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突发应急预案

地震突发应急预案

电厂突发地震应急预案
1. 编制目的
为增强对厂区域内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保证地震应急工作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由厂统一领导,部门配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员工、班组长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发挥本厂职工在自救互救的作用。

3.组织指挥机构及主要职责
成立指挥组、急救抢修组、后勤组等三个部门。

向直属领导报告震情、灾情,分析、判断地震趋势和确定应急工作方案;确定和宣布临震应急或震后应急期的起止时间。

统一领导全厂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组织厂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进行事故抢险,根据震情、灾情向上级部门提出援助请求,尽快恢复生产,保证发供电的安全。

厂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
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贯彻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各组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掌握震情监视和分析会商情况;组织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参与审定震后重建方案,检查灾后重
建设施、房屋的抗震标准;承担厂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3. 急救抢修组
厂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二局、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意见,部署防震减灾工作,及时做好防震准备。

各厂区排查并处理所管辖区域建筑、设备的防震隐患,采取应急防御措施。

每天检查电话、对讲机、广播完好情况,保证通讯畅通。

宣传、培训和演习
宣传:党委工作部负责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使职工树立科学的灾害观。

在提高职工减灾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动员职工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

最大程度公布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宣传和解释地震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地震应急法律法规,增强职工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培训:劳人科定期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救援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演习:根据厂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

4.指挥与协调
厂抗震救灾指挥部尽快发挥指挥协调功能,了解震情、灾情,迅速上报。

组织职工开展自救互救;组织前来支援的抢险救灾队伍抢救被压埋人员和遭受地震次生灾害致伤人员;协调和组织力量尽快抢修受损的发供电设备,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和控制火灾、爆炸、水灾、毒物污染等次生灾害;恢复和保障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生命线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行;组织前来救援的医疗救护队伍及医务人员抢救
伤员,并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采取措施疏散、安置受灾职工。

营救行动:采用起重、支撑、破拆及狭窄场地营救,使受难者脱离险境;
医疗救护行动:由具有现场急救经验的专业急救医生,采取医疗救护手段对受难者进行救助,迅速转送医疗站。

5.应急自保、自救、互救:
当班值长,应根据震情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迅速下达保证继续生产或停止设备运行的指令,并汇报厂抗震救灾指挥部。

各班组长,根据值长指令,应迅速组织本班组进行自保、自救和互救工作。

室内应迅速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避开门窗,躲过主震后,再迅速撤至室外空旷地带,远离房屋、升压站、避雷器及高压线路等。

撤离时注意护住头部,避免二次伤害。

室外人员要等到地震危险期(约一分钟)过后,再设法去抢救被困人员。

各小组织抢险队伍,进行现场抢救。

6.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的条件是: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厂区基本恢复正常秩序。

相关主题