学原则,它强调师生要以愉快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愉快的心灵体验,使教师“乐其所教”,学生“乐其所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笔者认为,游戏教学法是最能体现也最容易体现愉快性教学原则的教学法之一,所设计的游戏趣味性越强,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越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教学效果自然就越为理想。
”[2]二、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主要方法管窥(一)字母教学对学生进行字母教学是学生认读、书写英语的关键,字母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并非说说那么容易,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偏爱有意思的内容,有趣的内容就会吸引他们的注意,记忆也相对牢固。
所以,在字母教学中适当运用游戏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1.滚皮球(适合初学英语的学生)目的:检查学生对字母顺序的掌握程序。
规则:(1)老师手拿皮球站在圈内。
(2)老师边说一个字母,边向四周的学生滚动皮球。
接球者必须说出其听到的后面的一个字母。
老师说两个,接球者也得说出其后的两个字母,依此类推。
2.猜一猜目的:检查学生对字母的掌握程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规则:(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模仿教师或自己决定一种姿势,做出各种字母形状。
(3)教师下令,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然后快速写在黑板上,教师评分,得分高者为优胜。
3.点名目的:检查学生听字母的能力。
规则:(1)准备好字母卡片。
(2)要求学生每人拿一张卡片,卡片上的字母即为学生的名字。
(3)教师说字母(如Aa),持Aa卡片的学生即说:“Here I am.”(4)加快说的速度,出错者出游戏,坚持到最后者为优胜。
4.聋哑读字母目的:检查学生对元音字母的掌握程度。
规则:(1)组织学生反复背诵26个字母。
(2)遇到元音字母,就用手势来代替,如A,就举起右手;B,则举起左手;I,就用手指向自己的一只眼睛;U,就用双手一起指向教师。
(3)出错者,退出游戏。
(二)单词教学传统的单词教学是通过听单词读音、解释单词意思、拼读单词、想单词的读音和构成、说出和写出单词,这种单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例如1.找出不合群的单词教师说一组单词(如car,bus,jeep,sheep),比一比谁能最先挑出意义上不合群的词。
上述单词中sheep不合群,因为car,bus,jeep,属于交通工具一类的,而sheep属于动物一类的词。
2.反义词(同义词,对应词)拔河赛首先要做一“拔河绳”,方法是在投影仪或磁性黑板上画一横线,中间位置画一竖线作为“界河”,左右划五个小格最外边的两个小格作为“界河线”。
将一只棋子放在中心线上作为绳的中心,若没有磁性黑板,可以在黑板上横挂一绳子,绳子中间挂一红纸环作为绳的中心。
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队,由其中两队进行拔河,游戏开始,甲队的第一人说出一个词,乙队的第一个人应立即说出其反义词(同义词或对应词),要是他说对了,棋子(或红纸环)要向甲方移动一格,要是他说不出或说错了,棋子(或红纸环)要向乙方移动一格,然后乙队的第一个人说一个词,由甲队的第二人说出其反义词(同义词或对应词),当棋子移动了五格,到达乙方界河边时,甲方胜利了。
(三)对话教学学习英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交际性原则”。
因此,对话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就是和别人交流,对话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
教师要从教材内涵中发觉情趣材料根据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运用游戏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
例如1.补全句子在学习句子时,要慢读,必要时分解读。
在跟读几遍后,可以让学生补全老师没说完的部分。
比如:my name is rebecca.可让学生补rebecca、is rebecca、name is rebecca。
这是个反应练习,可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子。
2.加减连算(1) 学生分成两组,互相出题,教师仲裁打分(2) 由A组第一个学生先出题,如:Five plus five ……B 组第二个学生必须立即回答:Five plus five is ten.然后由该生再接下去,如:Minus four, A组第二个学生再接着答题Ten minus four is six.如果讲错,该组就扣分。
(3) 数字的和或差可限于一事实上数字范围内,如20,30等。
(4) 变化:教师可让一个学生把所念算式写出来:5+5-4+8……(5) 作用:操练数词和加减运算句式。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游戏教学如何设计,如何开展,如何保证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游戏的设计和游戏教学的理解下一番苦功夫,我认为游戏教学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目标性原则游戏是儿童认识环境,模仿周围人物的一种较少拘束的活动,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能够有效锻炼自主能力,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较之儿童的日常其他游戏,游戏教学所用的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课堂游戏过程是一个有序的控制过程,它有着极强的教学目的性,游戏与学习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游戏教学不是游戏与学习简单想加,而是要抓住游戏与学习的联结点来帮助儿童有效的学习,游戏的编排并不是随意的,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需要进行设计。
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充分考虑教学的难点和其它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时,我们设计了“幸运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有七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r is it?Can you guess?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有的猜黑色,有的猜蓝色等;最后教师转动转盘,猜对的学生可以加分或者得小红旗。
这种游戏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
另外,游戏教学不是为了游戏而开展,而是为了教学内容。
当所学的内容偏难偏多较枯燥时,设计编排一些游戏能解决以上问题,游戏教学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例如:在复习”have lunch, play a computer game, go to school, go home, get up, go to school ”这类动词短语时,可让学生演“双簧”,即老师邀请两位学生一前一后站好,后面的说短语,前面做动作,这个游戏除了可以检查学生对短语的理解,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
(二)全面性原则游戏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媒介,也是同伴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媒介,这就要求游戏的参与率要高,大家都能动起来,通过游戏能使绝大部分学生有所提高,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展示表演,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游戏活动应让每个学生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的活动,教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要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那种需要集体配合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果只有几个学生玩其他人观望,那么游戏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其他学生会逐渐失去兴趣,达不到教学目的。
例如:学生围坐一个圈,教师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其间用一只玩具小动物在学生中依次传递,直到音乐停止,拿到玩具的学生,他要先介绍自己:“Hello, I’m ×××.”再向大家介绍坐在他左右两边的学生:“This is ×××.That is ×××.”被介绍者再相互问好。
如:“Hi! Nice to meet you !”等。
为了提高参与率,教学中往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例如:复习水果、食品、饮料词汇时,可通过玩小飞棋来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