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调查方法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逻辑

社会调查方法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逻辑

①裴胜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②裴胜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刘伟杨彪摘要:民族植物学是一门横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兴学科,其特殊的交叉学科特性,使得其调查对象常常是民族社区中的“人”,因此,社会调查方法是民族植物学研究中重要的信息收集手段。

文章探讨了当前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中社会调查方法运用的不足之处,试图阐述社会调查方法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系统应用步骤,并重点探讨了社会学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不同操作逻辑与互补策略。

关键词: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研究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志码:A民族植物学及其分析单位(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关于什么是民族植物学,当下研究者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福特(R.Ford )于1978年所提出的。

在他看来,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合作的学科”。

①裴盛基先生在自身大量富有深度的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将民族植物学进一步阐述为:“研究人类与植物界全面关系的一门交叉性学科,这种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上、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同时也应该研究社会结构、行为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民族植物学研究内容应该为人类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包括人类对植物的经济利用、医药利用、生态利用和文化利用的历史、现状与特征,以及利用植物的动态变化过程。

”②我们不去追溯民族植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概念内涵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而单就目前研究者们普西北民族研究N.W.Journal of Ethnology 2013年第4期(总第79期)2013.No.4(Total No.79)社会调查方法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逻辑文章编号]1001-5558(2013)04-0110-06N.W.J.E刘伟杨彪·社会调查方法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逻辑遍接受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把所有涉及植物的,描述当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互动作用的研究都纳入到民族植物学的研究范围内。

在社会研究方法中,分析单位(研究对象)和调查对象尽管在很多时候在主体上是一致的(有时候也不尽然),却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

分析单位指“考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中差异的单位”,①而调查对象是一次调查中的直接接触对象。

在社会调查中,调查对象一定是个体的“人”,但分析单位很可能是某一特征群体。

从民族植物学的定义中我们很容易判断,民族植物学是一门与“人”相关的“植物科学”,建立在生态学等自然科学与民族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一门立足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学科。

研究者很容易理解人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突出的民族性和时空差异性”②,研究者也很容易判断民族植物学研究的调查对象要常常与人相关。

于是,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即使最终的分析单位(研究对象)或研究目的是“植物”、“植物的状态与属性”抑或是“植物与不同区域群体的关系”(注意,这里的分析单位已经不再是个体),而为了获取这些可支撑植物研究的各类内容信息,调查对象一定都脱离不开—“人”。

将个体的“人”作为一项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不同信息的收集要那些与植物利用密切相关的个体——求,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其中,还有一些量化的方法需要满足统计原理的基本要求,本文在这里统称为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中的社会(含社区)调查部分。

而这一部分的规范,可以借鉴并遵循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社会调查方法③的相应要求。

因此,民族植物学的研究,需要构建起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的操作逻辑。

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方法梳理1.现有民族植物学调查“社会调查部分”的逻辑梳理尽管当前民族植物学尚属新兴学科,但国内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们在设计相应研究时已借鉴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一些方法,展现出对社会调查方法原理的一些思考。

在已有文献的介绍中,民族植物学通常的研究步骤为:第一,“确定研究对象,并收集相关背景资料。

”④这包含:首先确定具有本土文化标志的研究对象,其次“对研究对象的历史、文化和地理背景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所研究民族的发展历史、语言、文化特征、分布以及该民族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等”。

⑤第二,“确定研究地点和选点要素”。

⑥这包含了对研究总体与调查总体的考察,及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地点以尽量真实反映总体状况的基础抽样内在逻辑。

第三,“民族植物学资料的收集”。

⑦目前,研究者们普遍接受了“访谈法”作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并有意识地让访谈对象尽量覆盖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者。

第四,“民族植物学凭证标本的采集”。

⑧对各种凭证标本的采集工作在以往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中,是与访谈同步进行的。

这在民族植物学中,属偏向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资料收集的部分。

第五,“野外资料的室内整理”。

⑨这包含了自然科学中对凭证标本的实验分析,以及社会科学中对访谈信息的后期处理,而对访谈资料的后期处理部分,一些基础性的描述统计已在民族植物学中得以应用。

可以看出,社会调查方法中的样本抽取、访谈法、数据分析已经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①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93.②裴胜基.民族植物学研究20年回顾[J].云南植物研究,2008,30(4):505~509.③这里笔者使用“社会调查方法”而不是“社会研究方法”,是为了同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相区分,指涉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社会调查的部分。

④裴胜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1.⑤裴胜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1~52.⑥裴胜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2.⑦裴胜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2.⑧裴胜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3.⑨裴胜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4.111——刘伟杨彪·社会调查方法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逻辑有了一定的应用。

另外,尽管没有明确的区分,但现有民族植物学研究在社会调查方法的选择上,对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均有一定程度的涉及。

常使用的定性方法如非结构式访谈法、参与式调查法、语言诊断和比较宗教资料的定性分析方法等,定量方法如拉索对社区植物资料使用状况研究时所采用的“打分排序法”。

①2.借鉴社会调查方法,现有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尚需完善细细梳理现有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社会调查应用的方法时就会发现,尽管民族植物学研究对社会调查方法已有初步应用,但相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社会调查方法而言,现有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在社会调查方面至少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抽样的运用逻辑不够严密。

在社会调查方法中,抽样方法分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

概率抽样的逻辑依据概率理论,核心技术是:“从一份名单中选出‘随机样本’,而这份名单包含了研究总体每个人的姓名。

”②根据概率理论中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只有当样本是从包含了所有人姓名的总体名单中随机抽取时,我们才能有效估计样本的精确度和代表性。

③换句话说,只有采用了经由概率抽样所抽取的样本,其特征值的描述才能对说明总体特征有效。

而非概率抽样不遵循概率的理论,往往是总体名单难以确认(如一个地区的吸毒者)或者研究者并不想了解研究总体特征(仅想了解样本的状况)的时候会采用的抽样方法。

使用了这一类抽样方法的研究者们,如若不熟悉抽样逻辑,常常会犯两类错误:(1)错把样本信息描述成总体信息,这违背了概率理论。

(2)错误地使用推荐统计技术,在所有非概率抽样所得的样本中,一切推断统计都是无效的。

而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当研究者需要针对人们展开抽样调查时,在抽样之前,需要仔细审视的问题是:我是否想获取这一地区人和植物之间的合作关系的总体信息?显而易见,大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均为希望搞清楚所研究区域人和植物之间合作的总体信息,此时,研究者需要在获取样本时运用概率抽样的技术。

而根据所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可以运用不同的概率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多层抽样、PPS抽样等。

需要强调的是:若采取的抽样方法是非等概率抽样④,在后期数据分析时,研究者需要有加权的意识。

而那些选择了非概率抽样(如偶遇抽样、立意抽样、配偶抽样、滚雪球抽样等)的研究者们则需要特别注意,不能犯样本推断总体信息与运用推断统计技术的错误。

而对严谨的抽样方法的选择的忽视,是现有民族植物学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二,尚未理清社会调查中定性与定量方法的使用逻辑。

在社会调查方法中,定量与定性方法所获取资Array料的区别的实质在于“数据化或非数据化”。

⑤无论是对社会事实的描述还是解释,定量方法都企图将研究结论通则式地数据化,即基于数据而得出通则式的结论。

而定性方法则更加期待获取个案式的描述结论,也即,尽可能将事件以多视角立体还原的方式,全方位地描述事件的全貌,同时,在解释事件发生原因时,也要尽可能发现所有导致事件结论的原因。

因此,在社会调查中,定性与定量是两种出发点、操作逻辑、预期结论均不尽相同的研究路径。

而这两种不同研究路径有各自不同的调查方法。

诚如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法、实验法等更适合于收集定量资料,定性的实地研究法,如个案研究、定性访谈、焦点小组、参与式观察等,则更适合于收集定性资料。

当前民族植物学开展社会调查的现实境况是:部分研究者并没有找准实际方法与欲获取资料间最适合①裴胜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1.②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77.③代表性,指样本具有跟挑选出来的总体相同的特征。

如果样本是具有代表性的,通过样本分析所得出来的描述和解释就同样适用于总体。

只有概率抽样,才能明确地说明代表性的问题。

④每一个个体被抽取出来的概率不相等。

⑤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5.112——N.W.J.E刘伟杨彪·社会调查方法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逻辑的契合点。

研究者往往使用定性访谈的方式,却期待得出量化的终极结论,或者使用了抽样调查的量化方法,但其问卷中,以开放式的定性问题为主,因此,研究结论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定量资料不够丰富,而定性资料又不够深度。

这说明,部分研究者并没有真正理解社会调查中定量与定性方法的运用逻辑。

第三,还需探索并实现定性与定量方法在收集资料时的互补。

当研究者理解社会调查方法中定性与定量方法的运用逻辑以及收集资料的特征时,为了使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更加严谨,资料收集得更加全面,在社会调查部分,需进一步审视定性与定量方法在收集资料上各自的长短之处,探讨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中定量与定性方法的合理互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